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大型冲击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22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大型冲击钻,包括冲击钻主体,所述冲击钻主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部安装有正反转电机,冲击钻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下端盖,下端盖内部设置有减震支座,下端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轴孔,所述冲击钻主体的前端安装有固定机头,固定机头通过螺栓与紧固盖相固定,所述紧固盖的前端通过固定卡环与机头轴管相连接,机头轴管的内部通过螺纹与钻头主体相连接,所述冲击钻主体的一端安装有后端盖,冲击钻主体的壳体下端固定有手持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减震系统,利用螺纹连接便于对钻头进行维修更换,全面的防护装置,带有正反转的功能的交流大型冲击钻来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

Large impact drill with shock absorp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大型冲击钻
本技术涉及冲击钻
,具体为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大型冲击钻。
技术介绍
城市发展日益变化,人们对城市的改建,房屋的改造等也日益增多.目前市场出现的冲击钻,存在震动大,不精准,平面瓷砖使用抖滑,效率低,功率小的诸多问题,为此设计一款针对混凝土,楼板,砖墙和石材上钻孔的高效冲击钻,具有良好的减震系统,精准的调速开关,稳定可靠的钻头卡滞系统,全面的防护装置,带有正反转的功能的交流大型冲击钻来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大型冲击钻研发,目前在国内市场比较稀少,而国外产品的价格又相当昂贵。随之人民对房屋的改建改造,日益居多,大功率的冲击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同时预示着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可观。目前的大型冲击钻减震效果较差,钻头拆卸更换繁琐,同时不具备正反转功能,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大型冲击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大型冲击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型冲击钻减震效果较差,钻头拆卸更换繁琐,同时不具备正反转功能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大型冲击钻,包括冲击钻主体,所述冲击钻主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部安装有正反转电机,冲击钻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下端盖,下端盖内部设置有减震支座,下端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轴孔,所述冲击钻主体的前端安装有固定机头,固定机头通过螺栓与紧固盖相固定,所述紧固盖的前端通过固定卡环与机头轴管相连接,机头轴管的内部通过螺纹与钻头主体相连接,所述冲击钻主体的一端安装有后端盖,冲击钻主体的壳体下端固定有手持柄。优选的,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在减震支座上方。优选的,所述后端盖的表面安装有降噪器,降噪器为LM型铝合金消声器。优选的,所述后端盖的内部通过固定卡柱与冲击钻主体相固定。优选的,所述手持柄的一端通过焊接块与冲击钻主体连接。优选的,所述正反转电机通过转轴与钻头主体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冲击钻主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部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通过转轴与钻头主体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有正反转电机,可促使钻头主体实现正反转功能,提高冲钻效率;(2)固定机头通过螺栓与紧固盖相固定,紧固盖的前端通过固定卡环与机头轴管相连接,机头轴管的内部通过螺纹与钻头主体相连接,通过利用螺栓配合螺纹连接方式对固定机头处进行组装固定,不仅具备连接紧密优点,而且方便对钻头主体进行拆卸更换;(3)冲击钻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下端盖,下端盖内部设置有减震支座,正反转电机固定在减震支座上方,通过将减震支座与正反转电机扣合,可对正反转电机进行减震缓冲,防止电机过大震动对机壳带来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头轴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端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端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手持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钻头主体;2、机头轴管;3、固定机头;4、冲击钻主体;5、正反转电机;6、后端盖;7、手持柄;8、容纳腔;9、下端盖;10、固定卡环;11、紧固盖;12、减震支座;13、固定轴孔;14、固定卡柱;15、降噪器;16、焊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大型冲击钻,包括冲击钻主体4,所述冲击钻主体4采用高抗冲聚丙烯制成。所述冲击钻主体4内部设置有容纳腔8,容纳腔8内部安装有正反转电机5,通过设置有正反转电机5,可促使钻头主体1实现正反转功能,提高冲钻效率,冲击钻主体4的底部安装有下端盖9,下端盖9内部设置有减震支座12,下端盖9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轴孔13,冲击钻主体4的前端安装有固定机头3,固定机头3通过螺栓与紧固盖11相固定,紧固盖11的前端通过固定卡环10与机头轴管2相连接,机头轴管2的内部通过螺纹与钻头主体1相连接,通过利用螺栓配合螺纹连接方式对固定机头3处进行组装固定,不仅具备连接紧密优点,而且方便对钻头主体1进行拆卸更换。所述冲击钻主体4的一端安装有后端盖6,冲击钻主体4的壳体下端固定有手持柄7。所述手持柄7的一端通过焊接块16与冲击钻主体4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5固定在减震支座12上方,通过将减震支座12与正反转电机5扣合,可对正反转电机5进行减震缓冲,防止电机过大震动对机壳带来损坏。所述正反转电机5通过转轴与钻头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后端盖6的表面安装有降噪器15,降噪器15为LM型铝合金消声器,起到降噪作用。所述后端盖6的内部通过固定卡柱14与冲击钻主体4相固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冲击钻主体4内部设置有容纳腔8,容纳腔8内部安装有正反转电机5,正反转电机5通过转轴与钻头主体1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有正反转电机5,可促使钻头主体1实现正反转功能,提高冲钻效率,冲击钻主体4的前端安装有固定机头3,固定机头3通过螺栓与紧固盖11相固定,紧固盖11的前端通过固定卡环10与机头轴管2相连接,机头轴管2的内部通过螺纹与钻头主体1相连接,通过利用螺栓配合螺纹连接方式对固定机头3处进行组装固定,不仅具备连接紧密优点,冲击钻主体4的底部安装有下端盖9,下端盖9内部设置有减震支座12,正反转电机5固定在减震支座12上方,通过将减震支座12与正反转电机5扣合,可对正反转电机5进行减震缓冲,防止电机过大震动对机壳带来损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大型冲击钻,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钻主体(4),所述冲击钻主体(4)内部设置有容纳腔(8),容纳腔(8)内部安装有正反转电机(5),冲击钻主体(4)的底部安装有下端盖(9),下端盖(9)内部设置有减震支座(12),下端盖(9)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轴孔(13),所述冲击钻主体(4)的前端安装有固定机头(3),固定机头(3)通过螺栓与紧固盖(11)相固定,所述紧固盖(11)的前端通过固定卡环(10)与机头轴管(2)相连接,机头轴管(2)的内部通过螺纹与钻头主体(1)相连接,所述冲击钻主体(4)的一端安装有后端盖(6),冲击钻主体(4)的壳体下端固定有手持柄(7)。/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大型冲击钻,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钻主体(4),所述冲击钻主体(4)内部设置有容纳腔(8),容纳腔(8)内部安装有正反转电机(5),冲击钻主体(4)的底部安装有下端盖(9),下端盖(9)内部设置有减震支座(12),下端盖(9)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轴孔(13),所述冲击钻主体(4)的前端安装有固定机头(3),固定机头(3)通过螺栓与紧固盖(11)相固定,所述紧固盖(11)的前端通过固定卡环(10)与机头轴管(2)相连接,机头轴管(2)的内部通过螺纹与钻头主体(1)相连接,所述冲击钻主体(4)的一端安装有后端盖(6),冲击钻主体(4)的壳体下端固定有手持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大型冲击钻,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亚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奔腾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