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型缝纫机,包括机体,机体包括工作台和机针,所述缝纫机还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均为框形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相互扣合固定,上夹板的两个相对边框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所在边框的宽度方向贯穿上夹板,容置槽内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一端或者两端位于容置槽内并且与容置槽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机针沿导向板对布料进行缝纫,加工过程中工人无需对布料进行按压,降低了安全隐患。
A safety se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缝纫机
本技术涉及缝纫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型缝纫机。
技术介绍
在箱包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部位进行缝纫,缝纫机是常用的缝纫设备。现有的缝纫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两块布料对齐,放在缝纫机机针下方的工作台上,利用缝纫机的高速运转进行缝纫作业。在缝纫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始终按压布料的重合部位,逐渐将布料送至机针的下方进行缝制。不足之处在于,工人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一旦走神,很可能会将手指移动至机针的下方,造成工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安全型缝纫机,达到了降低安全隐患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安全型缝纫机,包括机体,机体包括工作台和机针,所述缝纫机还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均为框形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相互扣合固定,上夹板的两个相对边框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所在边框的宽度方向贯穿上夹板,容置槽内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一端或者两端位于容置槽内并且与容置槽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缝纫之前,首先将将布料展平绷直放置在下夹板的上方,之后将导向板压在两块布料重合的位置的上方,再将上压板与下压板扣合,保证导向板位于容置槽内,布料则被夹紧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导向板则保证布料在缝合处始终处于压张状态,之后再将夹持部放置在机针下方的工作台上,机针沿导向板对布料进行缝纫,加工过程中工人无需对布料进行按压,降低了安全隐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夹板的下表面的中间部位向下凸出形成压紧部,下夹板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向下凹陷形成压紧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压板与下压板互相扣合的过程中,压紧部能够插入压紧槽内,使得放置在下压板上方的布料能够再次向外移动而进行二次展平绷直,提升布料的平整性,也能够提升上压板和下压板对布料的压合紧密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下夹板上固定设置有插针,上夹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插针插接配合的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插针穿过布料,保证布料的绷紧度,在布料缝纫的过程中不会收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针位于压紧槽的槽底,并且插针的高度低于压紧槽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上夹板和下夹板夹紧布料的过程中,压紧部能够将布料压入压紧槽内,使得插针穿过布料,从而保证布料的绷紧度,使得布料在缝纫的过程中不会收缩,并且插针不超出压紧槽,因此插针不会刺伤工人,安全性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夹板下方固定设置有导向杆,下夹板的上表面竖直向下开设有与导向杆插接配合的导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上夹板和下夹板的过程中,利用导向杆和导向孔插接配合的导向作用,能够提升上夹板与下夹板扣合安装的稳定性,利于插针稳定插入插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固定设置在压紧部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保证导向杆和导向孔的插接与插针和插孔的插接互不干涉,便于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机针下方的工作台设置有放置台,放置台的上表面超出工作台,并且放置台的上表面与下夹板的上表面平齐,放置台位于下夹板的外框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放置台之后,将夹持部放置在工作台上时,放置台能够对缝纫的部件进行支撑,保证在缝纫的过程中部件不会变形,提升缝纫的缝纫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下夹板的下方嵌设有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在缝纫的过程中移动下夹板的摩擦力,从而提升缝纫过程中移动缝纫部件的顺畅程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上夹板上开设容置槽以及增设导向板,达到了降低缝纫过程中安全隐患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夹持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夹持部爆炸结构的仰视图;图4是图3中的局部A处放大图;图5是夹持部爆炸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机体;11、工作台;111、放置台;12、机针;2、夹持部;21、上夹板;211、插孔;212、导向杆;213、容置槽;214、压紧部;22、下夹板;221、滚珠;222、插针;223、导向孔;224、压紧槽;23、导向板;24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安全型缝纫机,包括机体1和夹持部2,机体1包括工作台11和机针12,缝纫机在工作时,首先把需要缝纫的布料通过夹持部2夹紧绷直,再将夹持部2放置在工作台11和机针12之间,通过机针12对布料进行缝纫作业。由于利用了夹持部2夹持布料,在缝纫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夹持部2带动布料进行移动就行,布料能够始终保持绷直的状态,从而实现连续缝纫的目的,提升了缝纫效率。如图2所示,夹持部2包括均为框形的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之间相互扣合固定,可以采用扣合组件或者直接搭接扣合的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布料夹持在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之间。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上夹板21的下表面的中间部位向下凸出形成压紧部214,下夹板22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向下凹陷形成压紧槽224,在上压板与下压板互相扣合的过程中,压紧部能够插入压紧槽内,使得放置在下压板上方的布料能够再次向外移动而进行二次展平绷直,提升布料的平整性,也能够提升上压板和下压板对布料的压合紧密度。在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上还设置有魔术贴24,便于在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夹合之后再利用魔术贴24进行进一步固定。如图3所示,上夹板21的两个相对边框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置槽213,所述容置槽213沿所在边框的宽度方向贯穿上夹板21,容置槽213内设置有导向板23,导向板23的一端或者两端位于容置槽213内并且与容置槽213固定连接。在缝纫之前,首先将将布料展平绷直放置在下夹板22的上方,之后将导向板23压在两块布料重合的位置的上方,再将上压板21与下压板22扣合,保证导向板23位于容置槽213内,布料则被夹紧在上压板21和下压板22之间,导向板23则保证布料在缝合处始终处于被压紧状态,之后再将夹持部23放置在机针12下方的工作台11上,机针12沿导向板23对布料进行缝纫,加工过程中工人无需对布料进行按压,降低了安全隐患。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下夹板22上固定设置有插针222,上夹板21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插针222插接配合的插孔211。利用插针222穿过布料,保证布料的绷紧度,在布料缝纫的过程中不会收缩。插针222可以设置在下夹板22的压紧槽224内,也可以设置在压紧槽224两侧的下夹板22的上表面上方,本实施例采用前者,并且插针222的高度不超出压紧槽224,这样在利用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夹紧布料的过程中,压紧部214能够将布料压入压紧槽224内,使得插针222穿过布料,并且插针222不超出压紧槽224,因此插针222不会刺伤工人,安全性高。结合图4和图5所示,还可以在上夹板21下方固定设置导向杆212,下夹板22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型缝纫机,包括机体(1),机体(1)包括工作台(11)和机针(12),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还包括夹持部(2),所述夹持部(2)包括均为框形的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之间相互扣合固定,上夹板(21)的两个相对边框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置槽(213),所述容置槽(213)沿所在边框的宽度方向贯穿上夹板(21),容置槽(213)内设置有导向板(23),导向板(23)的一端或者两端位于容置槽(213)内并且与容置槽(21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缝纫机,包括机体(1),机体(1)包括工作台(11)和机针(12),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还包括夹持部(2),所述夹持部(2)包括均为框形的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之间相互扣合固定,上夹板(21)的两个相对边框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置槽(213),所述容置槽(213)沿所在边框的宽度方向贯穿上夹板(21),容置槽(213)内设置有导向板(23),导向板(23)的一端或者两端位于容置槽(213)内并且与容置槽(2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夹板(21)的下表面的中间部位向下凸出形成压紧部(214),下夹板(22)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向下凹陷形成压紧槽(2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型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下夹板(22)上固定设置有插针(222),上夹板(21)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插针(222)插接配合的插孔(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市东方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