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41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包括左卡壳、右卡壳和中转杆,左卡壳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左卡壳的下端通过左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转动连接;左卡壳内连接有第一防滑定位机构,第一防滑定位机构包括第一锰钢片,第一锰钢片的下端连有左连接螺杆,左连接螺杆穿过左卡壳后连接有第一螺帽;右卡壳的下端通过右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转动,左卡壳的中部和右卡壳的中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钢管定位柱,第一钢管定位柱的中部套有第一钢管挡块,第一钢管挡块的下端通过中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相连;右卡壳内连接有第二防滑定位机构,第二防滑定位机构包括第二锰钢片。该连接装置可更好的定位钢管,结构简单,使用更稳定。

A side positioning butt connection device for pip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脚手架在安装时,一般需要用到脚手架扣件。现有的对接扣件,一般是通过定位柱和扣壳的配合方式,对脚手架内的钢管进行定位。但是现有对接扣件结构简单,在安装钢管时,钢管易发生偏移,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对接扣件在受到较大应力时,容易使与之连接的钢管发生形变,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由于现有的对接扣件的内部摩擦较为严重,扣件内部磨损后会变薄,变薄收到应力后,容易产生形变。由于现有的对接扣件的内部摩擦较为严重,扣件内部磨损后会变薄,变薄收到应力后,容易产生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可更好的定位钢管,并且设置有新型的防滑定位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更稳定。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包括左卡壳、右卡壳和中转杆,左卡壳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左卡壳的下端通过左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转动连接;左卡壳内连接有第一防滑定位机构,第一防滑定位机构包括第一锰钢片,第一锰钢片的下端连有左连接螺杆,左连接螺杆穿过左卡壳后连接有第一螺帽;右卡壳的下端通过右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转动,左卡壳的中部和右卡壳的中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钢管定位柱,第一钢管定位柱的中部套有第一钢管挡块,第一钢管挡块的下端通过中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相连;右卡壳内连接有第二防滑定位机构,第二防滑定位机构包括第二锰钢片,第二锰钢片的下端连有右连接螺杆,右连接螺杆穿过右卡壳后连接有第二螺帽。优选的,所述左卡壳包括第一中弧形壳,第一中弧形壳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前弧形壳和第一后弧形壳,第一中弧形壳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左螺杆定位块、第二左螺杆定位块和第三左螺杆定位块;右卡壳包括第二中弧形壳,第二中弧形壳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前弧形壳和第二后弧形壳,第二中弧形壳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右螺杆定位块、第二右螺杆定位块和第三右螺杆定位块。优选的,所述中转杆为圆钢杆,中转杆转动穿过左转动定位块、中转动定位块和右转动定位块并且可在左转动定位块、中转动定位块和右转动定位块内转动;所述第一中弧形壳的长度值、第二中弧形壳的长度值和第一钢管定位柱的长度值相同,第一钢管定位柱的长度值范围为25cm~30cm。优选的,所述左转动定位块和右转动定位块均设置有四个;四个左转动定位块分别为第一左转动定位块、第二左转动定位块、第三左转动定位块和第四左转动定位块,四个右转动定位块分别为第一右转动定位块、第二右转动定位块、第三右转动定位块和第四右转动定位块;中转动定位块设置在第二左转动定位块和第三左转动定位块之间,第二右转动定位块位于第二左转动定位块的前端,第三右转动定位块位于第三左转动定位块的后端;第一左转动定位块位于第二右转动定位块的前端,第四左转动定位块位于第三右转动定位块的后端;第一右转动定位块位于第一左转动定位块的前端,第四右转动定位块位于第四左转动定位块的后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左螺杆定位块、第二左螺杆定位块、第三左螺杆定位块、第一右螺杆定位块、第二右螺杆定位块和第三右螺杆定位块均呈方形块状,第一左螺杆定位块的侧端面、第二左螺杆定位块的侧端面和第三左螺杆定位块的侧端面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左槽孔、第二左槽孔和第三左插孔;第一右螺杆定位块的上端面、第二右螺杆定位块的上端面和第三右螺杆定位块的上端面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右槽口、第二右槽口和第三右槽口。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均呈T形杆状,第一螺杆上套有第一防滑垫片和第一螺母,第二螺杆上套有第二防滑垫片和第二螺母,第三螺杆上套有第三防滑垫片和第三螺母。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的杆尾部定位卡接在第一左槽孔内,第一螺杆的杆头部可卡入到第一右槽孔中;第二螺杆的杆尾部定位卡接在第二左槽孔中,第二螺杆的杆头部卡入到第二右槽孔中;第三螺杆的杆尾部定位卡接在第三左槽孔内,第三螺杆的杆头部可卡入到第三右槽孔中。优选的,所述左卡壳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防滑弧形肋条,多个第一防滑弧形肋条相互平行设置在左卡壳上,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防滑弧形肋条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防滑定位机构;右卡壳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防滑弧形肋条,多个第二防滑弧形肋条相互平行设置在右卡壳上,每相邻的两个第二防滑弧形肋条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防滑定位机构。优选的,所述左卡壳的外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卡壳阶梯孔,左连接螺杆可穿过第一卡壳阶梯孔,第一螺帽可卡入到第一卡壳阶梯孔的外部内。优选的,所述右卡壳的外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卡壳阶梯孔,右连接螺杆可穿过第二卡壳阶梯孔,第二螺帽可卡入到第二卡壳阶梯孔的外部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将需要定位的两个脚手架钢管插入到第一钢管挡块两侧的第一钢管定位柱上,第一锰钢片、第一防滑弧形肋条、第二锰钢片和第二防滑弧形肋条与两个脚手架钢管的外壁相接。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第一锰钢片、第一防滑弧形肋条、第二锰钢片和第二防滑弧形肋条,可有效防滑增加,增加结构强度,而且第一锰钢片和第二锰钢片磨损严重时可更换,更换简单方便,增加了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整体的实用性高。并且本申请中第一中弧形壳的长度值、第二中弧形壳的长度值和第一钢管定位柱的长度值相同,第一钢管定位柱的长度值范围为25cm~30cm,适合用于较大管径的脚手架钢管的定位连接,在脚手架的关键部位使用,可增加整体的安全性能,整体上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后视示意图。图3是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侧视示意图。图4是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等轴测示意图。图5是左卡壳和中转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一钢管定位柱和第一钢管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结合图1至图6,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包括左卡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卡壳、右卡壳和中转杆,左卡壳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左卡壳的下端通过左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转动连接;左卡壳内连接有第一防滑定位机构,第一防滑定位机构包括第一锰钢片,第一锰钢片的下端连有左连接螺杆,左连接螺杆穿过左卡壳后连接有第一螺帽;/n右卡壳的下端通过右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转动,左卡壳的中部和右卡壳的中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钢管定位柱,第一钢管定位柱的中部套有第一钢管挡块,第一钢管挡块的下端通过中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相连;右卡壳内连接有第二防滑定位机构,第二防滑定位机构包括第二锰钢片,第二锰钢片的下端连有右连接螺杆,右连接螺杆穿过右卡壳后连接有第二螺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卡壳、右卡壳和中转杆,左卡壳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左卡壳的下端通过左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转动连接;左卡壳内连接有第一防滑定位机构,第一防滑定位机构包括第一锰钢片,第一锰钢片的下端连有左连接螺杆,左连接螺杆穿过左卡壳后连接有第一螺帽;
右卡壳的下端通过右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转动,左卡壳的中部和右卡壳的中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钢管定位柱,第一钢管定位柱的中部套有第一钢管挡块,第一钢管挡块的下端通过中转动定位块与中转杆相连;右卡壳内连接有第二防滑定位机构,第二防滑定位机构包括第二锰钢片,第二锰钢片的下端连有右连接螺杆,右连接螺杆穿过右卡壳后连接有第二螺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卡壳包括第一中弧形壳,第一中弧形壳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前弧形壳和第一后弧形壳,第一中弧形壳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左螺杆定位块、第二左螺杆定位块和第三左螺杆定位块;
右卡壳包括第二中弧形壳,第二中弧形壳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前弧形壳和第二后弧形壳,第二中弧形壳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右螺杆定位块、第二右螺杆定位块和第三右螺杆定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杆为圆钢杆,中转杆转动穿过左转动定位块、中转动定位块和右转动定位块并且可在左转动定位块、中转动定位块和右转动定位块内转动;
所述第一中弧形壳的长度值、第二中弧形壳的长度值和第一钢管定位柱的长度值相同,第一钢管定位柱的长度值范围为25cm~3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定位对接式管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动定位块和右转动定位块均设置有四个;
四个左转动定位块分别为第一左转动定位块、第二左转动定位块、第三左转动定位块和第四左转动定位块,四个右转动定位块分别为第一右转动定位块、第二右转动定位块、第三右转动定位块和第四右转动定位块;
中转动定位块设置在第二左转动定位块和第三左转动定位块之间,第二右转动定位块位于第二左转动定位块的前端,第三右转动定位块位于第三左转动定位块的后端;
第一左转动定位块位于第二右转动定位块的前端,第四左转动定位块位于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照尚杨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民航机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