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78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涉及复合纤维面料技术领域,该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能起到提高舒适性的同时进行抗菌处理的技术问题;该复合纤维面料包括纤维面料耐磨层;纤维面料耐磨层的底端设置有经纬层,经纬层的底端设置有抑菌层,抑菌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粘合层,第一粘合层的底端设置有杀菌层,杀菌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粘合层,第二粘合层的底端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三粘合层,第三粘合层的底端设置有毛绒内层;该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通过杀菌层的设置对病菌进行杀菌处理,通过毛绒内层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舒适性,从而起到提高舒适性的同时进行抗菌处理。性的同时进行抗菌处理。性的同时进行抗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复合纤维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复合纤维面料的使用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复合纤维面料是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具备很多优异的性能。
[0003]目前,专利号为CN200620148504.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性和导电性的带有杀菌抗菌纤维的布料,该布料由经线1和纬线2构成,其中:在布料中还带有平行设置的抗菌纤维3,每条抗菌纤维的间隔相等,其表面带有一层导电膜,具有导电性,减少织物上细菌的滋生,进而就减少了由细菌分解汗液而产生的臭味,既能有效的杀灭细菌,又能降低制造成本,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使用安全可靠,本技术在医学和日常生活中可广泛应用,如用于制造防臭袜子、防臭尿布、预防病人褥疮的床单和底片,还有医院医生和病人所穿的服装、工作服等,其采用的是表面带有一层导电膜的导电性减少织物上细菌的滋生,但该复合纤维面料在使用过程中,复合纤维面料的舒适性较差,容易产生静电,不能起到提高舒适性的同时进行抗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该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能起到提高舒适性的同时进行抗菌处理的技术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该复合纤维面料包括纤维面料耐磨层;所述纤维面料耐磨层的底端设置有经纬层,所述经纬层的底端设置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的底端设置有杀菌层,所述杀菌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的底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三粘合层,所述第三粘合层的底端设置有毛绒内层。
[0008]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时,通过纤维面料耐磨层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耐磨性,通过抑菌层的设置对面料进行抑菌处理,通过杀菌层的设置对病菌进行杀菌处理,通过毛绒内层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舒适性,从而起到提高舒适性的同时进行抗菌处理。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抑菌层采用竹纤维材质,所述抑菌层通过所述经纬层与所述纤维面料耐磨层相互连接,通过抑菌层的设置对面料进行抑菌处理。
[0010]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层采用壳聚糖纤维材质,所述杀菌层通过所述第一粘合层与所述抑菌层相互连接,通过杀菌层的设置对病菌进行杀菌处理。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采用微纤维保温棉材质,所述防水层通过所述第二粘合层与所述杀菌层相互连接,通过防水层的设置提高了面料的防水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毛绒内层采用天丝材质,所述毛绒内层通过所述第三粘合层与所述防水层相互连接,通过毛绒内层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舒适性。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与所述第三粘合层材质相同,所述第三粘合层采用热熔胶网膜材质,通过第一粘合层、第二粘合层和第三粘合层的设置对面料之间进行粘连处理。
[0014](3)有益效果
[001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通过纤维面料耐磨层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耐磨性,通过抑菌层的设置对面料进行抑菌处理,通过杀菌层的设置对病菌进行杀菌处理,从而起到了有效杀菌抑菌的效果。
[0016]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通过防水层的设置提高了面料的防水性,通过毛绒内层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舒适性,通过第一粘合层、第二粘合层和第三粘合层的设置对面料之间进行粘连处理,从而起到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的标记为:1、纤维面料耐磨层;2、经纬层;3、抑菌层;4、第一粘合层;5、杀菌层;6、第二粘合层;7、防水层;8、第三粘合层;9、毛绒内层。
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实施例
[0022]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复合纤维面料包括纤维面料耐磨层1;纤维面料耐磨层1的底端设置有经纬层2,经纬层2的底端设置有抑菌层3,抑菌层3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粘合层4,第一粘合层4的底端设置有杀菌层5,杀菌层5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粘合层6,第二粘合层6的底端设置有防水层7,防水层7的底端设置有第三粘合层8,第三粘合层8的底端设置有毛绒内层9。
[0023]其中,抑菌层3采用竹纤维材质,抑菌层3通过经纬层2与纤维面料耐磨层1相互连接,通过抑菌层3的设置对面料进行抑菌处理,杀菌层5采用壳聚糖纤维材质,杀菌层5通过第一粘合层4与抑菌层3相互连接,通过杀菌层5的设置对病菌进行杀菌处理。
[0024]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其剖面结构示意图如
图3所示,防水层7采用微纤维保温棉材质,防水层7通过第二粘合层6与杀菌层5相互连接,通过防水层7的设置提高了面料的防水性,毛绒内层9采用天丝材质,毛绒内层9通过第三粘合层8与防水层7相互连接,通过毛绒内层9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舒适性。
[0025]同时,第一粘合层4、第二粘合层6与第三粘合层8材质相同,第三粘合层8采用热熔胶网膜材质,通过第一粘合层4、第二粘合层6和第三粘合层8的设置对面料之间进行粘连处理。
[0026]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时,通过纤维面料耐磨层1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耐磨性,通过抑菌层3的设置对面料进行抑菌处理,通过杀菌层5的设置对病菌进行杀菌处理,通过防水层7的设置提高了面料的防水性,通过毛绒内层9的设置提高了布料的舒适性,通过第一粘合层4、第二粘合层6和第三粘合层8的设置对面料之间进行粘连处理,从而起到提高舒适性的同时进行抗菌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该复合纤维面料包括纤维面料耐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面料耐磨层(1)的底端设置有经纬层(2),所述经纬层(2)的底端设置有抑菌层(3),所述抑菌层(3)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粘合层(4),所述第一粘合层(4)的底端设置有杀菌层(5),所述杀菌层(5)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粘合层(6),所述第二粘合层(6)的底端设置有防水层(7),所述防水层(7)的底端设置有第三粘合层(8),所述第三粘合层(8)的底端设置有毛绒内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杀菌吸附功能的复合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3)采用竹纤维材质,所述抑菌层(3)通过所述经纬层(2)与所述纤维面料耐磨层(1)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杀菌吸附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兵冯雨鹏
申请(专利权)人:蓝景纺织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