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35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特别涉及高烈度抗震隧道的技术领域,位于隧道内衬变形缝处,包括特制管道和滑动杆以及拉紧件,特制管道分别预埋于靠近变形缝的内衬内部,特制管道轴线平行于内衬厚度方向,特制管道的端部开有仅容滑动杆通过的环形挡片,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直径大于滑动杆直径的限制块,滑动杆的一端的限制块位于特制管道内部,滑动杆另一端的限制块位于特制管道外部,拉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滑动杆位于特制管道外部的限制块上,特制管道内壁滑动螺母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弹簧,弹簧背离滑动螺母的一端固定于环形挡片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优良的抗震效果。

A seismic structure of super long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
本技术涉及高烈度抗震隧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
技术介绍
隧道衬砌是指支持和维护隧道的长期稳定和耐久性的永久结构物。其作用是:支持和维护隧道的稳定;保持列车运行所需的空间;防止围岩的风化;解除地下水的影响等。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104405409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设内衬盾构隧道的预制抗震构造,环向相邻的管片衬砌之间设置第一变形缝,所述第一变形缝内设置防水弹性密封垫;环向相邻的内衬之间设置第二变形缝,所述第二变形缝设置允许第二变形缝发生横向位移的抗震防水连接件。该技术方案有效降低了设内衬盾构隧道的整体刚度,增强其在地震作用下适应变形和附加荷载的能力,提高其抗震性能。上述技术方案展示了一种隧道衬砌的变形缝做法,但是其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其应用于地震区域时,参照图其说明书附图2,由于相邻的两个刚性构件通过拉紧件连接固定,此时若两个内衬发生震动,出现垂直拉紧件的相互错位移动,则导致拉紧件形变,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长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位于相邻内衬(6)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特制管道(1)和滑动杆以及拉紧件(4),特制管道(1)预埋于靠近变形缝的内衬(6)内部,特制管道(1)轴线平行于内衬(6)厚度方向,特制管道(1)的端部开有仅容滑动杆通过的环形挡片(1a),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直径大于滑动杆直径的限制块,滑动杆的一端的限制块位于特制管道(1)内部,滑动杆另一端的限制块位于特制管道(1)外部,拉紧件(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滑动杆位于特制管道(1)外部的限制块上,特制管道(1)内壁滑动螺母(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弹簧(5),弹簧(5)背离滑动螺母(2)的一端固定于环形挡片(1a)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位于相邻内衬(6)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特制管道(1)和滑动杆以及拉紧件(4),特制管道(1)预埋于靠近变形缝的内衬(6)内部,特制管道(1)轴线平行于内衬(6)厚度方向,特制管道(1)的端部开有仅容滑动杆通过的环形挡片(1a),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直径大于滑动杆直径的限制块,滑动杆的一端的限制块位于特制管道(1)内部,滑动杆另一端的限制块位于特制管道(1)外部,拉紧件(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滑动杆位于特制管道(1)外部的限制块上,特制管道(1)内壁滑动螺母(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弹簧(5),弹簧(5)背离滑动螺母(2)的一端固定于环形挡片(1a)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隧道抗震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为活动螺杆(3),滑动杆位于特制管道(1)内壁的限制块为滑动螺母(2),位于特制管道外的限制块为锚块(3a),滑动螺母(2)的轮廓与特制管道(1)内壁相适配,所述拉紧件(4)包括固定件(4f)、连接件(4e)及橡胶套(4a),连接件(4e)一段套设于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权邓岗许顺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育才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