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施工用灌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18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施工用灌浆装置,包括灌浆机,所述灌浆机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表面固定套设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连接圈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罩盖,所述罩盖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罩盖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灌浆机、罩盖、保护壳、电机、螺栓、进料管、第二水管、水泵、第一水管、料斗、搅拌杆、旋转杆、导流圈、连接圈、通孔、固定管、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基坑施工用灌浆装置不具备清洗功能且不能对浆料进行持续搅拌的问题,该基坑施工用灌浆装置,具备清洗功能且可对浆料进行持续搅拌的优点,值得推广。

A grouting device for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施工用灌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坑施工
,具体为一种基坑施工用灌浆装置。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在对基坑施工的时候需要使用到灌浆机进行灌浆,现有的灌浆装置在使用时不能持续的对浆料进行持续搅拌,从而使得浆料出现轻微沉淀分离的现象,且无法对一些没有混合均匀的浆料进行搅拌,给后续的灌浆工作带来影响,在灌浆工作完成后,由于现有的灌浆装置不具备清洗的功能,因此需要使用者手动对其进行清洗,从而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施工用灌浆装置,具备清洗功能且可对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施工用灌浆装置,包括灌浆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机(1)包括料斗(10),所述料斗(10)的表面固定套设有连接圈(14),所述连接圈(14)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7),所述连接圈(14)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罩盖(2),所述罩盖(2)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8),所述罩盖(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螺栓(5),所述螺栓(5)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18)并延伸至第二螺纹孔(17)的内腔,所述罩盖(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2),所述旋转杆(12)的底部贯穿罩盖(2)并延伸至料斗(10)的内腔,所述旋转杆(12)的表面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施工用灌浆装置,包括灌浆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机(1)包括料斗(10),所述料斗(10)的表面固定套设有连接圈(14),所述连接圈(14)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7),所述连接圈(14)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罩盖(2),所述罩盖(2)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8),所述罩盖(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螺栓(5),所述螺栓(5)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18)并延伸至第二螺纹孔(17)的内腔,所述罩盖(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2),所述旋转杆(12)的底部贯穿罩盖(2)并延伸至料斗(10)的内腔,所述旋转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1),所述料斗(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6),所述固定管(16)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5),所述料斗(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连通有第一水管(9)和第二水管(7),所述第二水管(7)的一端贯穿料斗(10)并与固定管(16)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相辉汪远平彭楼云孙辉刘世涛郑杰杜永杰王李峰张博秦冰冰高菲温妮妮王立军周作杰张东林郭家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