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杆准直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513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准直调节装置,涉及芯棒生产制造技术领域。该装置的连接板的一组对边上均设有一第一调节块,第一调节块用于连接连接板与第一调节板,连接板的另一组对边上均设有一第二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用于连接连接板与第二调节板,第一调节块用于调节连接板相对第一调节板沿x轴方向移动,第二调节块用于调节连接板相对第二调节板沿y轴方向移动,第三调节板设于第二调节板的下方,其四个顶角上均设有调节杆,四个调节杆用于连接第三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并分别用于调节第三调节板对应顶角与第二调节板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引杆准直调节装置,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引杆沿x轴、y轴和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A guide rod collimation adju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杆准直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芯棒生产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引杆准直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沉积芯棒生产制造VAD(VacuumArcDegassing)工艺中,引杆的准直情况会直接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因此往往对引杆的准直情况要求较高。如果引杆的准直水平达不到要求,生产过程中棒体的生产速度将不稳定,会直接影响到棒体的外形,造成生产过程中棒体开裂,或外形、质量、密度等不合格的情况,因此引杆的准直的调整方式和调整效果非常关键。在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吊铅垂线,来检测引杆末端的跳动以及校准安装方式,从而检查及调整引杆的准直情况,然而此方法操作不方便,且可调整的自由度不足,准确度较低。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引杆的准直情况通常不需要经常调整,如果调整方式过于繁琐、调整至实际要求比较困难,那么对操作人员的操作熟练度的要求相对较高,也比较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杆准直调节装置,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引杆沿x轴、y轴和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水平调节组件,其包括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设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其中一组对边上均设有一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对应边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组对边上均设有一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对应边活动连接,以所述连接板为参考面建立直角坐标系,所述第一调节块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一调节板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节块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二调节板沿y轴方向移动;第三调节板,其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下方,所述第三调节板的四个顶角上均设有调节杆,四个所述调节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并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第三调节板对应顶角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距离。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形状和尺寸一致,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均包括固定端和调节端,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固定端均用于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调节块的调节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对应边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块的调节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对应边活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调节板与x轴方向垂直的一组对边上均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块的调节端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槽内且与槽底之间存在间隙,通过调节所述调节端与第一调节槽槽底之间的间隙大小,来调节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一调节板沿x轴方向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调节块与y轴方向垂直的一组对边上均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块的调节端位于所述第二调节槽内且与槽底之间存在间隙,通过调节所述调节端与第二调节槽槽底之间的间隙大小,来调节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二调节板沿y轴方向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端的宽度大于所述调节端的宽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端均间隔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调节端上设有一调节孔,所述固定孔和调节孔内均设有螺杆,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调节块调节孔内的螺杆来调节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一调节板沿x轴方向移动,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调节块调节孔内的螺杆来调节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二调节板沿y轴方向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一调节板沿x轴方向移动的范围为8mm,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二调节板沿y轴方向移动的范围为8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引杆准直调节装置还包括一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用于安装引杆。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第三调节板和连接板的尺寸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引杆准直调节装置,通过在连接板的不同的对边对称设置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将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连接板连接成整体,由于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为活动连接,且之间对应设有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因此,在需要调节引杆的位置时,调节对应方向的第一调节块或第二调节块在第一调节槽或第二调节槽内的位置即可实现,操作很方便,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简单易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引杆准直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第一调节板,100-第一调节槽,11-第二调节板,12-连接板,13-第一调节块,14-第二调节块,15-第三调节板,16-调节杆,17-安装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杆准直调节装置,引杆设于其底部,其中,引杆准直调节装置包括水平调节组件和第三调节板15,水平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板10和第二调节板11,第一调节板10和第二调节板11之间设有一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其中一组对边上均设有一第一调节块13,第一调节块13的一端与连接板12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板10的对应边活动连接,第一调节块13将连接板12和第一调节板10连接为一体;连接板12的另一组对边上均设有一第二调节块14,第二调节块14的一端与连接板12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板11的对应边活动连接,第二调节块14将连接板12和第二调节板11连接为一体,因此,第一调节板10、第二调节板11和连接板12三者通过第一调节块13和第二调节块14连接为一个可调节的整体。随后以连接板12为参考面建立直角坐标系,这里的参考面即为水平面,第一调节块13用于调节连接板12相对第一调节板10沿x轴方向移动,第二调节块14用于调节连接板12相对第二调节板11沿y轴方向移动,由于连接板12通过连接与位于底部的引杆联动,因此,在连接板12移动的同时,也能带动引杆朝对应的方向移动,达到调整引杆的目的。第三调节板15设于第二调节板11的下方,第三调节板15的四个顶角上均设有调节杆16,四个调节杆16用于连接第三调节板15和第二调节板11之间的距离,四个调节杆16分别用于调节第三调节板15对应顶角与第二调节板11的距离,来达到调整引杆沿竖直方向的位置,以连接板12为参考面建立的直角坐标系的定点出发建立空间坐标系,即四个调节杆16共同用于调整引杆沿z轴方向的位置。其中,第一调节板10、第二调节板11、第三调节板15和连接板12的长度和宽度的尺寸均一致。具体的,为了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引杆准直调节装置还包括四根连接螺钉,每一根连接螺钉均同时穿过第一调节板10、连接板12和第二调节板11对应的顶角,由于第一调节板10要相对于连接板12沿x轴的方向移动,第二调节板11要相对于连接板12沿y轴的方向移动,因此,在第一调节板10和第二调节板11上均设有长腰型通孔,以便于连接螺钉穿过,连接板12上设有与连接螺钉契合的通孔。另外,第一调节板10和第二调节板11上的长腰型通孔的设置方向与彼此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杆准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水平调节组件,其包括第一调节板(10)和第二调节板(11),所述第一调节板(10)和第二调节板(11)之间设有一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其中一组对边上均设有一第一调节块(13),所述第一调节块(1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2)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10)的对应边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2)的另一组对边上均设有一第二调节块(14),所述第二调节块(1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2)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板(11)的对应边活动连接,以所述连接板(12)为参考面建立直角坐标系,所述第一调节块(13)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板(12)相对所述第一调节板(10)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节块(14)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板(12)相对所述第二调节板(11)沿y轴方向移动;/n第三调节板(15),其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板(11)的下方,所述第三调节板(15)的四个顶角上均设有调节杆(16),四个所述调节杆(16)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板(15)和第二调节板(11),并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第三调节板(15)对应顶角与所述第二调节板(11)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杆准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水平调节组件,其包括第一调节板(10)和第二调节板(11),所述第一调节板(10)和第二调节板(11)之间设有一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其中一组对边上均设有一第一调节块(13),所述第一调节块(1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2)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10)的对应边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2)的另一组对边上均设有一第二调节块(14),所述第二调节块(1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2)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板(11)的对应边活动连接,以所述连接板(12)为参考面建立直角坐标系,所述第一调节块(13)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板(12)相对所述第一调节板(10)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节块(14)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板(12)相对所述第二调节板(11)沿y轴方向移动;
第三调节板(15),其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板(11)的下方,所述第三调节板(15)的四个顶角上均设有调节杆(16),四个所述调节杆(16)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板(15)和第二调节板(11),并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第三调节板(15)对应顶角与所述第二调节板(11)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杆准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块(13)和第二调节块(14)的形状和尺寸一致,所述第一调节块(13)和第二调节块(14)均包括固定端和调节端,所述第一调节块(13)和第二调节块(14)的固定端均用于与所述连接板(12)相连,所述第一调节块(13)的调节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10)的对应边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块(14)的调节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板(11)的对应边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杆准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10)与x轴方向垂直的一组对边上均设有第一调节槽(10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邹鑫鹏甘发勇沈文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