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飞机小翼的导流栅
技术介绍
飞机小翼主要用于提高机翼效率,从而减少由于机翼升力而产生的诱导阻力的量。从飞机翼尖向上和向外倾斜的飞机小翼通常还有助于正横向稳定性(即,固定翼飞机以侧滑角飞行以随着迎风时翼尖朝上而背风时翼尖朝下而滚转的行为,这使飞机滚转取向免受干扰)。固定翼飞机很多情况下以高的迎角(即,飞机相对于迎面而来的气流的纵向姿态)和高的侧滑角(即,飞机相对于迎面而来的气流的定向取向)飞行。在着陆进场时,固定翼飞机必须以低速飞行,这需要更高的迎角以保持足够的升力以便继续飞行。随着飞机速度在即将触及跑道之前的拉平期间的降低,保持升力所需的迎角增大。类似地,在着陆进场期间,横风(即与跑道中心线成一定角度取向的风)要求飞机以侧滑角飞行,并且滚转控制输入和偏航控制输入都必须在着陆期间与跑道中心线保持对齐。当横风量值增加时,或者随着飞机速度相对于横风速度的减小,沿着跑道中心线直线飞行所需的侧滑角增大。横向稳定性是飞机认证和飞行安全所必需的。通过倾向于在阵风或其他干扰使飞机滚转之后以及在飞机的滚转飞行控制系统(例如,副翼)在飞行期间变得无法操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的机翼,所述机翼包括:/n机翼前缘、机翼后缘以及由机翼上表面和机翼下表面限定的翼面,所述机翼从翼根延伸到具有翼尖弦的翼尖;/n小翼,所述小翼从所述翼尖延伸并且具有在所述机翼前缘的后部的小翼前缘、小翼后缘、小翼内侧表面、小翼外侧表面、具有小翼根弦的小翼根、和小翼尖;和/n导流栅,所述导流栅在所述翼面上设置在所述小翼内侧,所述导流栅与所述小翼重叠,/n其中所述导流栅适于延迟和/或防止在高的侧滑角下在所述小翼内侧表面上发生气流分离,从而增加横向稳定性并使高的侧滑角下的飞机行为线性化。/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2 US 62/597,5601.一种飞机的机翼,所述机翼包括:
机翼前缘、机翼后缘以及由机翼上表面和机翼下表面限定的翼面,所述机翼从翼根延伸到具有翼尖弦的翼尖;
小翼,所述小翼从所述翼尖延伸并且具有在所述机翼前缘的后部的小翼前缘、小翼后缘、小翼内侧表面、小翼外侧表面、具有小翼根弦的小翼根、和小翼尖;和
导流栅,所述导流栅在所述翼面上设置在所述小翼内侧,所述导流栅与所述小翼重叠,
其中所述导流栅适于延迟和/或防止在高的侧滑角下在所述小翼内侧表面上发生气流分离,从而增加横向稳定性并使高的侧滑角下的飞机行为线性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其中所述导流栅适于通过使气流围绕所述翼尖和所述机翼前缘从所述机翼下表面流动到所述机翼上表面来在所述导流栅与所述小翼之间生成涡流,其中所述涡流重定向气流以限制所述小翼前缘上的低压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翼,其中所述导流栅适于将沿着所述机翼上表面向上和向内移动的气流重定向回沿着所述小翼内侧表面向外和向上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其中所述小翼前缘缺乏防冰系统,并且所述导流栅适于在所述小翼前缘上受到冰污染之后延迟和/或减少在侧滑条件下在所述小翼内侧表面上的气流分离,从而在小翼前缘表面受到污染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横向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其中在所述机翼的顶部平面图中,所述导流栅距所述翼尖的内侧间距不超过所述小翼根弦的长度的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翼,其中所述导流栅距所述翼尖的所述内侧间距不超过所述小翼根弦的长度的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其中所述导流栅从所述机翼上表面上的所述机翼前缘后部的向前位置延伸到所述机翼上表面上的所述小翼前缘与所述机翼后缘和/或所述小翼后缘之间的后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其中所述导流栅从大致位于所述机翼上表面上的所述机翼前缘处的向前位置延伸到所述机翼上表面上的所述小翼前缘与所述机翼后缘和/或所述小翼后缘之间的后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其中所述导流栅从所述机翼下表面上的所述机翼前缘与所述小翼前缘之间的围绕所述机翼前缘的第一位置延伸到所述机翼上表面上的所述小翼前缘与所述机翼后缘和/或所述小翼后缘之间的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其中所述导流栅从所述机翼下表面上的所述小翼前缘与所述机翼后缘和/或所述小翼后缘之间的围绕所述机翼后缘的第一位置延伸到所述机翼上表面上的所述小翼前缘与所述机翼后缘和/或所述小翼后缘之间的第二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科特·雷韦茨,河村友一,欧魁,藤野道格,间彦和久,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本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