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Hz-18GHz超宽带固态功放智能鉴频线性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309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6GHz‑18GHz超宽带固态功放智能鉴频线性化器,包括两路功分模块、分频模块、检波模块、电调衰减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两路功分模块用于获取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分别传输给分频模块和检波模块,所述分频模块将射频信号的频率缩小一定倍数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接收射频信号并检测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检波模块用于将射频信号传输到电调衰减模块,检测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传输到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射频信号的频率信息和功率信息输出相应的电调电压到电调衰减模块,所述电调衰减模块接收电调电压对射频信号根据预先设置的衰减量进行相应释放。解决了放大器增益线性度问题,保证放大器的效率。

An intelligent frequency discrimination linearizer for 6ghz-18ghz UWB solid state power ampl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6GHz-18GHz超宽带固态功放智能鉴频线性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放大器
,涉及6GHz-18GHz超宽带固态功放智能鉴频线性化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为解决固态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问题,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功率回退技术,也就是将大功率固态射频放大器进行降功率使用。一般来说,小信号使用时,固态功率放大器会工作在线性放大区域,随着功率增大,放大器逐渐进入饱和压缩区域,功率增益开始下降,为了保证放大器的增益线性度,放大器采用降功率使用,这样就能保证放大器的线性度。现有技术中,功率回退技术简单易实现,但是大功率的放大器为了保证线性度只能小功率使用,效率大大降低,无法满足6~18GHz超宽带大功率固态功率放大器改善增益线性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6GHz-18GHz超宽带固态功放智能鉴频线性化器,解决了功率回退技术简单易实现,但是大功率的放大器为了保证线性度只能小功率使用,效率大大降低,无法满足6~18GHz超宽带大功率固态功率放大器改善增益线性度的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6GHz-18GHz超宽带固态功放智能鉴频线性化器,包括两路功分模块、分频模块、检波模块、电调衰减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两路功分模块用于获取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分别传输给分频模块和检波模块,所述分频模块将射频信号的频率缩小一定倍数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接收射频信号并检测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检波模块用于将射频信号传输到电调衰减模块,检测所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传输到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射频信号的频率信息和功率信息输出相应的电调电压到电调衰减模块,所述电调衰减模块接收电调电压对射频信号根据预先设置的衰减量进行相应释放。进一步地,所述两路功分模块包括第一金属腔体、介质板、两路微带线和两个隔离电阻,所述两路微带线通过电路印刷技术印刷在介质板之上,将介质板烧结在所述第一金属腔体上,两路微带线一端作为射频输入端口、另一端作为两个射频输出端口,两个所述隔离电阻的两端分别与两路微带线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分频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级分频2倍、第二级分频8倍和第三级分频8倍,所述第一级分频2倍与第二级分频8倍之间通过微带线采用金丝键合连接,所述第二级分频8倍与第三级分频8倍之间通过微带线采用金丝键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检波模块采用检波器裸片进行腔体内烧结,采用微组装将检波器裸片上的射频输入输出焊盘与微带线通过金丝键合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调衰减模块包括第二金属腔体、PCB板和电调衰减芯片,所述PCB烧结在第二金属腔体内,所述电调衰减芯片的射频输入、输出端口通过微组装采用金丝与PCB上的微带线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采用STM32单片机芯片。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相比功率回退技术,对输入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进行检测,通过控制电调衰减器对预先设置的衰减量进行相应释放,对放大器趋于饱和时的增益压缩量进行补偿,解决了放大器增益线性度问题,理想状态时可使放大器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始终处于增益线性状态,同时本专利技术不必降功率使用,能够保证放大器的效率,对于大功率放大器而言,可以节省大量放大器芯片,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同时本专利技术增加了鉴频技术,对输入的射频信号的频率信息进行检测,对于超宽带放大器而言,可以解决频率范围过宽带来一致性差的问题,针对不同频率相应调整衰减量,可保证超宽带放大器整个频带内的增益线性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单片机控制模块的程序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两路功分模块的介质板与微带线构成的功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调衰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00-介质板、101-两路微带线、102-隔离电阻、200-金属腔体、201-PCB板、202-电调衰减芯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6GHz-18GHz超宽带固态功放智能鉴频线性化器,包括两路功分模块、分频模块、检波模块、电调衰减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两路功分模块用于获取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分别传输给分频模块和检波模块,所述分频模块将射频信号的频率缩小一定倍数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接收射频信号并检测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检波模块用于将射频信号传输到电调衰减模块,检测所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传输到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射频信号的频率信息和功率信息输出相应的电调电压到电调衰减模块,所述电调衰减模块接收电调电压对射频信号根据预先设置的衰减量进行相应释放。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两路功分模块获取信号源发出的射频信号,两路功分模块将获取的射频信号分别传输给分频模块和检波模块,所述分频模块将射频信号按照一定倍数进行降频处理使得单片机控制模块能够接收降频处理的射频信号,所述检波模块接收射频信号用于检测该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并转化为电压信号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同时建波模块将接收的射频信号传输到电调衰减模块。如图2所示,单片机控制模块接收分频模块传输射频信号进行处理,采集射频信号的频率信息,并根据射频信号的频率信息和功率信息查询预先测试得到的对应关系表进行衰减释放量计算,将得出的衰减释放量通过DAC转化为调压电压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6GHz-18GHz超宽带固态功放智能鉴频线性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路功分模块、分频模块、检波模块、电调衰减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两路功分模块用于获取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分别传输给分频模块和检波模块,所述分频模块将射频信号的频率缩小一定倍数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接收射频信号并检测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检波模块用于将射频信号传输到电调衰减模块,检测所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传输到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射频信号的频率信息和功率信息输出相应的电调电压到电调衰减模块,所述电调衰减模块接收电调电压对射频信号根据预先设置的衰减量进行相应释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6GHz-18GHz超宽带固态功放智能鉴频线性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路功分模块、分频模块、检波模块、电调衰减模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两路功分模块用于获取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分别传输给分频模块和检波模块,所述分频模块将射频信号的频率缩小一定倍数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接收射频信号并检测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检波模块用于将射频信号传输到电调衰减模块,检测所射频信号的功率信息传输到单片机控制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射频信号的频率信息和功率信息输出相应的电调电压到电调衰减模块,所述电调衰减模块接收电调电压对射频信号根据预先设置的衰减量进行相应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GHz-18GHz超宽带固态功放智能鉴频线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路功分模块包括第一金属腔体、介质板、两路微带线和两个隔离电阻,所述两路微带线通过电路印刷技术印刷在介质板之上,将介质板烧结在所述第一金属腔体上,两路微带线一端作为射频输入端口、另一端作为两个射频输出端口,两个所述隔离电阻的两端分别与两路微带线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