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脱模膜和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表面具备凹凸结构的脱模膜,涉及能够向该脱模膜上层叠的膜的表面转印前述凹凸结构的脱模膜、使用了其的层叠体和该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进行了向建筑物的墙壁或窗户、汽车的装饰或窗户、手机、个人电脑的图像显示部等粘贴例如装饰膜、紫外线阻隔膜、蓝光阻隔膜、耐划伤膜、耐热膜、防溅膜、抗指纹或皮脂附着的膜等具备各种功能的粘合膜(称为“功能性粘合膜”)的操作。使这种功能性粘合膜粘贴至被粘面时,有时裹入空气而在被粘物表面与功能性粘合膜之间形成气泡(空气积留)。若在功能性粘合膜与被粘物之间残留气泡,则不仅损害美观,有时也使功能性粘合膜所具备的功能降低。因而,在粘贴功能性粘合膜时,为了防止这种空气的裹入而在功能性粘合膜的表面设置凹凸,进行了使被裹入至功能性粘合膜与被粘面之间的空气容易逸散至外部的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有由相互连结的多个线状隆起部构成的压花图案的剥离衬垫和使用了前述剥离衬垫的粘接片物品。具有这种凹凸形状的粘合膜中,贴附至被粘物时裹入的空气借助该凹凸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模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侧具备凹凸层的脱模膜,所述凹凸层在表面具有凹凸结构,/n所述凹凸结构具备在俯视时该凹凸结构的凸部形成不规则形状而成的构成,且凸部在所述凹凸结构的表面所占的面积比例为10~90%,且所述凹凸结构的最大高低差为0.5μm以上,/n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凸部在俯视时是连续的。/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30 JP 2017-230400;20180330 JP 2018-0696141.一种脱模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侧具备凹凸层的脱模膜,所述凹凸层在表面具有凹凸结构,
所述凹凸结构具备在俯视时该凹凸结构的凸部形成不规则形状而成的构成,且凸部在所述凹凸结构的表面所占的面积比例为10~90%,且所述凹凸结构的最大高低差为0.5μm以上,
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凸部在俯视时是连续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膜,其中,所述凹凸层含有两种以上的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形成了相分离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脱模膜,其中,所述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之中的至少任一者为具有交联性结构的热塑性树脂和/或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形成凹部的组成与形成凸部的组成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凸层中,在形成凹部的成分之中含量最多的成分A的SP值(A)为8~21,在形成凸部的成分之中含量最多的成分B的SP值(B)为7~20,且所述SP值(A)-所述SP值(B)=0.01~1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凸层中,在形成凹部的成分之中含量最多的成分A的质均分子量(Mw)为300~300000,在形成凸部的成分之中含量最多的成分B的质均分子量(Mw)为500~400000。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层由含有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低聚物或单体的涂覆组合物形成,该涂覆组合物中,在形成凹部的成分之中含量最多的成分A的SP值(A)为8~21,在形成凸部的成分之中含量最多的成分B的SP值(B)为7~20,且所述SP值(A)-所述SP值(B)=0.01~10。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层由含有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低聚物或单体的涂覆组合物形成,该涂覆组合物中,在形成凹部的成分之中含量最多的成分A的质均分子量(Mw)为300~300000,在形成凸部的成分之中含量最多的成分B的质均分子量(Mw)为500~40000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层包含具有剥离性的剥离成分。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伸明,佐藤嘉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