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MIMO的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由软板B2B区域发明专利技术、软板发明专利技术、金属加强板发明专利技术、无开口的金属加强板发明专利技术以及正对过孔开口的金属加强板发明专利技术组成,所述正对过孔开口的金属加强板发明专利技术上开设有两个过孔,两条信号线在所述软板B2B区域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侧,通过过孔连接至内层,所述金属加强板发明专利技术正对过孔位置做开口处理。该一种内置MIMO的天线系统,现有FPC传输线设计由于过孔和金属加强板之间的耦合会造成传输线在高频传输情况下的失配,损耗性能,采用在对应过孔位置进行开口的方式可以减少加强板对过孔的影响,提升传输线性能。
An antenna system with built-in MIM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MIMO的天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系统
,具体为一种内置MIMO的天线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5G通讯时代到来,终端MIMO天线以及毫米波天线的应用逐渐普及,FPC(柔性线路板)作为一种优良集成平台可以将多根射频信号传输线和天线同时集成在一片FPC上,比传统的采用多根同轴线缆对MIMO天线进行信号馈入的方式大大节省了空间。但在设计高频传输线时,软板连接器(B2B)的信号线过孔区域由于设计的局限性,通常会遇到信号线阻抗失配的情况,增大了传输损耗。软板连接线在B2B区域需要在连接器背面贴装加强板以增加smt的结构强度。加强板的材料可以是FR4,钢片等材质。在一些应用中由于接地需要必须采用金属加强板,高频时软板的信号线过孔会和该金属加强板产生耦合进而造成信号线阻抗失配,目前可以采用的办法是把过孔做成盲孔减少耦合,但盲孔由于尺寸较大会影响连接器区域的出线布局,并非最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MIMO的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由软板BB区域、软板、金属加强板、无开口的金属加强板以及正对过孔开口的金属加强板组成,所述正对过孔开口的金属加强板上开设有两个过孔,两条信号线在所述软板B2B区域的一侧,通过过孔连接至内层,所述金属加强板正对过孔位置做开口处理。优选的,所述金属加强板与通孔之间产生耦合进而恶化信号线的匹配。优选的,所述金属加强板的开口大小根据需求进行,不限于和过孔大小一致,开口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者长方形。优选的,所述软板与金属加强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金属加强板和过孔之间还有其他导电物质如导电胶,该导电物质需要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MIMO的天线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专利旨在使用信号线通孔的情况下,减少过孔与金属加强版的耦合,提高匹配性能,现有FPC传输线设计由于过孔和金属加强板之间的耦合会造成传输线在高频传输情况下的失配,损耗性能,采用在对应过孔位置进行开口的方式可以减少加强板对过孔的影响,提升传输线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过孔剖面图及金属加强板无开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过孔剖面图及金属加强板有开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两条信号线在软板B2B区域一侧通过过孔连接至内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软板传输线背面与通孔位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软板背面加上无开口和有开口的金属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100mm长、0.3mm厚传输线加强板有开口和无开口的结果示例。图中:1、软板B2B区域;2、软板;3、金属加强板;4、无开口的金属加强板;5、正对过孔开口的金属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一种内置MIMO的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由软板B2B区域1、软板2、金属加强板3、无开口的金属加强板4以及正对过孔开口的金属加强板5组成,所述正对过孔开口的金属加强板5上开设有两个过孔,两条信号线在所述软板B2B区域1的一侧,通过过孔连接至内层,所述金属加强板3正对过孔位置做开口处理。金属加强板4与通孔之间产生耦合进而恶化信号线的匹配。金属加强板4的开口大小根据需求进行,不限于和过孔大小一致,开口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者长方形。软板2与金属加强板3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金属加强板4和过孔之间还有其他导电物质如导电胶,该导电物质需要开口。工作时,该天线系统采用在金属加强板上正对信号线过孔位置开口的方式减少过孔和金属加强板的耦合,增加信号线匹配度,如果金属加强板和过孔之间还有其他导电物质如导电胶,该导电物质也需要开口,开口大小可根据需求进行,不限于和过孔大小一致,开口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者长方形等形状,该天线系统旨在使用信号线通孔的情况下,减少过孔与金属加强版的耦合,提高匹配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MIMO的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由软板B2B区域(1)、软板(2)、金属加强板(3)、无开口的金属加强板(4)以及正对过孔开口的金属加强板(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对过孔开口的金属加强板(5)上开设有两个过孔,两条信号线在所述软板B2B区域(1)的一侧,通过过孔连接至内层,所述金属加强板(3)正对过孔位置做开口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MIMO的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由软板B2B区域(1)、软板(2)、金属加强板(3)、无开口的金属加强板(4)以及正对过孔开口的金属加强板(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对过孔开口的金属加强板(5)上开设有两个过孔,两条信号线在所述软板B2B区域(1)的一侧,通过过孔连接至内层,所述金属加强板(3)正对过孔位置做开口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MIMO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强板(4)与通孔之间产生耦合进而恶化信号线的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孝廉,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魔笛苏州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