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24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制备装置,具体涉及机械装置领域,包括基面,所述基面上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一侧设有基台,所述基台的上表面与上模具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基台上设有液压缸,且所述液压缸的顶杆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液压缸的顶杆与所述上模具的侧面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模具和下模具定位准确,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A device for preparing composite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制备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多采用模具压铸制备而成,现有的装置一般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上下分离,填入物料,进而实现预制体的制备,但此类装置,上模需要移动很大的距离,方能实现填料,由于行程较大,导致能耗大,且上模具和下模具容易合拢不准确,降低产品质量。针对上述不足,现需要一种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制备装置,上模具和下模具定位准确,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制备装置,上模具和下模具定位准确,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制备装置,包括基面,所述基面上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一侧设有基台,所述基台的上表面与下模具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基台上设有液压缸,且所述液压缸的顶杆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液压缸的顶杆与所述上模具的侧面相接。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下侧还设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横截面呈凹型,所述卡紧装置下端位于下模具的下方,且所述下模具的中央设有卡紧气缸,所述卡紧气缸的底部与所述下模具的下端相接,所述卡紧气缸的顶杆与所述卡紧装置相接;所述下模具的下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一卡块,所述卡紧装置的上端向内侧延伸,并与所述卡块相互卡扣。优选的,所述基台的上端两侧向上延伸形成限位导轨,且所述下模具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限位导轨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限位导轨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沿水平方向转动,所述滚轮的边缘露出于所述限位导轨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的下端位于所述滚轮之间。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下端设有两侧导向槽,所述滚轮嵌入所述导向槽内。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和所述基台的下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基面相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下模具和所述基台的下侧相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上模具的水平移动,可提高上模具和下模具定位准确度,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较于传统的模具上下移动实现填料,通过水平移动,可缩小移动的行程,利于降低能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中标记为:1、基面;2、下模具;3、上模具;4、基台;5、液压缸;6、限位导轨;7、滚轮;8、支撑板;9、卡紧装置;10、卡紧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制备装置,包括基面1,基面1上设有下模具2,下模具2的上方设有上模具3,上模具3的一侧设有基台4,基台4的上表面与下模具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基台4上设有液压缸5,且液压缸5的顶杆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液压缸5的顶杆与上模具3的侧面相接;通过液压缸5驱动,上模具3的水平移动,可提高上模具2和下模具3定位准确度,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较于传统的模具上下移动实现填料,通过水平移动,可缩小移动的行程,利于降低能耗;其中,下模具2的下侧还设有卡紧装置9,卡紧装置9横截面呈凹型,卡紧装置9下端位于下模具2的下方,且下模具2的中央设有卡紧气缸10,卡紧气缸10的底部与下模具2的下端相接,卡紧气缸9的顶杆与卡紧装置9相接;下模具2的下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一卡块,卡紧装置9的上端向内侧延伸,并与卡块相互卡扣;通过卡紧气缸10带卡紧装置9运动,可使上模具3卡紧或分离;基台4的上端两侧向上延伸形成限位导轨6,且下模具2的最大宽度小于限位导轨6之间的距离。限位导轨6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滚轮7,滚轮7沿水平方向转动,滚轮7的边缘露出于限位导轨6的内侧;下模具2的下端位于滚轮7之间。下模具2的下端设有两侧导向槽,滚轮7嵌入导向槽内;通过导向槽与滚轮7的配合,可提高移动的精度;下模具2和基台4的下侧均设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下端与基面1相接,支撑板8的上端分别与下模具2和基台4的下侧相接。本技术的工作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液压缸5驱动,上模具3的水平移动,可提高上模具2和下模具3定位准确度,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较于传统的模具上下移动实现填料,通过水平移动,可缩小移动的行程,利于降低能耗;通过卡紧气缸10带卡紧装置9运动,可使上模具3卡紧或分离;通过导向槽与滚轮7的配合,可提高移动的精度;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面,所述基面上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一侧设有基台,所述基台的上表面与下模具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基台上设有液压缸,且所述液压缸的顶杆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液压缸的顶杆与所述上模具的侧面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面,所述基面上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一侧设有基台,所述基台的上表面与下模具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基台上设有液压缸,且所述液压缸的顶杆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液压缸的顶杆与所述上模具的侧面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织物预制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的下侧还设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横截面呈凹型,所述卡紧装置下端位于下模具的下方,且所述下模具的中央设有卡紧气缸,所述卡紧气缸的底部与所述下模具的下端相接,所述卡紧气缸的顶杆与所述卡紧装置相接;
所述下模具的下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一卡块,所述卡紧装置的上端向内侧延伸,并与所述卡块相互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术亮朱波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固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