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27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10)包括电机(30)、包括将电机的旋转向外部输出的输出齿轮在内的多个齿轮(60)以及容纳多个齿轮和电机的壳体(20),壳体包括第1面部(21)、与第1面部相对且与第1面部分开设置的第2面部(25),在第1面部和第2面部中的至少一个面部具有与所述输出齿轮对置的开口部、多个第1振动衰减部和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所述第1振动衰减部是沿与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所述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包围所述开口部,所述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分别是从所述至少一个面部突出设置的突出部,在所述齿轮的旋转轴方向,所述第2振动衰减部比所述第1振动衰减部长,所述多个突出部分别安装有安装构件。

Rot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装置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10441893.7、申请日为2017年6月1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旋转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机致动器(旋转装置),其用于对设于使车辆用空调系统的空气流通的空气通路的中途的多个门(风门)进行驱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09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另一方面,近年来,车辆内环境存在提高静音性的倾向,在电动汽车等由电机进行驱动的车辆中,由于连内燃机所产生的噪音也不会出现,因此,显著提高了车内的静音性。当这样提高了静音性时,即便是在搭载有内燃机的汽车的车内曾不那么容易引人注意的的声音在车内也会变得明显起来,因此,考虑对各种零部件也要求比此前高的静音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静音性的旋转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结构来把握。(1)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装置包括:电机;多个齿轮,其包括将所述电机的旋转向外部输出的输出齿轮;以及壳体,其容纳多个所述齿轮和所述电机;所述壳体包括:第1面部;第2面部,其与所述第1面部相对且与所述第1面部分开地设置;以及侧壁部,其设于所述第1面部和所述第2面部的外周部,使所述第1面部和所述第2面部分开地支承所述第1面部和所述第2面部;在所述第1面部和所述第2面部中的至少一个面部的与所述输出齿轮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振动衰减部。(2)在上述(1)的结构中,所述振动衰减部是自所述面部向所述壳体的内侧突出地设置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使所述面部的重量增加。(3)在上述(2)的结构中,所述突出部是自所述面部向所述壳体的内侧突出地形成的多个凸部。(4)在上述(2)的结构中,所述突出部是自所述面部向所述壳体的内侧突出地安装的安装构件。(5)在上述(4)的结构中,所述壳体由树脂材料形成,所述安装构件由金属材料形成。(6)在上述(2)~(5)中任一项的结构中,所述输出齿轮具有凹部,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被容纳于所述输出齿轮的所述凹部。(7)在上述(1)的结构中,在所述面部的与所述输出齿轮相对的位置设有开口部,所述振动衰减部是使所述面部的重量增加的筒状的壁部,该筒状的壁部自该面部向所述壳体的内侧突出地形成,所述筒状的壁部包围所述开口部。(8)在上述(7)的结构中,所述筒状的壁部为第1壁部,所述面部具有包围所述开口部的第2壁部,所述第2壁部为筒状,所述第2壁部被所述第1壁部包围,在所述面部形成有连接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第2壁部的多个肋。(9)在上述(1)~(8)中任一项的结构中,所述振动衰减部是使重量增加的壁厚增加部,该壁厚增加部通过相对于所述面部的基本壁厚增加壁厚而形成。(10)在上述(9)的结构中,所述壁厚增加部以自所述面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增加壁厚的方式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提高了静音性的旋转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图,(a)是观察壳体的第1面部侧时的立体图,(b)是观察壳体的第2面部侧时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拆下了第1壳体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壳体的内侧时的立体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a)是观察第1壳体的内侧时的立体图,(b)是表示改变第1实施方式的第1振动衰减部而得到的第2实施方式的构成其振动衰减部的安装构件的立体图,(c)是表示在第1壳体上安装了多个安装构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用于说明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空调系统的概略图。图7是表示具有图6的空调系统的车辆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旋转装置;20:壳体;21:第1面部;21a:螺纹接合孔;21b:棒状突起;22:第1侧壁部;23:第1壳体;24:侧壁部;25:第2面部;25a:开口部;25aa:开口壁部;26:第2侧壁部;27:第2壳体;30:电机;31:主体部;31a:第1端面;31b:第2端面;35:第2连接端子;35a:连接部;40:传递齿轮;41:蜗轮;42:第1二级齿轮;42a:直径大的齿轮;42b:直径小的齿轮;43:第2二级齿轮;43a:直径大的齿轮;43b:直径小的齿轮;50:输出齿轮;51:卡合部;52:凹部;60:齿轮;70:传感器;71:基部;72:第1连接端子;73:传感器基板;74:覆盖部;80:挠性印刷电路板;81:第1平面部;81a:第1卡合孔;82:第2平面部;82a:第2卡合孔;83:中间平面部;83a:折曲部;90:振动衰减部;91:凸部;91’:安装构件;91a’:压入孔;92:螺钉;93:圆筒壁部;93a:肋;94:壁厚增加部;95:壁厚增加部;96:肋;100:空调系统;101:风机;102:蒸发器;103:加热器;104:风门;104a:旋转轴;A,B,C,D:安装部;E:嵌合部;F:被嵌合部;FR:车头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下称“实施方式”)。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整个说明过程中,对于相同的要素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第1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10的图,(a)是观察壳体20的第1面部21侧时的立体图,(b)是观察壳体20的第2面部25侧时的立体图。图2是拆下了第1壳体23后的旋转装置10的立体图,图3是旋转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旋转装置10包括:作为面部的第1面部21;作为面部的第2面部25,其与第1面部21相对且与第1面部21分开地设置;以及侧壁部24,其设于第1面部21和第2面部25的外周部,在将第1面部21和第2面部25分开的状态下连结或支承第1面部21和第2面部25。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壳体20通过组合第1壳体23和第2壳体27而构成,第1壳体23包括第1面部21和第1侧壁部22,第1侧壁部22构成侧壁部24(参照图1)的设于第1面部21的外周部的一部分;第2壳体27包括第2面部25和第2侧壁部26,第2侧壁部26构成侧壁部24(参照图1)的设于第2面部25的外周部的一部分。此外,壳体20由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BS等树脂材料形成。而且,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装置10包括作为被容纳在壳体20(参照图1)内的各种零部件的电机30和多个齿轮60,多个齿轮60中包括将电机30的旋转向外部机械输出的输出齿轮50。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装置10包括作为被容纳在壳体20(参照图1)内的各种零部件的传感器70、3个第1连接端子72、2个第2连接端子35以及挠性印刷电路板80(参照图3),传感器70用于检测输出齿轮50的旋转角;3个第1连接端子72设于传感器70的基部71上,用于获得与旋转角相应的旋转角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装置,其包括:/n电机;/n多个齿轮,其包括将所述电机的旋转输出到外部的输出齿轮;以及/n壳体,其容纳多个所述齿轮和所述电机;/n所述壳体包括:/n第1面部;/n第2面部,其与所述第1面部相对且与所述第1面部分开设置,/n在所述第1面部和所述第2面部中的至少一个面部,具有与所述输出齿轮对置的开口部、多个第1振动衰减部和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n所述第1振动衰减部是沿与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n所述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包围所述开口部,/n所述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分别是从所述至少一个面部突出设置的突出部,/n在所述齿轮的旋转轴方向,所述第2振动衰减部比所述第1振动衰减部长,/n所述多个突出部分别安装有安装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17 JP 2016-1206471.一种旋转装置,其包括:
电机;
多个齿轮,其包括将所述电机的旋转输出到外部的输出齿轮;以及
壳体,其容纳多个所述齿轮和所述电机;
所述壳体包括:
第1面部;
第2面部,其与所述第1面部相对且与所述第1面部分开设置,
在所述第1面部和所述第2面部中的至少一个面部,具有与所述输出齿轮对置的开口部、多个第1振动衰减部和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
所述第1振动衰减部是沿与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
所述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包围所述开口部,
所述多个第2振动衰减部分别是从所述至少一个面部突出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村行真
申请(专利权)人: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