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切换连接位置的片状触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片状触点,具体是一种便于切换连接位置的片状触点,属于接线触头
技术介绍
片状触点即为片状触头,触头是开关电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开关电器的主要性能及寿命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触头材料的好坏,触头材料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低的接触电阻、较高的抗熔焊性能、较高的耐电弧侵蚀性能和抗材料转移能力,对于真空触头材料,还要求截流值小、耐压强度高和分断能力高,片状触点也为触点的一种类型。传统的片状触点不具备调换连接位置的功能,当使用者在接线时,需要更换连接位置时,就需要进行改变电路或者增加其它零部件进行实现;传统的片状触点在连接其它导体后,连接点处一般为固定角度,由于未设置可以转动的结构,当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连接点进行转动,则可能造成连接点断开的情况;并且,由于片状触点用于接电,电量过大时会造成触点本身发热严重,触点过热会影响导电性,对于一些较为灵敏的电子元器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切换连接位置的片状触点。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切换连接位置的片状触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连接机构和二级连接机构;/n所述一级连接机构包括底座箱(1)、第一固定销(2)、第一片状触点(3)、转向连接块(4)和第二片状触点(5),所述底座箱(1)的顶部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销(2)固接有第一片状触点(3),所述底座箱(1)的顶部另外一端搭接有第二片状触点(5),所述第二片状触点(5)在靠近第一片状触点(3)的一端搭接有第一转向触点(6),所述第二片状触点(5)与所述第一转向触点(6)相互搭接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轴(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7)的底端固接在底座箱(1)的顶部,所述第一转向触点(6)在靠近第一片状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切换连接位置的片状触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连接机构和二级连接机构;
所述一级连接机构包括底座箱(1)、第一固定销(2)、第一片状触点(3)、转向连接块(4)和第二片状触点(5),所述底座箱(1)的顶部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销(2)固接有第一片状触点(3),所述底座箱(1)的顶部另外一端搭接有第二片状触点(5),所述第二片状触点(5)在靠近第一片状触点(3)的一端搭接有第一转向触点(6),所述第二片状触点(5)与所述第一转向触点(6)相互搭接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轴(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7)的底端固接在底座箱(1)的顶部,所述第一转向触点(6)在靠近第一片状触点(3)的一端通过第一螺钉(8)与第一片状触点(3)相互固接;
所述二级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固定销(11)、第三片状触(12)、第四片状触点(13)、第二转向触点(14)和第二固定轴(15),所述底座箱(1)的顶部在远离第一固定销(2)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销(11)固接有第三片状触(12),所述底座箱(1)的顶部一端搭接有第四片状触点(13),所述第四片状触点(13)在靠近第三片状触(12)的一端顶部搭接有第二转向触点(14),所述第四片状触点(13)和所述第二转向触点(14)相互搭接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轴(1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15)的底端固接在底座箱(1)的顶部,所述第三片状触(12)在靠近第二转向触点(14)的一端通过第二螺钉(16)相互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切换连接位置的片状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为框体结构,所述底座箱(1)的顶部内壁为锯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切换连接位置的片状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状触点(3)、所述第二片状触点(5)、所述第四片状触点(13)和所述第三片状触(12)的末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向连接块(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切换连接位置的片状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炳华,罗涛,卢明,吴增礼,王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东风电工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