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田采出液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
,尤其涉及一种油田采出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和聚合物驱油等三次采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采出液中含有大量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油水乳状液的界面膜厚度增大,稳定性、导电性增强,油水分离难度加大。聚合物使采出液的粘度增加,化学破乳速度减慢,导致普通的三相分离器出口含水偏高,使后段加热炉的加热负荷增大,燃料消耗增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采出液处理装置,其能降低分离出的油中的含水率,减轻后段加热炉的加热负荷,降低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田采出液处理装置,其包括卧式罐,卧式罐设置有进液端口,卧式罐内从卧式罐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卧式罐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整流室、聚结室、超声室、沉降室、油室以及水室;整流室与进液端口连接,整流室用于对进液端口进入的油田采出液进行整流;聚结室与整流室相邻并连通,用于对整流室整流后的油田采出液进行聚结脱水;超声室与聚结室相邻并连通,超声室设置有超声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采出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罐(10),/n卧式罐(10)设置有进液端口(10a),/n卧式罐(10)内从卧式罐(10)的长度方向(L)的一端向卧式罐(10)的长度方向(L)的另一端设置有整流室(1)、聚结室(2)、超声室(3)、沉降室(4)、油室(5)以及水室(6);/n整流室(1)与进液端口(10a)连接,整流室(1)用于对进液端口(10a)进入的油田采出液进行整流;/n聚结室(2)与整流室(1)相邻并连通,用于对整流室(1)整流后的油田采出液进行聚结脱水;/n超声室(3)与聚结室(2)相邻并连通,超声室(3)设置有超声振子(31)和破乳剂加入口(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采出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罐(10),
卧式罐(10)设置有进液端口(10a),
卧式罐(10)内从卧式罐(10)的长度方向(L)的一端向卧式罐(10)的长度方向(L)的另一端设置有整流室(1)、聚结室(2)、超声室(3)、沉降室(4)、油室(5)以及水室(6);
整流室(1)与进液端口(10a)连接,整流室(1)用于对进液端口(10a)进入的油田采出液进行整流;
聚结室(2)与整流室(1)相邻并连通,用于对整流室(1)整流后的油田采出液进行聚结脱水;
超声室(3)与聚结室(2)相邻并连通,超声室(3)设置有超声振子(31)和破乳剂加入口(32),破乳剂加入口(32)用于从外部加入破乳剂,超声振子(31)用于与外部的超声形成装置(20)连接以形成超声波,超声室(3)用于将来自聚结室(2)聚结脱水后的油田采出液的含油部分进行超声破乳和破乳剂破乳;
沉降室(4)与超声室(3)相邻并连通,沉降室(4)用于接收超声室(3)破乳后的油田采出液并进行沉降分离;
油室(5)和水室(6)与沉降室(4)相邻,油室(5)和水室(6)用于分别将沉降室(4)分离的油和水接收;
其中,整流室(1)、聚结室(2)、超声室(3)、沉降室(4)的高度方向(H)的上方的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采出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整流室(1)设置有防冲板(11)、布液管(12)、整流室溢流板(13)以及整流室挡板(14);
防冲板(11)设置于卧式罐(10)的内壁;
布液管(12)的一端连通于进液端口(10a),布液管(12)的另一端面向防冲板(11);
整流室溢流板(13)沿卧式罐(10)的长度方向(L)位于布液管(12)和整流室挡板(14)之间,整流室溢流板(13)、布液管(12)和整流室挡板(14)沿卧式罐(10)的长度方向(L)彼此间隔开;
整流室挡板(14)与聚结室(2)相邻;
沿卧式罐(10)的高度方向(H),整流室溢流板(13)的上缘低于整流室挡板(14)的上缘,整流室溢流板(13)的上缘高于整流室挡板(14)的下缘,整流室挡板(14)的下缘与卧式罐(10)的面对的壁面间隔开;
沿卧式罐(10)的宽度方向(W),整流室溢流板(13)的两端和整流室挡板(14)的两端均与卧式罐(10)的内壁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采出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聚结室(2)设置有聚结模块(21),聚结模块(21)包括聚结板组(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采出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聚结室(2)设置有位于卧式罐(10)的底壁上的聚结室出水口(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田采出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聚结室(2)还设置有位于卧式罐(10)的顶壁上的射频导纳仪(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采出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超声室(3)还设置有超声室溢流板(33)以及超声室挡板(34),
沿卧式罐(10)的长度方向(L),超声振子(31)和破乳剂加入口(32)位于超声室溢流板(33)和超声室挡板(34)之间;
沿卧式罐(10)的高度方向(H),超声室溢流板(33)的上端低于超声室挡板(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林,陆胤君,张建,于惠娟,韩冰,张磊,刘东杰,刘海丽,朱文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