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设施,特别是一种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国内大多采用明挖现浇法施工缆线管廊,覆土一般为40cm左右,开挖基坑深度一般在3m~4m。在浇筑混凝土时存在混凝土浇筑方量小、施工场地有限、采用泵车浇筑不方便、不经济、施工战线较长等特点。如采用传统的木质简易溜槽浇筑,施工过程中移动及调整较为麻烦,且不够规范,不够标准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调整的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包括门式支架和钢板溜槽,所述钢板溜槽设有至少两个分段,相邻的两个分段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门式支架设有两个竖向支腿和一根连接在它们顶端的主横梁,所述主横梁设置在所述钢板溜槽的下方,二者通过铰接螺栓连接,在每根所述竖向支腿的下方设有与其固接的一根底部横梁,在每根所述底部横梁上设有至少两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式支架和钢板溜槽,所述钢板溜槽设有至少两个分段,相邻的两个分段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门式支架设有两个竖向支腿和一根连接在它们顶端的主横梁,所述主横梁设置在所述钢板溜槽的下方,二者通过铰接螺栓连接,在每根所述竖向支腿的下方设有与其固接的一根底部横梁,在每根所述底部横梁上设有至少两个万向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式支架和钢板溜槽,所述钢板溜槽设有至少两个分段,相邻的两个分段之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门式支架设有两个竖向支腿和一根连接在它们顶端的主横梁,所述主横梁设置在所述钢板溜槽的下方,二者通过铰接螺栓连接,在每根所述竖向支腿的下方设有与其固接的一根底部横梁,在每根所述底部横梁上设有至少两个万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用于缆线管廊混凝土浇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横梁是由方钢管制成的。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玉晓,柴艳飞,谢春光,任富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