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647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系统,包括有热泵室、烘干室以及与热泵室相邻布置的蒸发室,其中,所述热泵室与烘干室上下布置,烘干室的进风道和回风道分别与热泵室的出风口和进风口连通构成回路,所述蒸发室内设有室外风机、室外蒸发器和压缩机;还包括有冷凝器、除湿蒸发器、离心风机、排湿窗口与新风窗口,其中,所述除湿蒸发器的下风向位置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排湿窗口与新风窗口均采用电磁阀作为风门开关,通过智能调节技术实现控制。

A multifunctional heat pump dr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泵烘干的
,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系统。
技术介绍
热泵具有高效制热的节能效果和具有在制热的同时伴生冷量的特性,目前已大量应用于烘干领域。现有的烘干装置多数采用由风机从烘干室的下部进行送风的方式,从而导致在烘干物料会出现有局部位置烘干不到位的问题,物料的烘干程度相差较大;其次,不同的烘干物料在有不同的烘干工艺要求,现有所需的烘干工艺已不仅仅满足于加热烘干然后排湿或者简单的除湿就足够。因此,如何能够实现烘干物料的温度场分布更均匀和多种干燥模式结合于一体的热泵烘干装置是在该
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烘干程度均匀的多功能热泵烘干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系统,包括有烘干室和热泵室,其中,所述烘干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风道和回风道,烘干室的进风道和回风道分别与热泵室的出风口和进风口连通构成回路;还包括冷凝器、除湿蒸发器、离心风机、排湿窗口与新风窗口,其中,所述冷凝器设于热泵室的出风口处;所述除湿蒸发器设于热泵室的进风口处;所述排湿窗口用于连通室外环境和热泵室,并且,所述排湿窗口设于冷凝器的上风向;所述新风窗口用于连通室外环境和热泵室,并且,所述新风窗口设于除湿蒸发器的上风向;还设有与热泵室相邻布置的蒸发室,并且在所述蒸发室内还设有室外风机、室外蒸发器和压缩机,其中,所述离心风机的叶轮位于热泵室内且所述离心风机的电机位于蒸发室内;所述室外风机的出风面通向室外环境且离心风机的电机及压缩机位于室外风机的出风面上游;所述室外蒸发器位于室外风机的进风面与离心风机的电机之间。进一步,所述排湿窗口用于连通蒸发室和热泵室。进一步,所述排湿窗口和新风窗口均采用电磁阀作为风门开关。进一步,还包括设于除湿蒸发器的下风向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进一步,还包括设于冷凝器的下风向的辅助加热单元,该辅助加热单元用于对经过冷凝器而形成的热风进行辅助加热。进一步,所述热泵室与烘干室呈上下布置。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热泵室与烘干室上下布置、进风道和回风道分别位于烘干室两侧的结构特点,使循环风能更均匀地在烘干室内流动,烘干室中温度场的分布更均匀,从而实现产品的烘干效果更好;其次,多功能智能自动化控制使得用户可根据烘干的各个阶段的需要和不同烘干物料的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模式,运行更合理便捷;另外,蒸发室内离心风机的电机及压缩机的发热随着空气的流动被带走,从而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保证电机和压缩机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热泵烘干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热泵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流路示意图。其中,1-烘干室,2-热泵室,3-进风道,4-回风道,5-出风口,6-进风口,7-排湿窗口,8-新风窗口,9-蒸发室,10-辅助加热单元,11-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21-冷凝器,22-除湿蒸发器,23-离心风机,91-室外风机,92-室外蒸发器,93-压缩机,231-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系统,包括有烘干室1、热泵室2以及与热泵室2相邻布置的蒸发室9,热泵室2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在烘干室1的正上方,其中,热泵室2与烘干室1之间可拆卸,方便维修更换,另外,当本技术需要运输时,热泵室2与烘干室1分开运输以降低损坏的几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室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风道3和回风道4,所述烘干室1的进风道3和回风道4分别与热泵室2的出风口5和进风口6连通构成回路,即,形成“热泵室2-进风道3-烘干室1-回风道4-热泵室2”的循环回路,从而实现循环风在烘干室1内对物料作烘干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泵室2包括有冷凝器21、除湿蒸发器22、离心风机23、排湿窗口7和与新风窗口8,其中,冷凝器21设于热泵室2的出风口5处;除湿蒸发器22设于热泵室2的进风口6处所述冷凝器21设于热泵室2的出风口5上部,所述除湿蒸发器22设于热泵室2的进风口6上部,离心风机23的叶轮位于热泵室2内且所述离心风机23的电机位于蒸发室9内,从而在离心风机23高速旋转的叶轮带动下使循环风在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冷凝器21用于对离心风机23所送出的干燥冷风进行加热升温形成干燥热风。干燥热风由进风道3进入烘干室1内并把物料中的水汽带走,从而使干燥热风放热形成潮湿冷风,接着潮湿冷风由回风道4回到热泵室2,经除湿蒸发器22进行冷凝除湿形成干燥冷风,随后干燥冷风在离心风机23的作用下经过冷凝器21形成干燥热风,以此循环重复以实现循环风不断对烘干室1进行干燥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室9与室外环境直接相通,在蒸发室9内还设有室外风机91、室外蒸发器92和压缩机93,其中,室外风机91的出风面通向室外环境且离心风机23的电机及压缩机93位于室外风机91的出风面上游,室外蒸发器92位于室外风机91的进风面与离心风机23的电机之间,即在室外风机91的风叶高速旋转作用下形成“室外环境-离心风机23的电机及压缩机93-室外蒸发器92-室外风机91的风叶-室外环境”的风道,从而令室外空气预先在经过离心风机23的电机及压缩机93时吸收热量形成高温热风,随后高温热风在室外蒸发器92处进行冷凝放热,接着随室外风机91的风叶排出至室外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实现与流经室外蒸发器9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还能带走离心风机23的电机及压缩机93的发热,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保证电机和压缩机93的正常运行。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器21、室外蒸发器92、除湿蒸发器22和压缩机93构成系统的热泵回路,即,压缩机93的排气端与冷凝器21相连接,压缩机93的回气端与室外蒸发器92相连接,除湿蒸发器22的两端分别与冷凝器21和室外蒸发器92相连接。此时的制冷剂在热泵回路中的流向为:压缩机93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从排气端送出至冷凝器21处进行放热,随后形成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冷凝器21依次输送至除湿蒸发器22和室外蒸发器92处进行两次蒸发吸热,最后再经回气端流回压缩机93,以此循环重复构成了制冷剂的循环流路。在本实施例中,排湿窗口7用于连通室外环境和热泵室2且所述排湿窗口7设于冷凝器21的上风向,其中,排湿窗口7还用于连通蒸发室9和热泵室2。新风窗口8用于连通室外环境和热泵室2且所述新风窗口8设于除湿蒸发器22的上风向;排湿窗口7和新风窗口8均采用电磁阀做为风门开关,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启闭以控制相对应排湿窗口7和新风窗口8的开启及关闭。另外,还包括设于除湿蒸发器22的下风向位置的温度传感器11和湿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经过除湿蒸发器22的干燥冷风的实时温度情况,从而基于所检测的实时温度以侧面反映出烘干室1送出的循环风的温度情况;湿度传感器12用于检测经过除湿蒸发器22的干燥冷风的实时湿度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系统,包括有烘干室(1)和热泵室(2),其中,所述烘干室(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风道(3)和回风道(4),烘干室(1)的进风道(3)和回风道(4)分别与热泵室(2)的出风口(5)和进风口(6)连通构成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器(21)、除湿蒸发器(22)、离心风机(23)、排湿窗口(7)与新风窗口(8),其中,所述冷凝器(21)设于热泵室(2)的出风口(5)处;所述除湿蒸发器(22)设于热泵室(2)的进风口(6)处;所述排湿窗口(7)用于连通室外环境和热泵室(2),并且,所述排湿窗口(7)设于冷凝器(21)的上风向;所述新风窗口(8)用于连通室外环境和热泵室(2),并且,所述新风窗口(8)设于除湿蒸发器(22)的上风向;还设有与热泵室(2)相邻布置的蒸发室(9),并且在所述蒸发室(9)内还设有室外风机(91)、室外蒸发器(92)和压缩机(93),其中,所述离心风机(23)的叶轮位于热泵室(2)内且所述离心风机(23)的电机(231)位于蒸发室(9)内;所述室外风机(91)的出风面通向室外环境且离心风机(23)的电机(231)及压缩机(93)位于室外风机(91)的出风面上游;所述室外蒸发器(92)位于室外风机(91)的进风面与离心风机(23)的电机(23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系统,包括有烘干室(1)和热泵室(2),其中,所述烘干室(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风道(3)和回风道(4),烘干室(1)的进风道(3)和回风道(4)分别与热泵室(2)的出风口(5)和进风口(6)连通构成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器(21)、除湿蒸发器(22)、离心风机(23)、排湿窗口(7)与新风窗口(8),其中,所述冷凝器(21)设于热泵室(2)的出风口(5)处;所述除湿蒸发器(22)设于热泵室(2)的进风口(6)处;所述排湿窗口(7)用于连通室外环境和热泵室(2),并且,所述排湿窗口(7)设于冷凝器(21)的上风向;所述新风窗口(8)用于连通室外环境和热泵室(2),并且,所述新风窗口(8)设于除湿蒸发器(22)的上风向;还设有与热泵室(2)相邻布置的蒸发室(9),并且在所述蒸发室(9)内还设有室外风机(91)、室外蒸发器(92)和压缩机(93),其中,所述离心风机(23)的叶轮位于热泵室(2)内且所述离心风机(23)的电机(231)位于蒸发室(9)内;所述室外风机(91)的出风面通向室外环境且离心风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凌晓成剑成勇志李卓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创陆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