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水域控藻曝气装置
本技术属于曝气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小水域控藻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曝气装置是指将“微气泡”直接注入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共同作用下,悬浮物发生物理絮凝和化学絮凝,从而形成大的悬浮物絮团,在气泡群的浮升作用下“絮团”浮上液面形成浮渣,从而达到清理水源的效果,常使用在对水域藻类的控制上。现有的曝气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曝气装置在使用中,只能进行一定的清理作业,但清理效果较差,无法对水域内进行消毒以及进一步防止藻类的再生,同时无法对藻类进行收集处理,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小水域控藻曝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水域控藻曝气装置,包括呈开放式结构的外框,所述外框内位于相对两内侧壁上间隔定位设有多根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绕自身中心轴转动的清理轴,每根所述清理轴的外周侧壁上以清理轴中心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固设有若干行等间距设置的打捞组件,每行所述打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水域控藻曝气装置,包括呈开放式结构的外框(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内位于相对两内侧壁上间隔定位设有多根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绕自身中心轴转动的清理轴(7),每根所述清理轴(7)的外周侧壁上以清理轴中心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固设有若干行等间距设置的打捞组件(20),每行所述打捞组件均包括一个自清理轴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打捞板(12),且每个打捞板(12)的两侧表面固设有多个呈弧形弯曲状的倒钩(11);/n所述外框的顶部内壁处对称安装有浮块(9),每块浮块上靠近水面处密封式定位嵌设有照射面朝向水面的紫外灯(2);且所述外框的表面上靠近水面处沿外框周向间隔定位设有若干个辐射面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水域控藻曝气装置,包括呈开放式结构的外框(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内位于相对两内侧壁上间隔定位设有多根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绕自身中心轴转动的清理轴(7),每根所述清理轴(7)的外周侧壁上以清理轴中心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固设有若干行等间距设置的打捞组件(20),每行所述打捞组件均包括一个自清理轴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打捞板(12),且每个打捞板(12)的两侧表面固设有多个呈弧形弯曲状的倒钩(11);
所述外框的顶部内壁处对称安装有浮块(9),每块浮块上靠近水面处密封式定位嵌设有照射面朝向水面的紫外灯(2);且所述外框的表面上靠近水面处沿外框周向间隔定位设有若干个辐射面覆盖外框周边水面区域的超声探头(3);所述外框的底部处定位设有一小型推流曝气机(5);所述外框的顶部处定位安装有太阳能蓄电供电装置(1),该太阳能蓄电供电装置通过电线(4)分别与紫外灯、超声探头和小型推流曝气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域控藻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6)呈“凵”形的开放式框架结构,该外框两侧壁的顶端内侧之间位于浮块(9)的顶端处固设有内撑杆(10),该内撑杆的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水域控藻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轴(7)的两端分别固设有一连接轴(8),该连接轴(8)的端部一侧定位连接有一连接套(13);所述外框(6)的两侧壁内表面上均开设有一螺孔,该螺孔的内侧贯穿式螺纹连接有一螺纹柱(14),该螺纹柱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套定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水域控藻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3)的一端呈中空状结构,该中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水利水务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