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直流输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技术介绍
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具备无换相失败、潮流反转快速灵活、能够黑启动、可对近区电网提供动态无功支撑,有利于优化主电网结构,且能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等显著优点,因此在大电网分区互联场合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现有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通常采用对称单极接线型式;而且,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要采用以下方式接地:在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两侧的变压器的网侧绕组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的阀侧绕组中性点均经大电阻接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当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采用上述方式接地时,尽管接地效果良好,但是会导致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无法采用零序注入等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法,以降低设备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采用零序注入等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法,以降低设备投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和第一接地模块,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用于与一交流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用于与另一个交流系统连接;/n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均根据所述背靠背柔性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和第一接地模块,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用于与一交流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用于与另一个交流系统连接;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地模块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网侧绕组的中性点均根据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选择相应的接地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接地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大电阻单元和第一大电感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包括第二接地模块,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通过所述第二接地模块接地;其中,所述第二接地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二大电阻单元和第二大电感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的中性点不接地,且所述第二变压器的阀侧绕组为三角形接线或星形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楠,周月宾,曹婉钰,许树楷,侯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