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志峰专利>正文

一种室内建筑设计的石膏模型烘干装置的送风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66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建筑设计的石膏模型烘干装置的送风机构,其结构包括底座、连接线、固定架、风机、进风口、角度调节装置、风琴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角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底座顶部前端,通过风琴软管设置于风管后端面,并且风琴软管通过胶水与风机前部上端密封固定,连接机构设置于风管前端面,接着对旋钮施力进行顺时针转动,旋钮通过输出轴带动丝杆在主体上进行转动,丝杆外径表面与套筒内径表面螺纹配合,使得套筒推动滑动凸块在滑轨上进行滑动,然后受力块遇到滑动凸块的凸起处带动滑动杆通过弹簧在滑动座内进行弹性滑动,从而对风管进行顶升调节角度,并且框体内的柔性层方便风管调节并且保证不会漏风,操作便捷。

An air supply mechanism of gypsum model drying device for indoor architectural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建筑设计的石膏模型烘干装置的送风机构
本技术涉及室内建筑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建筑设计的石膏模型烘干装置的送风机构。
技术介绍
室内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室内建筑设计内通常会使用石膏进行制作模型,石膏的应用由来已久,但是早期只是简单地用来制粉笔,做腻子,做豆腐和做简单工艺品等,石膏模型定型需要使用石膏烘干装置,并且需要使用室内建筑设计的石膏模型烘干装置的送风机构对外界空气进行抽取传送,但是现有技术送风机构在安装固定时,风管角度固定,导致传送至烘干装置的风管接缝处容易漏风,密封性差,烘干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室内建筑设计的石膏模型烘干装置的送风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送风机构在安装固定时,风管角度固定,导致传送至烘干装置的风管接缝处容易漏风,密封性差,烘干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室内建筑设计的石膏模型烘干装置的送风机构,包括底座、连接线、固定架、风机、进风口、角度调节装置、风琴软管、风管和连接机构,所述底座右端底部与连接线相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底座顶部前端,所述风琴软管设置于风管后端面,并且风琴软管通过胶水与风机前部上端密封固定,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风管前端面,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由主体、旋钮、丝杆、套筒、滑动凸块、滑轨、受力块、弹簧、滑动杆和滑动座组成,所述主体左端中部设置有具有受力转动作用的旋钮,所述旋钮右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丝杆转动配合,所述丝杆外径表面与套筒螺纹配合,所述套筒通过连接件与滑动凸块锁紧固定,所述滑动凸块沿着滑轨外径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凸块顶端面与受力块相互接触,所述受力块顶部外缘通过弹簧与滑动座进行弹性收缩,所述滑动凸块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沿着滑动座内径表面滑动配合,所述主体底端面通过螺栓与底座紧密固定,并且滑动杆与风管底端中部相互接触,所述连接机构由框体、柔性层和连接孔组成,所述框体内中部固定安装有柔性层,所述连接孔贯穿于柔性层内中部,所述框体通过螺栓与风管前端面锁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顶部后端与固定架锁紧固定,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进风口穿设于风机右端中部,所述风机前部上端与风管相互接通且接缝密封,所述风机与连接线进行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内径表面设置有内螺纹,并且内螺纹内径尺寸大于丝杆外径尺寸5MM。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凸块底部内侧设置有滑槽,并且滑槽表面呈光滑状。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右端面设置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呈长方体状。进一步的,所述框体设置有四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进一步的,所述旋钮材质为PVC塑料。进一步的,所述丝杆采用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送风机构在安装固定时,风管角度固定,导致传送至烘干装置的风管接缝处容易漏风,密封性差,烘干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将角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底座顶部前端,通过风琴软管设置于风管后端面,并且风琴软管通过胶水与风机前部上端密封固定,连接机构设置于风管前端面,接着对旋钮施力进行顺时针转动,旋钮通过输出轴带动丝杆在主体上进行转动,丝杆外径表面与套筒内径表面螺纹配合,使得套筒推动滑动凸块在滑轨上进行滑动,然后受力块遇到滑动凸块的凸起处带动滑动杆通过弹簧在滑动座内进行弹性滑动,从而对风管进行顶升调节角度,并且框体内的柔性层方便风管调节并且保证不会漏风,操作便捷。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角度调节装置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丝杆和套筒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连接线-2、固定架-3、风机-4、进风口-5、角度调节装置-6、风琴软管-7、风管-8、连接机构-9、主体-61、旋钮-62、丝杆-63、套筒-64、滑动凸块-65、滑轨-66、受力块-67、弹簧-68、滑动杆-69、滑动座-610、框体-91、柔性层-92、连接孔-9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建筑设计的石膏模型烘干装置的送风机构:包括底座1、连接线2、固定架3、风机4、进风口5、角度调节装置6、风琴软管7、风管8和连接机构9,底座1右端底部与连接线2相连接,角度调节装置6设置于底座1顶部前端,风琴软管7设置于风管8后端面,并且风琴软管7通过胶水与风机4前部上端密封固定,连接机构9设置于风管8前端面,角度调节装置6由主体61、旋钮62、丝杆63、套筒64、滑动凸块65、滑轨66、受力块67、弹簧68、滑动杆69和滑动座610组成,主体61左端中部设置有具有受力转动作用的旋钮62,旋钮62右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丝杆63转动配合,丝杆63外径表面与套筒64螺纹配合,套筒64通过连接件与滑动凸块65锁紧固定,滑动凸块65沿着滑轨66外径表面滑动配合,滑动凸块65顶端面与受力块67相互接触,受力块67顶部外缘通过弹簧68与滑动座610进行弹性收缩,滑动凸块65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杆69,滑动杆69沿着滑动座610内径表面滑动配合,主体61底端面通过螺栓与底座1紧密固定,并且滑动杆69与风管8底端中部相互接触,连接机构9由框体91、柔性层92和连接孔93组成,框体91内中部固定安装有柔性层92,连接孔93贯穿于柔性层92内中部,框体91通过螺栓与风管8前端面锁紧固定。其中,所述底座1顶部后端与固定架3锁紧固定,所述底座1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风机4,所述进风口5穿设于风机4右端中部,所述风机4前部上端与风管8相互接通且接缝密封,所述风机4与连接线2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旋钮62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有利于避免使用时造成手滑。其中,所述套筒64内径表面设置有内螺纹,并且内螺纹内径尺寸大于丝杆63外径尺寸5MM,便于进行正常的螺纹配合。其中,所述滑动凸块65底部内侧设置有滑槽,并且滑槽表面呈光滑状,便于进行正常的滑动。其中,所述滑轨66右端面设置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呈长方体状,有利于避免滑动凸块65脱轨。其中,所述框体91设置有四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建筑设计的石膏模型烘干装置的送风机构,包括底座(1)、连接线(2)、固定架(3)、风机(4)、进风口(5)和风管(8),所述底座(1)右端底部与连接线(2)相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6)、风琴软管(7)和连接机构(9),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设置于底座(1)顶部前端,所述风琴软管(7)设置于风管(8)后端面,并且风琴软管(7)通过胶水与风机(4)前部上端密封固定,所述连接机构(9)设置于风管(8)前端面,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由主体(61)、旋钮(62)、丝杆(63)、套筒(64)、滑动凸块(65)、滑轨(66)、受力块(67)、弹簧(68)、滑动杆(69)和滑动座(610)组成,所述主体(61)左端中部设置有具有受力转动作用的旋钮(62),所述旋钮(62)右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丝杆(63)转动配合,所述丝杆(63)外径表面与套筒(64)螺纹配合,所述套筒(64)通过连接件与滑动凸块(65)锁紧固定,所述滑动凸块(65)沿着滑轨(66)外径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凸块(65)顶端面与受力块(67)相互接触,所述受力块(67)顶部外缘通过弹簧(68)与滑动座(610)进行弹性收缩,所述滑动凸块(65)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杆(69),所述滑动杆(69)沿着滑动座(610)内径表面滑动配合,所述主体(61)底端面通过螺栓与底座(1)紧密固定,并且滑动杆(69)与风管(8)底端中部相互接触,所述连接机构(9)由框体(91)、柔性层(92)和连接孔(93)组成,所述框体(91)内中部固定安装有柔性层(92),所述连接孔(93)贯穿于柔性层(92)内中部,所述框体(91)通过螺栓与风管(8)前端面锁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建筑设计的石膏模型烘干装置的送风机构,包括底座(1)、连接线(2)、固定架(3)、风机(4)、进风口(5)和风管(8),所述底座(1)右端底部与连接线(2)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6)、风琴软管(7)和连接机构(9),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设置于底座(1)顶部前端,所述风琴软管(7)设置于风管(8)后端面,并且风琴软管(7)通过胶水与风机(4)前部上端密封固定,所述连接机构(9)设置于风管(8)前端面,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由主体(61)、旋钮(62)、丝杆(63)、套筒(64)、滑动凸块(65)、滑轨(66)、受力块(67)、弹簧(68)、滑动杆(69)和滑动座(610)组成,所述主体(61)左端中部设置有具有受力转动作用的旋钮(62),所述旋钮(62)右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丝杆(63)转动配合,所述丝杆(63)外径表面与套筒(64)螺纹配合,所述套筒(64)通过连接件与滑动凸块(65)锁紧固定,所述滑动凸块(65)沿着滑轨(66)外径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凸块(65)顶端面与受力块(67)相互接触,所述受力块(67)顶部外缘通过弹簧(68)与滑动座(610)进行弹性收缩,所述滑动凸块(65)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杆(69),所述滑动杆(69)沿着滑动座(610)内径表面滑动配合,所述主体(61)底端面通过螺栓与底座(1)紧密固定,并且滑动杆(69)与风管(8)底端中部相互接触,所述连接机构(9)由框体(91)、柔性层(92)和连接孔(93)组成,所述框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雪利雷家婧宋金明刘宵玲
申请(专利权)人:韦志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