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37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包括热熔橡胶粘黏层、锦纶面料稳固层、PU材质坚韧层、纳米亲肤层和竖向棉麻编织条,所述热熔橡胶粘黏层底端皆均匀设置有锦纶面料稳固层,锦纶面料稳固层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棉麻粘黏颗粒,锦纶面料稳固层底端皆均匀设置有PU材质坚韧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PU材质坚韧层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编织粘黏块,且编织粘黏块上皆设置有竖向内编织条,且编织粘黏块内部被竖向内编织条贯穿,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竖向内编织条和编织粘黏块相互配合增强了装置的坚韧,可以使得装置内部的坚韧度与竖向棉麻编织条和横向密棉麻编织条的坚韧度相互配合,加强了装置的使用强度,同时可以防止装置撕裂。

A kind of wear resistant fiber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纤维面料
本技术涉及纤维面料
,具体为一种耐磨纤维面料。
技术介绍
纤维面料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聚酯链研究报告指出,工业化大量生产的聚酯纤维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中国的商品名为涤纶,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传统的纤维面料在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具体如下所述:1、传统的纤维面料,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韧性较差,缩短了装置的使用寿命。2、传统的纤维面料,装置的表层通过接触会产生磨损,从而缩短了装置的使用寿命。3、传统的纤维面料,一般传统的布料会降低装置的使用强度,同时不能有效的防止装置撕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纤维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韧性较差,缩短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装置的表层通过接触会产生磨损,从而缩短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包括热熔橡胶粘黏层、锦纶面料稳固层、PU材质坚韧层、纳米亲肤层和竖向棉麻编织条,所述热熔橡胶粘黏层底端皆均匀设置有锦纶面料稳固层,锦纶面料稳固层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棉麻粘黏颗粒,锦纶面料稳固层底端皆均匀设置有PU材质坚韧层,且PU材质坚韧层的底端皆安装有纳米亲肤层,所述热熔橡胶粘黏层的顶端等间距纵向设置有竖向棉麻编织条,且热熔橡胶粘黏层的顶端等间距横向设置有横向密棉麻编织条。优选的,所述热熔橡胶粘黏层的顶端皆等间距设置有凸起耐磨颗粒,且凸起耐磨颗粒顶端等间距设置有锦纶面料耐磨层,锦纶面料耐磨层的底端皆与凸起耐磨颗粒的顶端连接。优选的,所述PU材质坚韧层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编织粘黏块,且编织粘黏块上皆设置有竖向内编织条,且编织粘黏块内部被竖向内编织条贯穿。优选的,所述纳米亲肤层内部皆均匀设置有纳米亲肤颗粒,且纳米亲肤颗粒的高度小于纳米亲肤层的高度,且纳米亲肤颗粒呈编织状态编织在纳米亲肤层的内部。优选的,所述PU材质坚韧层内部的高度与竖向内编织条的直径相吻合,且竖向内编织条外侧的顶端和底端皆与PU材质坚韧层内部的顶端和底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竖向棉麻编织条与横向密棉麻编织条呈交错编织结构,竖向棉麻编织条和横向密棉麻编织条的底端皆与热熔橡胶粘黏层的顶端粘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耐磨纤维面料,通过在热熔橡胶粘黏层的顶端等间距纵向设置有竖向棉麻编织条,且热熔橡胶粘黏层的顶端等间距横向设置有横向密棉麻编织条,实现了装置通过竖向棉麻编织条和横向密棉麻编织条编织的方式进行韧性的优化,可以增长装置的使用寿命。(2)该种耐磨纤维面料,通过在热熔橡胶粘黏层的顶端皆等间距设置有凸起耐磨颗粒,且凸起耐磨颗粒顶端等间距设置有锦纶面料耐磨层,锦纶面料耐磨层的底端皆与凸起耐磨颗粒的顶端连接,实现了装置的表层具有耐磨的功能,可以减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热熔橡胶粘黏层的磨损,增加了热熔橡胶粘黏层表层的完整程度。(3)该种耐磨纤维面料,通过在PU材质坚韧层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编织粘黏块,且编织粘黏块上皆设置有竖向内编织条,且编织粘黏块内部被竖向内编织条贯穿,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竖向内编织条和编织粘黏块相互配合增强了装置的坚韧,可以使得装置内部的坚韧度与竖向棉麻编织条和横向密棉麻编织条的坚韧度相互配合,加强了装置的使用强度,同时可以防止装置撕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热熔橡胶粘黏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竖向棉麻编织条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熔橡胶粘黏层;101、凸起耐磨颗粒;102、锦纶面料耐磨层;2、锦纶面料稳固层;201、棉麻粘黏颗粒;3、PU材质坚韧层;301、竖向内编织条;302、编织粘黏块;4、纳米亲肤层;401、纳米亲肤颗粒;5、竖向棉麻编织条;6、横向密棉麻编织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包括热熔橡胶粘黏层1、锦纶面料稳固层2、PU材质坚韧层3、纳米亲肤层4和竖向棉麻编织条5,热熔橡胶粘黏层1底端皆均匀设置有锦纶面料稳固层2,热熔橡胶粘黏层1的顶端皆等间距设置有凸起耐磨颗粒101,且凸起耐磨颗粒101顶端等间距设置有锦纶面料耐磨层102,锦纶面料耐磨层102的底端皆与凸起耐磨颗粒101的顶端连接,实现了装置的表层具有耐磨的功能,可以减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热熔橡胶粘黏层1的磨损,增加了热熔橡胶粘黏层1表层的完整程度。锦纶面料稳固层2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棉麻粘黏颗粒201,锦纶面料稳固层2底端皆均匀设置有PU材质坚韧层3,PU材质坚韧层3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编织粘黏块302,且编织粘黏块302上皆设置有竖向内编织条301,且编织粘黏块302内部被竖向内编织条301贯穿,PU材质坚韧层3内部的高度与竖向内编织条301的直径相吻合,且竖向内编织条301外侧的顶端和底端皆与PU材质坚韧层3内部的顶端和底端连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竖向内编织条301和编织粘黏块302相互配合增强了装置的坚韧,可以使得装置内部的坚韧度与竖向棉麻编织条5和横向密棉麻编织条6的坚韧度相互配合,加强了装置的使用强度,同时可以防止装置撕裂。PU材质坚韧层3的底端皆安装有纳米亲肤层4,纳米亲肤层4内部皆均匀设置有纳米亲肤颗粒401,且纳米亲肤颗粒401的高度小于纳米亲肤层4的高度,且纳米亲肤颗粒401呈编织状态编织在纳米亲肤层4的内部,通过纳米亲肤颗粒401和纳米亲肤层4相互配合提高了布料使用的舒适度,增强装置的实用性。热熔橡胶粘黏层1的顶端等间距纵向设置有竖向棉麻编织条5,且热熔橡胶粘黏层1的顶端等间距横向设置有横向密棉麻编织条6,竖向棉麻编织条5与横向密棉麻编织条6呈交错编织结构,竖向棉麻编织条5和横向密棉麻编织条6的底端皆与热熔橡胶粘黏层1的顶端粘黏,实现了装置通过竖向棉麻编织条5和横向密棉麻编织条6编织的方式进行韧性的优化,可以增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热熔橡胶粘黏层1顶部编织的竖向棉麻编织条5和横向密棉麻编织条6相互配合通过编织的方式进行韧性的优化,可以增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锦纶面料耐磨层102的底端皆与凸起耐磨颗粒101的顶端连接,实现了装置的表层具有耐磨的功能,可以减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热熔橡胶粘黏层1的磨损,增加了热熔橡胶粘黏层1表层的完整程度,同时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竖向内编织条301和编织粘黏块302相互配合增强了装置的坚韧,可以使得装置内部的坚韧度与竖向棉麻编织条5和横向密棉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包括热熔橡胶粘黏层(1)、锦纶面料稳固层(2)、PU材质坚韧层(3)、纳米亲肤层(4)和竖向棉麻编织条(5),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橡胶粘黏层(1)底端皆均匀设置有锦纶面料稳固层(2),锦纶面料稳固层(2)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棉麻粘黏颗粒(201),锦纶面料稳固层(2)底端皆均匀设置有PU材质坚韧层(3),且PU材质坚韧层(3)的底端皆安装有纳米亲肤层(4),所述热熔橡胶粘黏层(1)的顶端等间距纵向设置有竖向棉麻编织条(5),且热熔橡胶粘黏层(1)的顶端等间距横向设置有横向密棉麻编织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包括热熔橡胶粘黏层(1)、锦纶面料稳固层(2)、PU材质坚韧层(3)、纳米亲肤层(4)和竖向棉麻编织条(5),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橡胶粘黏层(1)底端皆均匀设置有锦纶面料稳固层(2),锦纶面料稳固层(2)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棉麻粘黏颗粒(201),锦纶面料稳固层(2)底端皆均匀设置有PU材质坚韧层(3),且PU材质坚韧层(3)的底端皆安装有纳米亲肤层(4),所述热熔橡胶粘黏层(1)的顶端等间距纵向设置有竖向棉麻编织条(5),且热熔橡胶粘黏层(1)的顶端等间距横向设置有横向密棉麻编织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橡胶粘黏层(1)的顶端皆等间距设置有凸起耐磨颗粒(101),且凸起耐磨颗粒(101)顶端等间距设置有锦纶面料耐磨层(102),锦纶面料耐磨层(102)的底端皆与凸起耐磨颗粒(101)的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U材质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兵
申请(专利权)人:蓝景纺织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