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转换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主张于2017年8月11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编号2017-156255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有效地进行构成电力转换装置的半导体元件的散热的结构,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有使用在内部具备制冷剂流路的冷却管的结构。在该冷却结构中,在内置了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模块与冷却管之间,夹有润滑脂。即,使作为相互不同的部件的半导体模块与冷却管以在两者之间夹有润滑脂的方式接触。由此,通过尽量降低半导体模块与冷却管之间的热阻,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36120号公报润滑脂的热阻远远高于金属。因此,可以说在半导体模块与冷却管之间夹有润滑脂的冷却结构中,还有进一步的冷却性能的提高的余地。另外,在半导体模块与冷却管之间配置润滑脂时,需要润滑脂的涂覆工序,若考虑散热性能,也需要管理润滑脂的涂覆厚度。因此,在生产性的观点也存在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能够使半导体元件的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n半导体元件(2);/n引线框架(3),与上述半导体元件电连接;/n流路形成体(4),在内部形成供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流路(41);/n绝缘部(5),配置在上述引线框架与上述流路形成体之间使两者绝缘;/n金属接合材料(6),将上述绝缘部与上述流路形成体接合;以及/n树脂密封部(7),将上述半导体元件以及上述引线框架密封,/n上述树脂密封部使上述半导体元件以及上述引线框架与上述流路形成体一体化,形成半导体冷却组件(1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11 JP 2017-156255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
半导体元件(2);
引线框架(3),与上述半导体元件电连接;
流路形成体(4),在内部形成供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流路(41);
绝缘部(5),配置在上述引线框架与上述流路形成体之间使两者绝缘;
金属接合材料(6),将上述绝缘部与上述流路形成体接合;以及
树脂密封部(7),将上述半导体元件以及上述引线框架密封,
上述树脂密封部使上述半导体元件以及上述引线框架与上述流路形成体一体化,形成半导体冷却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具有多个管状的冷却管(4)作为上述流路形成体,在与制冷剂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层叠配置该多个冷却管,上述半导体冷却组件具有在层叠方向(X)对置配置的至少一对上述冷却管、和配置在该一对冷却管之间并且与该一对冷却管一体化的上述树脂密封部、上述半导体元件以及上述引线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上述半导体冷却组件在上述一对冷却管之间具有在与上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排地配置的多个上述半导体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上述半导体冷却组件中的上述多个半导体元件中至少两个是相互串联连接的上臂半导体元件(2u)和下臂半导体元件(2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上述半导体冷却组件使与上述上臂半导体元件电连接的正极电源端子(31P)、和与上述下臂半导体元件电连接的负极电源端子(31N)从上述树脂密封部向相互相同的方向突出,并且相互相邻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上述正极电源端子以及上述负极电源端子分别形成为板状,上述正极电源端子与上述负极电源端子配置为使彼此的主面对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沢大树,巴赫曼·苏丹尼侯赛尼,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