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热型燃气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372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热型燃气轮机,主体框架、前封头结构、燃烧室外圈侧壁、后封头结构共同形成环形的空腔,在此空腔内安装回热器,使低温度的压气机出口气体与高温度的涡轮出口气体在回热器里进行热量交换。该回热型燃气轮机,由于主体框架采用环形结构形式,并且其前端沿周向固定有多块方形加强块,主体框架前部内壁焊接固定有多条平行于轴线的直板加强筋,直板加强筋前端同方形加强块焊接在一起,不仅实现了冷热气流在主体框架内部分开流动及热量交换,同时使燃气轮机整体结构较为紧凑,不仅可以保证燃气轮机的做功、热量回收过程,而且在满足材料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工作的强度要求时,减小了燃气轮机的重量。

Regenerative gas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热型燃气轮机
本技术涉及燃气轮机,特别涉及一种回热型燃气轮机。
技术介绍
虽然燃气轮机具有功率密度大、尺寸小、重量轻、污染物排放低等优点,但由于涡轮排气热量没有充分收回利用,使得2000kW级别的小型燃气轮机较内燃机效率低近10%,在与内燃机的市场竞争处于不利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先进高效回热型小型燃气轮机成为了重要方向。为了避免增加回热器而导致失去了与内燃机相比的尺寸重量优势,一体化和紧凑化设计成为了先进高效回热型小型燃气轮机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较小的整机重量及尺寸成为判断先进高效回热型小型燃气轮机一个重要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热型燃气轮机,不仅可以保证燃气轮机的做功、热量回收过程,而且在满足材料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工作的强度要求时,减小了燃气轮机的重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回热型燃气轮机,其包括主体框架1、前封头结构2、燃烧室3、后封头结构4、回热器5;所述主体框架1为筒体;所述回热器5为环形;所述燃烧室3为环状腔体;所述主体框架1、燃烧室3及回热器5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热型燃气轮机,其包括主体框架(1)、前封头结构(2)、燃烧室(3)、后封头结构(4)、回热器(5);所述主体框架(1)为筒体;所述回热器(5)为环形;所述燃烧室(3)为环状腔体;所述主体框架(1)、燃烧室(3)及回热器(5)同轴线;所述回热器(5)密封套设在所述燃烧室(3)外圈侧壁外;主体框架中部(12)密封套设在所述回热器(5)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封头结构(2)为环状,前封头结构(2)位于回热器(5)及燃烧室(3)前侧,前封头结构(2)外周端同主体框架(1)前端密封连接,前封头结构(2)内周端同压气机出气口密封连接;/n所述后封头结构(4)为环状,后封头结构(4)位于回热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热型燃气轮机,其包括主体框架(1)、前封头结构(2)、燃烧室(3)、后封头结构(4)、回热器(5);所述主体框架(1)为筒体;所述回热器(5)为环形;所述燃烧室(3)为环状腔体;所述主体框架(1)、燃烧室(3)及回热器(5)同轴线;所述回热器(5)密封套设在所述燃烧室(3)外圈侧壁外;主体框架中部(12)密封套设在所述回热器(5)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封头结构(2)为环状,前封头结构(2)位于回热器(5)及燃烧室(3)前侧,前封头结构(2)外周端同主体框架(1)前端密封连接,前封头结构(2)内周端同压气机出气口密封连接;
所述后封头结构(4)为环状,后封头结构(4)位于回热器(5)后侧,后封头结构(4)外周端同主体框架(1)后端密封连接,后封头结构(4)内周端同燃烧室(3)环状腔体后端或内圈侧壁密封连接;
所述前封头结构(2)、回热器(5)前端、燃烧室(3)环状腔体的前部外圈侧壁、主体框架前部(11)内壁共同构成一冷流进口腔(B);
所述压气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冷流进口腔(B);
所述后封头结构(4)、回热器(5)后端、燃烧室(3)的后部外圈侧壁、主体框架后部(13)共同构成一冷流出口腔(C);
所述燃烧室(3)环状腔体后部的外圈侧壁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冷流出口腔(C)的通气孔(33);
所述主体框架(1)前端沿周向固定有多块方形加强块(110);
所述主体框架前部(11)内壁焊接固定有多条平行于轴线的直板加强筋(111),直板加强筋(111)前端同方形加强块(110)焊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型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框架前部(11)内壁还焊接固定有多个环向重复排列的人字形加强筋(112);人字形加强筋(112)的前端同方形加强块(110)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型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框架后部(13)内壁还焊接固定有多个环向重复排列的人字形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型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
回热型燃气轮机还包括外壳体;
外壳体位于后封头结构(4)外侧,外壳体外周缘同所述主体框架中部(12)后端密封连接;
外壳体、主体框架后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福仙吕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兰透平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