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09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送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包括:主体;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连接于所述主体上且位于所述主体的上方;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GPS装置,所述GPS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其中,所述雷达装置和所述GPS装置在所述配送机器人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且互不遮挡。由此,通过将雷达装置设置在支撑台上,以及将GPS装置设置于主体的上表面,一方面可以方便两个装置的布置,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两个装置互相干涉,从而可以满足两个装置对于安装位置的要求,可以保证两个装置的安装精度,进而可以提升配送机器人的定位准确性。而且设置在中轴线上的雷达装置和GPS装置,可以准确进行定位。

Distribu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送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是涉及一种配送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外卖和快递行业飞速发展,相应的配送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基于安全考虑,一些社区和园区禁止配送人员进入,为了解决该问题,配送机器人应运而生。相关技术中,为了准确到达目的地,配送机器人一般配备有雷达和GPS等装置,激光雷达、GPS对安装位置有一定的要求,都需要安装在机器人顶部且无遮挡物,而且两者对安装位置的精度要求高,导致配送机器人难以布置,而且布置后定位检测效果差。另外,雷达和GPS的接线口和线一般裸露在外,容易损坏、被盗,而且还无法防水防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送机器人,该配送机器人可以保证雷达装置和GPS装置的安装精度,而且安装可靠性好。根据本技术的配送机器人,包括:主体;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连接于所述主体上且位于所述主体的上方;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GPS装置,所述GPS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其中,所述雷达装置和所述GPS装置在所述配送机器人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且互不遮挡。由此,通过将雷达装置设置在支撑台上,以及将GPS装置设置于主体的上表面,一方面可以方便两个装置的布置,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两个装置互相干涉,从而可以满足两个装置对于安装位置的要求,可以保证两个装置的安装精度,进而可以提升配送机器人的定位准确性。而且设置在中轴线上的雷达装置和GPS装置,可以准确进行定位。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雷达装置和所述GPS装置均位于所述配送机器人的沿纵向延伸的中轴线上。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架和安装座,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主体上且位于所述主体的上方,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雷达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和多个支脚,所述雷达装置安装于所述底板上,多个所述支脚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不同位置,多个所述支脚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台还包括:雷达保护罩,所述雷达保护罩罩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雷达保护罩的下方,所述雷达保护罩设置有穿孔,所述雷达装置穿设于所述穿孔内且上端从所述穿孔处露出。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雷达装置连接有雷达连接线,所述雷达保护罩还形成有与所述穿孔连通的容线槽,所述容线槽朝向下方敞开,所述雷达连接线的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线槽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雷达装置和所述穿孔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胶。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GPS保护罩,所述GPS保护罩设置有安装槽,所述GPS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GPS保护罩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GPS装置连接有GPS连接线,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GPS连接线穿过所述过线孔伸入所述主体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配送机器人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配送机器人的分解图;图3是配送机器人在雷达装置处的剖视图;图4是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安装座安装在支架上的示意图;图6是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配送机器人在GPS装置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配送机器人100;主体10;支撑台20;支架21;安装座22;底板221;支脚222;雷达保护罩23;穿孔231;容线槽232;连接部24;支撑部25;雷达装置30;雷达连接线31;GPS装置40;GPS连接线41;GPS保护罩50;安装槽51;过线孔52;螺柱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7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配送机器人100,该配送机器人100用于配送快递或者外卖。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配送机器人100可以包括:主体10、支撑台20、雷达装置30和GPS装置40,主体10包括底盘和配送箱,配送箱固定于底盘的上方。支撑台20连接于主体10上,而且支撑台20位于主体10的上方。具体地,如图1所示,支撑台20包括倾斜的连接部24和水平的支撑部25,连接部24连接在支撑部25和主体10之间,支撑部25的上表面基本上与主体10的上表面平行。如图1和图3所示,雷达装置30设置于支撑台20上,雷达装置30可以设置于支撑台20的支撑部25上,而且雷达装置30可以设置在支撑部25的横向中点处。GPS装置40设置于主体10的上表面,其中,雷达装置30和GPS装置40在配送机器人100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而且雷达装置30和GPS装置40互不遮挡,即雷达装置30不会遮挡GPS装置40的上方空间,GPS装置40也不会遮挡雷达装置30的上方空间。其中,纵向即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横向即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竖向即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通过将雷达装置30设置在支撑台20上,以及将GPS装置40设置于主体10的上表面,一方面可以方便两个装置的布置,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两个装置互相干涉,从而可以满足两个装置对于安装位置的要求,可以保证两个装置的安装精度,进而可以提升配送机器人100的定位准确性。而且设置在中轴线上的雷达装置30和GPS装置40,可以准确进行定位。其中,如图1所示,雷达装置30和GPS装置40均位于配送机器人100的沿纵向延伸的中轴线上。如此设置的雷达装置30和GPS装置40可以减少配送机器人100的计算,可以降低配送机器人100的控制器的复杂成本,而且至少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升雷达装置30和GPS装置40的准确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台20包括:支架21和安装座22,支架21连接于主体10上,而且支架21位于主体10的上方,安装座22固定于支架21上,雷达装置30安装于安装座22上。也就是说,安装座22安装在支架21和雷达装置30之间,安装座22用于固定雷达装置30,如此设置的支撑台20可以有效支撑和固定雷达装置30,而且能够满足雷达装置30对于安装位置的要求,并且可以保证雷达装置30的安装精度。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座22包括:底板221和多个支脚222,雷达装置30安装于底板221上,多个支脚222分别连接于底板221的不同位置,多个支脚222分别固定于支架21上。支脚222可以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n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连接于所述主体上且位于所述主体的上方;/n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nGPS装置,所述GPS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其中,所述雷达装置和所述GPS装置在所述配送机器人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且互不遮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连接于所述主体上且位于所述主体的上方;
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
GPS装置,所述GPS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其中,所述雷达装置和所述GPS装置在所述配送机器人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且互不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装置和所述GPS装置均位于所述配送机器人的沿纵向延伸的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架和安装座,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主体上且位于所述主体的上方,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雷达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和多个支脚,所述雷达装置安装于所述底板上,多个所述支脚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不同位置,多个所述支脚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还包括:雷达保护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晓俊奚卫宁赵泉刘朝宗翟东延林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