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蜗轮传动的金属冶炼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89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蜗轮传动的金属冶炼用上料装置,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该基于蜗轮传动的金属冶炼用上料装置,包括冶炼炉,所述冶炼炉内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围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锥形漏斗,所述锥形漏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固定杆底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锥形漏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辊,所述搅拌辊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支杆。该基于蜗轮传动的金属冶炼用上料装置,在不使用驱动元器件的情况下,实现了对于金属原料进行搅拌,节约了电能,有利于金属原料还原反应的进行,能够对金属原料进行筛选,避免了大块金属原料对于输料筒的堵塞,保证了金属原料的持续均匀上料。

A feeding device for metal smelting based on worm gear dr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蜗轮传动的金属冶炼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冶炼
,具体为一种基于蜗轮传动的金属冶炼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冶炼是把金属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用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获得金属单质,而金属在冶炼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上料装置进行原料的不断添加,而金属的原料多为金属块,利用蜗轮杆进行螺旋运输,以保证加工的连续性。而现有的上料装置没有对于金属块的筛选装置,当金属块过大时,容易堵塞输料筒,影响上料速率,而为了保证金属原料的均匀加热,加快还原反应的进行,都需要在冶炼内安装搅拌装置,但传统的搅拌装置均是通过电机带动,不仅需要消耗电能,且冶炼炉的周围温度较高,不利于电机的安装和正常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者提供了一种基于蜗轮传动的金属冶炼用上料装置,在不使用驱动元器件的情况下,实现了对于金属原料进行搅拌,节约了电能,有利于金属原料还原反应的进行,能够对金属原料进行筛选,避免了大块金属原料对于输料筒的堵塞,保证了金属原料的持续均匀上料。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蜗轮传动的金属冶炼用上料装置,包括冶炼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炉(1)内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外围通过连接杆(3)转动连接有锥形漏斗(4),所述锥形漏斗(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5),所述固定杆(2)底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挡板(6),所述锥形漏斗(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辊(7),所述搅拌辊(7)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支杆(8),所述冶炼炉(1)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料筒(9),所述输料筒(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涡轮杆(10),所述输料筒(9)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1),所述涡轮杆(10)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蜗轮传动的金属冶炼用上料装置,包括冶炼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炉(1)内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外围通过连接杆(3)转动连接有锥形漏斗(4),所述锥形漏斗(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5),所述固定杆(2)底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挡板(6),所述锥形漏斗(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辊(7),所述搅拌辊(7)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支杆(8),所述冶炼炉(1)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料筒(9),所述输料筒(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涡轮杆(10),所述输料筒(9)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1),所述涡轮杆(10)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二锥齿轮(1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折弯杆(14),所述折弯杆(14)的顶端传动连接有电机(15),所述输料筒(9)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入料口(16),所述入料口(16)的外围固定安装有矩形框(17),所述矩形框(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筛板(18),所述筛板(18)与折弯杆(14)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蜗轮传动的金属冶炼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学明陈一曾广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