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与OLED结合的可调谐白光三端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LED与OLED结合的可调谐白光三端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LED照明通常采用蓝光LED激发黄色荧光粉实现白光照明的方式实现。这种方法制作工艺简单、发光效率高,但是由于光谱中绿光波段和红光波段的不足甚至缺失导致其显色性较差,色温偏高。采用红绿蓝三基色LED混光的形式可以实现高显色性和低色温的白光,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对红绿蓝三种LED芯片单独驱动,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发光效率不理想。利用OLED同样也可实现白光照明,一般采用有机多发射层或多重掺杂的单发射层的方式,但OLED照明同样也面临着发光效率低、寿命短的问题,尤其是有机蓝光发光材料的效率低、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与OLED结合的可调谐白光三端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以期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LED与OLED结合的可调谐白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与OLED串联的可调谐白光三端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包括:/n透明衬底;/n蓝光LED结构,其形成在所述透明衬底上,包括P电极与N电极;/nOLED结构,其形成在所述LED结构上,包括阳极与阴极;/n所述蓝光LED结构的P电极作为所述器件的阳极;/n所述OLED结构的阴极作为所述器件的阴极;/n所述OLED结构的阳极为透明导电层;/n所述蓝光LED结构的N电极与OLED结构的透明导电层实现电互联,并作为器件的中间电极;/n所述蓝光LED结构的P电极、中间电极和OLED结构的阴极构成三端可调控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与OLED串联的可调谐白光三端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包括:
透明衬底;
蓝光LED结构,其形成在所述透明衬底上,包括P电极与N电极;
OLED结构,其形成在所述LED结构上,包括阳极与阴极;
所述蓝光LED结构的P电极作为所述器件的阳极;
所述OLED结构的阴极作为所述器件的阴极;
所述OLED结构的阳极为透明导电层;
所述蓝光LED结构的N电极与OLED结构的透明导电层实现电互联,并作为器件的中间电极;
所述蓝光LED结构的P电极、中间电极和OLED结构的阴极构成三端可调控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与OLED串联的可调谐白光三端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衬底为蓝宝石衬底、SiC、Si或GaN衬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与OLED串联的可调谐白光三端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结构的阴极为Al阴极。
4.一种LED与OLED串联的可调谐白光三端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透明衬底上制备GaN外延片;
对外延片进行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台面刻蚀,获得独立的蓝光LED结构;
通过深刻蚀工艺对所述独立的蓝光LED结构进行器件隔离;
在蓝光LED结构台面上制备透明导电层;
制作蓝光LED结构的PN接触电极;
淀积蓝光LEDDBR反射层,通过蚀刻开孔露出PN接触电极;
制作蓝光LED结构的PN引出电极,并通过通孔分别与PN接触电极相连;
淀积绝缘层对PN引出电极进行绝缘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宏,苏康,李璟,李志聪,葛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