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压缩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353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燃煤压缩成型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顶部连通有下料管,所述机壳的内腔顶部设置有辊压成型机,所述下料管的进料口处连通有输送筒,所述输送筒的内部转接有绞龙,所述机壳的外侧壁两侧分别开设有煤球出料口和碎料出料口,所述机壳的内腔底部固接有输送机构,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吹料机构。该燃煤压缩成型装置,有效的减少了空料少料的状况发生,采用双出料板设计,粉料通过筛网的网孔下落至出料板B上,对煤球和残余及未挤压到的余料进行分离,气泵工作产生强流气体通过连接管输送至喷气头内并且通过喷气头进行喷出,使未脱离的煤球进行吹动掉落。

A coal-fired compression mol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压缩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泥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燃煤压缩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油、泥及化学药剂的混合物,其主要来自井场修井作业、大罐清除底泥、含油污水处理、管线穿孔流入地面等。石化污泥主要来源于石油加工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浮渣、生物泥和罐底泥。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采用多种办法进行处理,如生物降解、焚烧处理、填埋处置、化学处置等,但存在诸多问题,如:生物降解投资大、效果慢;焚烧需要辅助燃烧,成本高及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填埋池多数不符合要求浪费土地资源,如不慎将会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机械处理由于成分不固定设备很难选型等。由于污泥处理不当,带来很大安全环保隐患,油泥污染物已经被列《危险废物名录》之中。对油泥处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由于治理技术滞后、处理成本高、管理不到位,污染治理成为难题。所以,油泥处置问题已经成了摆在目前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1610991443.0的专利技术申请专利,其
技术实现思路
中公开了污泥脱水后的泥饼进行粉碎,粉碎后与煤粉和细泥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压缩成型装置,包括机壳(6),所述机壳(6)的顶部连通有下料管(4),所述机壳(6)的内腔顶部设置有辊压成型机构(7),其特征在于:/n所述下料管(4)的进料口处连通有输送筒(2),所述输送筒(2)的内部转接有绞龙(3),所述输送筒(2)上远离与下料管(4)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入料斗(1);/n所述机壳(6)的外侧壁两侧分别开设有煤球出料口(8)和碎料出料口(16),所述机壳(6)的内腔底部固接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互相固接的出料板A(9)和出料板B(11),且出料板A(9)和出料板B(11)与机壳(6)相固接,所述出料板A(9)和出料板B(11)的出口端分别贯穿煤球出料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压缩成型装置,包括机壳(6),所述机壳(6)的顶部连通有下料管(4),所述机壳(6)的内腔顶部设置有辊压成型机构(7),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料管(4)的进料口处连通有输送筒(2),所述输送筒(2)的内部转接有绞龙(3),所述输送筒(2)上远离与下料管(4)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入料斗(1);
所述机壳(6)的外侧壁两侧分别开设有煤球出料口(8)和碎料出料口(16),所述机壳(6)的内腔底部固接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互相固接的出料板A(9)和出料板B(11),且出料板A(9)和出料板B(11)与机壳(6)相固接,所述出料板A(9)和出料板B(11)的出口端分别贯穿煤球出料口(8)和碎料出料口(16),所述出料板A(9)的内侧设置有筛网(10);
所述机壳(6)的底部设置有吹料机构,所述吹料机构包括与机壳(6)相固接的气泵(12),所述气泵(12)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贯穿机壳(6)的外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远华熊雪燕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隆发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