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44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一壳体以及一缓冲组件。壳体具有一边角部以及相邻于边角部的两侧边。缓冲组件嵌设于边角部,并包含一强化层以及一缓冲层。强化层包含一弧状侧边及一嵌设部,嵌设部嵌设于边角部,使弧状侧边切齐两侧边,且强化层为强化材料结构。缓冲层设置于强化层及壳体之间,缓冲层为弹性材料结构。借此,嵌设于边角部的缓冲组件可吸收电子装置受冲击的能量。

Electronic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壳体边角缓冲结构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上,电子装置主要是利用包框方式,在机壳边框周围黏贴缓冲补强材料以达到抗冲击、高强度的目的,例如在外壳周缘包覆缓冲材料,利用其高延展、高回弹的特性,以达到吸收冲击能量,保护电子装置本体的效果。然而,大部分的缓冲材料为非金属材料,相较于欲保护的金属机壳,缓冲材料本身质感及外观不佳,造成整体产品外观一致性差,影响产品外观质感,进而冲击消费者印象,降低其购买欲望。此外,传统作法以背胶或胶水将高弹性材料边条黏贴于产品机壳周缘,环境条件变异下容易产生背胶失效等可靠度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含一壳体以及一缓冲组件。壳体具有一边角部以及相邻于边角部的两侧边。缓冲组件嵌设于边角部,并包含一强化层以及一缓冲层。强化层包含一弧状侧边及一嵌设部,嵌设部嵌设于边角部,使弧状侧边切齐两侧边,且强化层为强化材料结构。缓冲层设置于强化层及壳体之间,缓冲层为弹性材料结构。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该缓冲组件还包含另一缓冲层,该缓冲层及该另一缓冲层分别设置于该强化层的相对两侧表面。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该缓冲组件还包含一内板,该内板设置于该另一缓冲层相对于该强化层的一侧表面,并用以将该缓冲组件固定至该壳体。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该缓冲组件还包含至少一锁固螺丝,该至少一锁固螺丝依序穿过该内板、该另一缓冲层、该强化层及该缓冲层并锁固至该壳体。<br>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该壳体具有一定位柱,沿与该壳体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延伸,该强化层具有一定位孔对应套设于该定位柱,且该缓冲层延伸设于该定位孔与该定位柱之间。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该强化层与该壳体间的距离大于该缓冲层受压缩后的最小厚度。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该强化层的该弧状侧边与该壳体的该两侧边彼此空间分离而具有一间隙。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该强化层的强度系数大于该壳体的强度系数,该缓冲层的弹性系数大于该壳体的弹性系数。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该强化层包含钛、铝及液态金属。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该缓冲层包含橡胶及塑胶。借此,嵌设于边角部的缓冲组件可吸收电子装置受冲击的能量,并可避免壳体整体材料更换为高强度材料所造成整体重量提升以及产品成本增加等问题。其中,强化层材料选自质感相近或外观处理容易且机械性质优于产品壳体的材料作为缓冲组件的外观面,弧状侧边与相邻侧边相切齐以包覆缓冲层隐蔽于壳体与强化层之间,并可改良缓冲层材料暴露于壳体外观的美观问题。简言之,通过缓冲组件的外观设计及材料选择,使设计机构与产品壳体结合,不需将全部壳体更换为机械性质优异的高强度材料,具有壳体轻巧且防碰撞的功效及优点。以下借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附图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沿AA'剖面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沿BB'剖面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壳体10边角部100电子装置11侧边12定位柱2缓冲组件20强化层200弧状侧边201定位孔202嵌设部21、21'缓冲层3内板4锁固螺丝L距离S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详述本技术的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为例示。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技术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将以相同或类似符号来表示。特别注意的是,附图仅为示意之用,并非代表元件实际的尺寸或数量,有些细节可能未完全绘出,以求附图的简洁。请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含一壳体1以及多个缓冲组件2。在本实施例中以多个缓冲组件2为例做说明,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一或多个缓冲组件,或是于所需位置设置缓冲组件,本公开内容不以此为限。壳体1具有多个边角部10以及多个侧边11,每一边角部10由相邻的两侧边11夹设而成,亦即,壳体1具有多个边角部10以及相邻于每一边角部10的两侧边11。多个缓冲组件2设于多个边角部10。于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为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或行动装置等,但本公开内容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具有可对应开阖的上机壳和下机壳,因此,电子装置100的边角部10总数量为8个,缓冲组件2的总数量亦为8个。于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为多边形,相邻的两侧边11之间的夹角可依需求进行设计,且缓冲组件2嵌设于易碰撞的边角部10。于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具有矩形外观,因此,相邻的两侧边11相互垂直。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图2显示图1例示的电子装置100沿AA'剖面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且图3为相对应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缓冲组件2包含一强化层20以及一缓冲层21。缓冲层21设于强化层20与壳体1之间。于一实施例中,缓冲组件2通过射出成型工艺而整合为一体。缓冲层21为弹性材料结构,于一实施例中,缓冲层21的弹性系数大于壳体1的弹性系数。举例而言,缓冲层21为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包含橡胶及塑胶,但本公开内容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强化层20包含一弧状侧边200及一嵌设部202,嵌设部202嵌设于边角部10,使弧状侧边200切齐两侧边11,以包围缓冲层21,换言之,强化层20可与外界接触以接受撞击。于本实施例中,强化层20为强化材料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强化层20的强度系数大于壳体1的强度系数,举例而言,强化层20包含钛、铝及液态金属等金属材质,但本公开内容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由电子装置100外部观之,仅有部分缓冲层21材料显露于强化层20与壳体1之间,然而大部份的缓冲层21隐蔽于壳体1与强化层20之间,如图2所示。为了确保冲击能量确实传递至缓冲层21并由其吸收及分散,避免强化层20与壳体1直接碰撞导致壳体1外观变形,于本实施例中,强化层20与壳体1间的距离L大于缓冲层21受压缩后的最小厚度,亦即,通过缓冲层21材料的冲击压缩量分析,预留强化层20的弧状侧边200与壳体1间的距离L,使其大于缓冲层21材料受压缩后的最小厚度,并以此距离L作为缓冲区。依据上述结构,将电子装置100在落摔测试中强度较弱的壳体1边角部10替换为抗冲击缓冲组件2,嵌设于边角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壳体,具有一边角部以及相邻于该边角部的两侧边;以及/n一缓冲组件,嵌设于该边角部,该缓冲组件包含:/n一强化层,包含一弧状侧边及一嵌设部,该嵌设部嵌设于该边角部,使该弧状侧边切齐该两侧边,且该强化层为强化材料结构;以及/n一缓冲层,设置于该强化层及该壳体之间,该缓冲层为弹性材料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16 TW 108200765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边角部以及相邻于该边角部的两侧边;以及
一缓冲组件,嵌设于该边角部,该缓冲组件包含:
一强化层,包含一弧状侧边及一嵌设部,该嵌设部嵌设于该边角部,使该弧状侧边切齐该两侧边,且该强化层为强化材料结构;以及
一缓冲层,设置于该强化层及该壳体之间,该缓冲层为弹性材料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组件还包含另一缓冲层,该缓冲层及该另一缓冲层分别设置于该强化层的相对两侧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组件还包含一内板,该内板设置于该另一缓冲层相对于该强化层的一侧表面,并用以将该缓冲组件固定至该壳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亦李威邦廖芯兰赖辰威曹义伦李俊逸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