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539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属于注油器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且外壳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油漏斗,所述进油漏斗的底端固定套接有进油管,所述内胆的一侧开设有进油槽,进油槽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进油管,内胆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杆,外壳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电源线;该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通过设置橡胶带和磁片,可以对插入注油孔中的细管进行固定安装,避免了因泵体自身的震动使得细管从注油孔中移出而导致油液发生遗漏的问题,且通过细管端部螺纹套的设置,便于根据注油孔的直径大小对细管进行拆卸更换,从而提高了该注油装置的实用性。

An oil injection device of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注油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
技术介绍
注油器是离心式油泵供油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主要由喷管、混合室和扩压管组成,压力通过主油泵在喷管内加速,从而在喷管的混合室中形成负压,由于负压及自由射流的卷吸作用,不断将油箱中的混合室内的油带入扩压管,混合油流在扩压管内减速升压后送入主油泵或供轴承润滑用油;然而,现有的大多数注油装置在使用时,是将细管插入至注油孔中进行注油,若在泵体工作时注油,由于泵体自身的震动会使得细管从注油孔中移出,这样容易造成油液发生遗漏,且若在冬季注油时,由于温度较低,油液的流动性差,使得注油的速度缓慢,从而导致了注油的工作效率低,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且外壳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油漏斗,所述进油漏斗的底端固定套接有进油管,所述内胆的一侧开设有进油槽,所述进油槽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进油管,所述内胆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且电源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固定连接在内胆的侧面,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填充有保温层,且内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油漏斗,所述出油漏斗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阀门,且出油管一端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带,所述橡胶带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磁片,所述出油管的一端螺纹套接有细管。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细管插入至注油孔中,且橡胶带覆盖在泵体注油孔处,使得磁片与泵体磁力连接,从而对注油孔中的细管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再打开阀门,向下挤压推杆,使得活塞在推杆的带动下发生下移,并挤压油液,使得油液从出油漏斗进入至出油管中,并顺着细管流入至泵体内部,从而便于对泵体进行注油。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油管的形状为L型,且进油管的一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进油槽的内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进油管,当将油液从进油漏斗加入时,油液会顺着进油管流动,并从进油管的一端流入至进油槽中,再通过进油槽流入至内胆中,从而对内胆中添加油液,使得添加的过程更加简单方便。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阻丝,且加热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热板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加热板,当在冬季注油时,将插头插入至插座中,并利用电源线为加热板进行供电,使得加热板工作产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内胆,使得内胆中油液的温度上升,增大了油液的流动性,使得油液在挤压注入时更加省力,从而加快了泵体注油的工作效率。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保温棉材料,且保温层位于外壳和内胆之间的间隙中。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保温层,当内胆表面的温度上升时,内胆中的热量会向外壳传递,此时保温层会隔绝或降低热量传递的速度,避免了内胆的温度发生快速散失的问题,从而起到了保温的效果,节省了加热板电能的消耗。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磁片的一侧通过胶黏剂与橡胶带的一侧固定粘接,且磁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磁片以出油管为对称中心相互对称。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磁片,当将橡胶带覆盖在泵体注油孔处,使得磁片与泵体磁力连接,从而对注油孔中的细管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内部的内螺纹与出油管一端外部的外螺纹相适配。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细管,当转动细管端部的螺纹套,使之与出油管的一端螺纹套接,便于根据注油孔的直径大小对细管进行拆卸更换,从而提高了该注油装置的实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通过设置橡胶带和磁片,可以在高效节能泵注油的过程中,便于对插入注油孔中的细管进行固定安装,避免了因泵体自身的震动使得细管从注油孔中移出而导致油液发生遗漏的问题,且通过细管端部螺纹套的设置,便于根据注油孔的直径大小对细管进行拆卸更换,从而提高了该注油装置的实用性;该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通过设置电源线、插头和加热板,可以在泵体冬季注油时,便于对内胆中的油液进行加热,增大了油液的流动性,减小了活塞下移的阻力,加快了注油的速度,从而提高了泵体注油的工作效率,且通过设置保温层,可以减缓内胆热量扩散的速度,对内胆起到了保温的效果,从而降低了加热板的电能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加热板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外壳;2、内胆;3、进油漏斗;4、进油管;5、进油槽;6、活塞;7、推杆;8、电源线;9、插头;10、加热板;11、保温层;12、出油漏斗;13、出油管;14、阀门;15、橡胶带;16、磁片;17、细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2,且外壳1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油漏斗3,进油漏斗3的底端固定套接有进油管4,内胆2的一侧开设有进油槽5,进油槽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进油管4,进油管4的形状为L型,且进油管4的一端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进油槽5的内部(见图1和图2),当将油液从进油漏斗3加入时,油液会顺着进油管4流动,并从进油管4的一端流入至进油槽5中,再通过进油槽5流入至内胆2中,从而对内胆2中添加油液,使得添加的过程更加简单方便。内胆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6,活塞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杆7,外壳1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电源线8,电源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9,且电源线8的另一端电连接有加热板10,加热板10固定连接在内胆2的侧面,加热板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阻丝,且加热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热板10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见图2和图3),当在冬季注油时,将插头9插入至插座中,并利用电源线8为加热板10进行供电,使得加热板10工作产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内胆2,使得内胆2中油液的温度上升,增大了油液的流动性,使得油液在挤压注入时更加省力,从而加快了泵体注油的工作效率。内胆2与外壳1之间填充有保温层11,保温层11的材质为保温棉材料,且保温层11位于外壳1和内胆2之间的间隙中(见图2),当内胆2表面的温度上升时,内胆2中的热量会向外壳1传递,此时保温层11会隔绝或降低热量传递的速度,避免了内胆2的温度发生快速散失的问题,从而起到了保温的效果,节省了加热板10电能的消耗。内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油漏斗12,出油漏斗12的内部固定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2),且外壳(1)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油漏斗(3),所述进油漏斗(3)的底端固定套接有进油管(4),所述内胆(2)的一侧开设有进油槽(5),所述进油槽(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进油管(4),所述内胆(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6),所述活塞(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杆(7),所述外壳(1)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电源线(8),所述电源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9),且电源线(8)的另一端电连接有加热板(10),所述加热板(10)固定连接在内胆(2)的侧面,所述内胆(2)与外壳(1)之间填充有保温层(11),且内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油漏斗(12),所述出油漏斗(12)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出油管(13),所述出油管(1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阀门(14),且出油管(13)一端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带(15),所述橡胶带(1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磁片(16),所述出油管(13)的一端螺纹套接有细管(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泵的注油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2),且外壳(1)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油漏斗(3),所述进油漏斗(3)的底端固定套接有进油管(4),所述内胆(2)的一侧开设有进油槽(5),所述进油槽(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进油管(4),所述内胆(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6),所述活塞(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杆(7),所述外壳(1)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电源线(8),所述电源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9),且电源线(8)的另一端电连接有加热板(10),所述加热板(10)固定连接在内胆(2)的侧面,所述内胆(2)与外壳(1)之间填充有保温层(11),且内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油漏斗(12),所述出油漏斗(12)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出油管(13),所述出油管(1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阀门(14),且出油管(13)一端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带(15),所述橡胶带(1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磁片(16),所述出油管(13)的一端螺纹套接有细管(17)。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玉灿方定勇方忠胡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神鹰润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