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车门铰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311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锁车门铰链装置,包括可固定连接在车门铰链旁的锁体,锁体内部设置有丝杆和滑动机构;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锁体左侧壁上,锁体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镶嵌有第二轴承,丝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延伸到锁体右侧壁外部;锁体顶部设置导轨,滑动机构的一端设有螺纹且与丝杆螺接,丝杆转动可带动滑动机构左右移动,滑动机构的一端在丝杆上移动同时可带动滑动机构的另一端在导轨内左右移动;锁体左侧壁上部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滑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延伸到锁体左侧壁外部,解决了车门打开后回弹的问题。

A self-locking door hin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车门铰链装置
本技术涉及门锁
,具体为一种自锁车门铰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社会老年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代步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人青睐,老年车,又叫老年电动车、老年代步车、老年助力车,是老年人户外出行的理想车辆。其性能相对稳定,车速较慢,运用电力无需加油,故又称环保老年车,老年电动车所使用的能源有很多,主要有铅酸电池(含铅酸胶体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镍铁电池、锂离子电池(常称之为锂电池)、燃料电池等。电池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不经过热机过程,因此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化效率高(40-60%);几乎不产生NOx和SOx的排放。现如今的来年代步车的车门一般采用铰链来进行开合,采用铰链开合存在如下缺点:老年人手脚不麻利,利用铰链开合的门打开后无法固定,会回弹,容易误伤到老年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锁车门铰链装置,解决了车门打开后回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锁车门铰链装置,包括可固定连接在车门铰链旁的锁体,所述锁体内部设置有丝杆和滑动机构;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锁体左侧壁上,所述锁体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延伸到锁体右侧壁外部;所述锁体顶部设置导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设有螺纹且与丝杆螺接,所述丝杆转动可带动滑动机构左右移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在丝杆上移动同时可带动滑动机构的另一端在导轨内左右移动;所述锁体左侧壁上部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延伸到锁体左侧壁外部。进一步,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螺母、连接杆和滑块,所述螺母设置有与丝杆配合使用的螺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转动可带动螺母左右移动,所述螺母在丝杆上移动的同时连接杆可带动滑块在导轨内左右移动,所述滑块与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有益效果为:当老年人打开车门,锁体是被安装在铰链旁的,通过转动丝杆,滑动机构的一端因为设置有螺纹且另一端被限位在导轨7中无法转动,因此丝杆转动的同时,滑动机构的一端就会依着螺纹在丝杆上左右移动,且带动滑动机构的另一端在导轨上左右滑动,由于滑动机构的另一端还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也会随着滑动机构左右移动,限位杆穿过第二通孔,在车门铰链上设置与锁体配合使用的孔(车门和铰链未画出),限位杆伸进孔中,进行限位,从而使得车门无法回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自锁车门铰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自锁车门铰链装置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锁车门铰链装置,包括可固定连接在车门铰链旁的锁体1,所述锁体1内部设置有丝杆2和滑动机构;所述丝杆2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3安装在锁体1左侧壁上,所述锁体1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内镶嵌有第二轴承4,所述丝杆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4延伸到锁体1右侧壁外部;所述锁体1顶部设置导轨7,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设有螺纹且与丝杆2螺接,所述丝杆2转动可带动滑动机构左右移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在丝杆2上移动同时可带动滑动机构的另一端在导轨7内左右移动;所述锁体1左侧壁上部还设置有第二通孔6,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6延伸到锁体1左侧壁外部。工作原理:转动丝杆2,滑动机构的一端因为设置有螺纹且另一端被限位在导轨7中无法转动,因此丝杆2转动的同时,滑动机构的一端就会依着螺纹在丝杆上左右移动,且带动滑动机构的另一端在导轨7上左右滑动,由于滑动机构的另一端还连接有限位杆8,限位杆8也会随着滑动机构左右移动。工作过程:当老年人打开车门,锁体1是被安装在铰链旁的,通过以上原理,转动丝杆2,使得限位杆8向左边移动,穿过第二通孔6,在车门铰链上设置与锁体1配合使用的孔(车门和铰链未画出),限位杆8伸进孔中,进行限位,从而使得车门无法回弹。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螺母9、连接杆10和滑块11,所述螺母9设置有与丝杆2配合使用的螺纹(文字来说,不清楚,图纸是清楚的),所述连接杆10的一端与螺母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滑块1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2转动可带动螺母9左右移动,所述螺母9在丝杆2上移动的同时连接杆10可带动滑块11在导轨7内左右移动,所述滑块11与限位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2。滑动机构采用螺母丝杆的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成本更低,而旋钮的设置,方便老年人操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车门铰链装置,包括可固定连接在车门铰链旁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内部设置有丝杆和滑动机构;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锁体左侧壁上,所述锁体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延伸到锁体右侧壁外部;所述锁体顶部设置导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设有螺纹且与丝杆螺接,所述丝杆转动可带动滑动机构左右移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在丝杆上移动同时可带动滑动机构的另一端在导轨内左右移动;所述锁体左侧壁上部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延伸到锁体左侧壁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车门铰链装置,包括可固定连接在车门铰链旁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内部设置有丝杆和滑动机构;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锁体左侧壁上,所述锁体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延伸到锁体右侧壁外部;所述锁体顶部设置导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设有螺纹且与丝杆螺接,所述丝杆转动可带动滑动机构左右移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在丝杆上移动同时可带动滑动机构的另一端在导轨内左右移动;所述锁体左侧壁上部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李开长李开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星宇模具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