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664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使用将α‑(Fe,M)相和M成分(其中,M成分是指Zr、Hf、V、Nb、Ta、Cr、Mo、W、Cu、Zn、Si中的任一种以上的成分。)富集相纳米分散而得到的磁性材料,从而能够实现与以往的铁氧体系磁性材料相比显著更大的饱和磁化和更低的矫顽力这两者的磁稳定性高的、而且耐氧化性优异的新型磁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将通过湿式合成得到的M‑铁氧体纳米粒子在氢中还原并使其晶粒生长,同时利用由歧化反应所引起的相分离现象,制得使α‑(Fe,M)相和富M相纳米分散而成的成型性高的磁性材料粉体。进而,将该粉体烧结,制得固体磁性材料。

Magnetic materials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磁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示软磁性材料或半硬磁性材料的磁性材料、特别是呈现软磁性的磁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全球变暖和资源枯竭等全球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对各种电子和电气设备的节能和节省资源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改进在以马达为代表的驱动部和变压器的电压转换装置等中使用的软磁性材料的性能。此外,为了解决各种信息通信设备的小型多功能化、演算处理速度的高速化、储存容量的高密度化、以及基础设施等的环境卫生保护、日趋复杂的物流系统和多样化的安全强化所涉及的各种问题,需要改进用于各种元件、传感器和系统的各种软磁性材料和半硬磁性材料的电磁特性、可靠性和灵敏度。将来,预计对电动车辆、燃料电池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等搭载有高转速(以下,称为大于400rpm的转速)驱动的大型马达的下一代车辆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以响应对这些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时代的要求。其中,用于马达中的定子的软磁性材料的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是重要的课题之一。用于以上用途的现有的软磁性材料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金属系磁性材料和氧化物系磁性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磁性材料,其为具有第1相和第2相的软磁性或半硬磁性的磁性材料,该第1相具有包含Fe和M成分的bcc结构的晶体,M为Zr、Hf、V、Nb、Ta、Cr、Mo、W、Cu、Zn、Si中的任一种以上,该第2相包含M成分,其中,/n将所述第2相中包含的Fe和M成分的总和设为100原子%时的M成分的含量大于将所述第1相中包含的Fe和M成分的总和设为100原子%时的M成分的含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5 JP 2017-183907;20171117 JP 2017-2221501.磁性材料,其为具有第1相和第2相的软磁性或半硬磁性的磁性材料,该第1相具有包含Fe和M成分的bcc结构的晶体,M为Zr、Hf、V、Nb、Ta、Cr、Mo、W、Cu、Zn、Si中的任一种以上,该第2相包含M成分,其中,
将所述第2相中包含的Fe和M成分的总和设为100原子%时的M成分的含量大于将所述第1相中包含的Fe和M成分的总和设为100原子%时的M成分的含量。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材料,其为软磁性的。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材料,其中,用Co或Ni置换了Fe的0.001原子%以上且小于50原子%。


4.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磁性材料,其中,第1相具有由Fe100-xMx的组成式表示的组成,其中,x以原子百分比计为0.001≤x≤33,M为Zr、Hf、V、Nb、Ta、Cr、Mo、W、Cu、Zn、Si中的任一种以上。


5.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磁性材料,其中,第1相具有由Fe100-x(M100-yTMy)x/100的组成式表示的组成,其中,x、y以原子百分比计为0.001≤x≤33、0.001≤y<50,M为Zr、Hf、V、Nb、Ta、Cr、Mo、W、Cu、Zn、Si中的任一种以上,TM为Ti、Mn的任一种以上。


6.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磁性材料,其中,包含具有含有Fe和M成分的bcc结构的晶体的相作为第2相,将该相中包含的Fe和M成分的总和设为100原子%时的M成分含量相对于将第1相中包含的Fe和M成分的总和设为100原子%时的M成分的含量,为1.5倍以上且105倍以下的量、和/或2原子%以上且100原子%以下的量。


7.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磁性材料,其中,第2相包含M成分氧化物相。


8.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磁性材料,其中,第2相包含M-铁氧体相或方铁矿相中的至少任一种。


9.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磁性材料,其中,具有包含Fe和M成分的bcc结构的晶体的相的体积分数为磁性材料整体的5体积%以上。


10.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磁性材料,其具有相对于磁性材料整体的组成,Fe为20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冈伸嘉山本真平尾崎公洋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