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型表面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固定套、支撑柱、支杆、升降机座、动力轴、传动端头、抛光杆、夹紧器、工作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模型放在夹紧器中部位置上,靠内的壁面抵在对应安装板位置的定位杆相连的固定夹架前端的V型夹角上,靠外壁面则由活动夹架调整好对应抵接距离,间隔过长时将转动柄向内旋,则伸缩管自身长度缩短,管体通过导向套保持转动中点不变,前端通过活动夹架与模型的挤压,对应模型的固定夹架与活动夹架的间距能够提高吻合度,能够满足大量单一模型的抛光作业,进而减少费时费力的人力作业,能够有效提高模型表面抛光效率。
A model surface pol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型表面抛光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模型表面抛光装置,属于抛光
技术介绍
抛光是使用物理机械或化学药品降低物体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抛光技术主要在精密机械和光学工业中使用,抛光后的工件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反射效果。模型抛光时大多采用手工作业,大量单一模型的订单量抛光效率低且人力应用多,急需一种简单结构的模型表面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型表面抛光装置,以解决模型抛光时大多采用手工作业,大量单一模型的订单量抛光效率低且人力应用多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型表面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固定套、支撑柱、支杆、升降机座、动力轴、传动端头、抛光杆、夹紧器、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固接在支撑柱上端表面位置,所述固定套装配在底座表面中部的位置上,所述底座表面后侧与支杆下端相固接,所述支杆与其壁面上的升降机座安装一体,所述动力轴输出端与传动端头相啮合,所述抛光杆下端朝向工作台表面上方,所述工作台装设在底座上方的间隔处,所述工作台表面嵌有夹紧器。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器包括安装板、定位杆、固定夹架、活动夹架、伸缩管、导向套、转动柄,所述安装板靠内空槽中设有长度不变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前端焊接有固定夹架,所述活动夹架设于伸缩管前端处,所述伸缩管后端与导向套相嵌接,所述导向套设于工作台与安装板对应的通孔中,所述安装板外壁槽嵌有对接伸缩管后端的转动柄。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座前部设有相配接的动力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垂接在固定套表面凹槽上。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端头下端与抛光杆顶端相嵌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架与活动夹架分别对应模型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靠外侧凹槽中嵌有伸缩管。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模型表面抛光装置,将模型放在夹紧器中部位置上,靠内的壁面抵在对应安装板位置的定位杆相连的固定夹架前端的V型夹角上,靠外壁面则由活动夹架调整好对应抵接距离,间隔过长时将转动柄向内旋,则伸缩管自身长度缩短,管体通过导向套保持转动中点不变,前端通过活动夹架与模型的挤压,对应模型的固定夹架与活动夹架的间距能够提高吻合度,能够满足大量单一模型的抛光作业,进而减少费时费力的人力作业,能够有效提高模型表面抛光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模型表面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夹紧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固定套-2、支撑柱-3、支杆-4、升降机座-5、动力轴-6、传动端头-7、抛光杆-8、夹紧器-9、安装板-30、定位杆-41、固定夹架-52、活动夹架-63、伸缩管-74、导向套-85、转动柄-96、工作台-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型表面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固定套2、支撑柱3、支杆4、升降机座5、动力轴6、传动端头7、抛光杆8、夹紧器9、工作台10,所述工作台10固接在支撑柱3上端表面位置,所述固定套2装配在底座1表面中部的位置上,所述底座1表面后侧与支杆4下端相固接,所述支杆4与其壁面上的升降机座5安装一体,所述动力轴6输出端与传动端头7相啮合,所述抛光杆8下端朝向工作台10表面上方,所述工作台10装设在底座1上方的间隔处,所述工作台10表面嵌有夹紧器9,所述夹紧器9包括安装板30、定位杆41、固定夹架52、活动夹架63、伸缩管74、导向套85、转动柄96,所述安装板30靠内空槽中设有长度不变的定位杆41,所述定位杆41前端焊接有固定夹架52,所述活动夹架63设于伸缩管74前端处,所述伸缩管74后端与导向套85相嵌接,所述导向套85设于工作台10与安装板30对应的通孔中,所述安装板30外壁槽嵌有对接伸缩管74后端的转动柄96,所述升降机座5前部设有相配接的动力轴6,所述支撑柱3垂接在固定套2表面凹槽上,所述传动端头7下端与抛光杆8顶端相嵌接,所述固定夹架52与活动夹架63分别对应模型的两端,所述安装板30靠外侧凹槽中嵌有伸缩管74。本专利所说的伸缩管74是一种通过转动柄96控制自身长度增减的活动部件,向内转动时管体长度缩短,向外转动时则管体变长,固定夹架52与活动夹架63之间的台面宽度变大。例如:在进行使用时,将模型放在夹紧器9中部位置上,靠内的壁面抵在对应安装板30位置的定位杆41相连的固定夹架52前端的V型夹角上,靠外壁面则由活动夹架63调整好对应抵接距离,间隔过长时将转动柄96向内旋,则伸缩管74自身长度缩短,管体通过导向套85保持转动中点不变,前端通过活动夹架63与模型的挤压,对应模型的固定夹架52与活动夹架63的间距能够提高吻合度,能够满足大量单一模型的抛光作业,进而减少费时费力的人力作业,能够有效提高模型表面抛光效率。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模型抛光时大多采用手工作业,大量单一模型的订单量抛光效率低且人力应用多,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满足大量单一模型的抛光作业,进而减少费时费力的人力作业,能够有效提高模型表面抛光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型表面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固定套(2)、支撑柱(3)、支杆(4)、升降机座(5)、动力轴(6)、传动端头(7)、抛光杆(8)、夹紧器(9)、工作台(10),其特征在于:/n所述工作台(10)固接在支撑柱(3)上端表面位置,所述固定套(2)装配在底座(1)表面中部的位置上,所述底座(1)表面后侧与支杆(4)下端相固接,所述支杆(4)与其壁面上的升降机座(5)安装一体,所述动力轴(6)输出端与传动端头(7)相啮合,所述抛光杆(8)下端朝向工作台(10)表面上方,所述工作台(10)装设在底座(1)上方的间隔处,所述工作台(10)表面嵌有夹紧器(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表面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固定套(2)、支撑柱(3)、支杆(4)、升降机座(5)、动力轴(6)、传动端头(7)、抛光杆(8)、夹紧器(9)、工作台(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10)固接在支撑柱(3)上端表面位置,所述固定套(2)装配在底座(1)表面中部的位置上,所述底座(1)表面后侧与支杆(4)下端相固接,所述支杆(4)与其壁面上的升降机座(5)安装一体,所述动力轴(6)输出端与传动端头(7)相啮合,所述抛光杆(8)下端朝向工作台(10)表面上方,所述工作台(10)装设在底座(1)上方的间隔处,所述工作台(10)表面嵌有夹紧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器(9)包括安装板(30)、定位杆(41)、固定夹架(52)、活动夹架(63)、伸缩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好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艺博林科技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