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54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包括:控制设备本体、空气压缩机、进风管道、四阶高压管道、控制器、保温罩和温度调节循环管道,所述空气压缩机固定安装在控制设备内,所述空气压缩机出口通过压力转换接头与四阶高压管道连通,所述四阶高压管道出口伸出控制设备本体,所述保温罩将四阶高压管道与外界隔离,保温罩上还装有温度调节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四阶高压管道配合多个机械截止阀以及微调阀用以精细调节压缩空气的气压,能够达到精准调节的效果,结构简单可靠,并且机械截止阀相较于电磁截止阀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对温度要求较小。

Energy saving control equipment for hot rolling compressed air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
本技术涉及控制设备
,具体涉及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压缩空气管道控制设备都是通过电磁阀对高压空气进行精准调节,但是在热轧领域的用的压缩空气管道内的压缩空气需要达到额定稳定,因此采用普通的电磁阀对压缩空气进行调节电磁阀容易长期过热而损坏,并且相较于普通的压缩空气管道控制设备,热轧领域的压缩空气管道控制设备需要引入温度调控系统对压缩空气进行温度调节,如何进行更好的调控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机械精准调控且带有温度调控系统的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包括:控制设备本体、空气压缩机、进风管道、四阶高压管道、控制器、保温罩和温度调节循环管道,所述空气压缩机固定安装在控制设备内,空气压缩机入风口接入进风管道,进风管道伸出控制设备本体外,所述空气压缩机出口通过压力转换接头与四阶高压管道连通,所述四阶高压管道出口伸出控制设备本体,所述保温罩将四阶高压管道与外界隔离,所述保温罩内表面还设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罩内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的两端均与保温罩连通,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内安装有风扇,所述调节循环管道上还固定安装有加热器和制冷器,所述控制器与控制设备本体外表面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的两端对称设置在保温罩上下两侧。具体的,所述四阶高压管道每阶高压管道上都设有截止阀,所述四阶高压管道出口处还设有微调阀和压力表,所述截止阀、微调阀和压力表均伸出控制设备本体外。具体的,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外包裹着保温材料。具体的,所述风扇为贯流风扇,所述贯流风扇两侧的循环管道上分别装有加热器和制冷器。具体的,四阶高压管道中四个孔径的管道面积比为7:4:2:1。具体的,控制设备本体底部安装固定脚。具体的,所述控制设备本体的外壳上设有散热孔。具体的,所述散热孔的外壳上还固定安装有散热电扇。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四阶高压管道配合多个机械截止阀以及微调阀用以精细调节压缩空气的气压,能够达到精准调节的效果,结构简单可靠,并且机械截止阀相较于电磁截止阀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对温度要求较小,保温罩将四阶高压管道与外界隔离,通过温度调节循环管道的两端均与保温罩连通对保温罩内的空气保持恒定温度,使得输出的压缩空气温度达到恒定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包括:控制设备本体1、空气压缩机2、进风管道3、四阶高压管道4、控制器5、保温罩6和温度调节循环管道7,所述空气压缩机2设置在控制设备内,空气压缩机2入风口接入进风管道3,进风管道3伸出控制设备本体1外,所述空气压缩机2出口通过压力转换接头与四阶高压管道4连通,所述四阶高压管道4出口伸出控制设备本体1,四阶高压管道4由空气压缩机2出口处由大到小串联有四节高压管道,每两个高压管道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四阶高压管道4的入风口处和出风口处均设有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所述保温罩6将四阶高压管道4与外界隔离,所述保温罩6内表面还设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能够将保温罩6的温度与环境温度隔离,防止保温罩6内的高温对设备本体产生破坏,尤其是对空气压缩机2产生破坏,由于空气压缩机2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导致空气压缩机2的机体温度升高,但是空气压缩机2的工作温度是常温,相较于热轧压缩空气的空气温度较低,因此设置保温罩6能够将热轧压缩空气所需的温度和空气压缩机2的工作温度进行区别设置。所述保温罩6内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8,设置温度传感器8能够更好的测算出保温罩6内的温度,控制器5得到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能够更好的调节加热器或制冷器的工作,使得保温罩6内的温度达到额定值。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7的两端均与保温罩6连通,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7内安装有风扇9,所述调节循环管道上还固定安装有加热器10和制冷器11,所述控制器5与控制设备本体1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循环管道对保温罩6内的空气进行调节,首先能够加速保温罩6内的空气流动,使得保温罩6内的空气温度能够更快的达到额定温度,其次将加热器10和制冷器11分隔开,进而不会相互影响干扰,并且能够留有较大的空间进行检修。加热器能够对温度调节循环管道7内的气体进行升温,制冷器能够对温度调节循环管道7内的气体进行降温,保温罩内空气的热量和四阶高压管道内压缩空气的热量进行交互,进而达到调节四阶高压管道内压缩空气的温度。具体的,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7的两端对称设置在保温罩6上下两侧。将温度调节循环管道7设置在相距较远的位置能够更好的对保温罩6内的所有空气进行循环调节。具体的,所述四阶高压管道4每阶高压管道上都设有截止阀12,所述四阶高压管道4出口处还设有微调阀和压力表,所述截止阀12、微调阀13和压力表14均伸出控制设备本体1外。微调阀13和压力表14可以设置在四阶高压管道4内,也能设置四阶高压管道4出口连接的连接管道内。所述截止阀12、微调阀13和压力表14均伸出控制设备本体1的壳体处设有保温棉,进一步防止热量从控制设备本体1壳体的穿孔处流失。具体的,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7外包裹着保温材料。通过设置保温材料能够防止循环管道内压缩空气的热量散发出外界,导致温度降低。具体的,所述风扇9为贯流风扇9,所述贯流风扇9两侧的循环管道上分别装有加热器10和制冷器11。贯流风扇9为具有正反向吹风贯流风扇9,加热器10和制冷器11设置在贯流风扇9的两侧不会相互影响干扰,并且能够留有较大的空间进行检修。可以预想的是在另一技术方案中风扇9为普通风扇9,加热器10和制冷器11均设置在普通风扇9入风口一侧的循环管道上。具体的,四阶高压管道4中四个孔径的管道面积比为7:4:2:1。四阶高压管道4运用小孔径截流的原理,通过不同孔径的管道的横截面积来改变高压气体的流速。当空气压缩机2压缩后的空气进入四阶高压管道4中后,通过逐级调节截止阀12,截止阀12控制着每一阶的高压气体流通面积,进行使得压缩空气的压力达到待调整值附近,再通过微调阀13进行精准调节,使得压缩空气完全达到待调整值。具体的,控制设备本体1底部安装固定脚15。固定脚用以支撑控制设备本体1。具体的,所述控制设备本体1的外壳上设有散热孔。通过增设散热孔能够增强控制设备本体1内零部件的散热效果。具体的,所述散热孔的外壳上还固定安装有散热电扇,能够进一步增强控制设备本体1内零部件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过控制器5启动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启动,空气压缩机2开始工作,空气从进风管道3进入空气压缩机2,根据压力表14调节截止阀12和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本体、空气压缩机、进风管道、四阶高压管道、控制器、保温罩和温度调节循环管道,所述空气压缩机固定安装在控制设备内,所述空气压缩机入风口接入进风管道,进风管道伸出控制设备本体外,所述空气压缩机出口通过压力转换接头与四阶高压管道连通,所述四阶高压管道出口伸出控制设备本体,所述保温罩将四阶高压管道与外界隔离,所述保温罩内表面还设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罩内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的两端均与保温罩连通,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内安装有风扇,所述调节循环管道上还固定安装有加热器和制冷器,所述控制器与控制设备本体外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本体、空气压缩机、进风管道、四阶高压管道、控制器、保温罩和温度调节循环管道,所述空气压缩机固定安装在控制设备内,所述空气压缩机入风口接入进风管道,进风管道伸出控制设备本体外,所述空气压缩机出口通过压力转换接头与四阶高压管道连通,所述四阶高压管道出口伸出控制设备本体,所述保温罩将四阶高压管道与外界隔离,所述保温罩内表面还设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罩内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的两端均与保温罩连通,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内安装有风扇,所述调节循环管道上还固定安装有加热器和制冷器,所述控制器与控制设备本体外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循环管道的两端对称设置在保温罩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压缩空气管道节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阶高压管道每阶高压管道上都设有截止阀,所述四阶高压管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朝宣何江梅震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捷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