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框式双形态采光太阳能建筑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304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明框式双形态采光太阳能建筑幕墙,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可以实现通过电磁吸合技术实现太阳能光电组件的分离、重组合和复位组合,实现建筑幕墙的双形态采光,在无需自然采光时,太阳能光电组件位于正中心位置实现全功率太阳能转化,在自然采光时,太阳能光电组件分离并与相邻的太阳能光电组件重新组合继续以稍低的效率收集太阳能,此过程中通过磁引接电组件实现双形态的自动电连,在保证电性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对接电处进行软防护,避免接电处发生意外情况导致短路、漏电等现象,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安全性,既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节约能源,还可以采集自然光满足用户需求。

A kind of open frame double form daylighting solar building curtai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明框式双形态采光太阳能建筑幕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明框式双形态采光太阳能建筑幕墙。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由高效单晶/多晶太阳能电池片、低铁超白绒面钢化玻璃、封装材料(EVA、POE等)、功能背板,互联条,汇流条,接线盒以及铝合金边框组成。太阳能光伏玻璃是一种通过层压入太阳能电池,能够利用太阳辐射发电,并具有相关电流引出装置以及电缆的特种玻璃。它是由低铁玻璃、太阳能电池片、胶片、背面玻璃、特殊金属导线组成,将太阳能电池片通过胶片密封在一片低铁玻璃和一片背面玻璃的中间,是一种最新颖的建筑用高科技玻璃产品。采用低铁玻璃覆盖在太阳能电池上,可保证高的太阳光透过率,经过钢化处理的低铁玻璃还具有更强的抗风压和承受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能力。但是还无法将太阳能光伏玻璃大规模应用在建筑幕墙上,这是因为作为幕墙最原始的作用,还应该起到采自然光的功能,但是太阳能光伏玻璃均为定点安装采光,为了保证采光效率和太阳能转化功率,大多采用大面积且正对太阳直射的位置上,尤其是曲面玻璃来说,两侧的光接收效果较差,正中心光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明框式双形态采光太阳能建筑幕墙,包括铝合金边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边框(1)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前高透光玻璃(2)和背面玻璃(4),所述前高透光玻璃(2)和背面玻璃(4)内侧设有一对可以组合的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静音滚轮(7),所述前高透光玻璃(2)上下两端内侧均开凿有一对与静音滚轮(7)相匹配的静音滑道(6),且静音滑道(6)与静音滚轮(7)之间滚动连接,一对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上下对称的磁性包角(5),所述前高透光玻璃(2)左右两端内部安装有电磁铁(8),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中心位置开凿有收纳柱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框式双形态采光太阳能建筑幕墙,包括铝合金边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边框(1)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前高透光玻璃(2)和背面玻璃(4),所述前高透光玻璃(2)和背面玻璃(4)内侧设有一对可以组合的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静音滚轮(7),所述前高透光玻璃(2)上下两端内侧均开凿有一对与静音滚轮(7)相匹配的静音滑道(6),且静音滑道(6)与静音滚轮(7)之间滚动连接,一对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上下对称的磁性包角(5),所述前高透光玻璃(2)左右两端内部安装有电磁铁(8),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中心位置开凿有收纳柱孔(11),所述收纳柱孔(11)内滑动连接有间隙配合的磁引接电组件(10),且一对太阳能电池板(3)之间通过一对磁引接电组件(10)的接触实现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框式双形态采光太阳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引接电组件(10)包括双头绝缘筒(1001),所述双头绝缘筒(100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磁铁环(1002),所述磁铁环(1002)内端固定连接有导电柱(1004),所述导电柱(1004)贯穿磁铁环(1002)并延伸至双头绝缘筒(1001)内侧,所述双头绝缘筒(1001)内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导电片(1005),且导电片(1005)与导电柱(100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片(1005)通过宽松的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3)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磁引接电组件(10)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导向滑块(15),所述收纳柱孔(11)内侧壁上开凿有一对与导向滑块(15)相匹配的限位滑槽,且导向滑块(15)与限位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明框式双形态采光太阳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环(1002)远离双头绝缘筒(1001)一端固定连接有外防护气囊(1003),所述外防护气囊(1003)向内翻折形成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叶华徐永峰王孟施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欧贝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