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涉及机器人示教技术领域,包括架体、底座、支架、输送机构和换向机构,所述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整体依次分为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和第四机械臂之间的配合联动,使该设备流畅度增加,使教学动作连续化,增加教学多元化,丰富教学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工作台、控制箱、控制面板、输送机构、换向机构、治具板、阻挡器和顶升固定平台之间的配合使用,使该设备整体从头到尾环形工作,直接形成生产环境,模拟实际的产品加工,更适合仿生工业设备,达到教学目的。
An automatic installation equipment for teaching instrument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示教
,具体是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4.0的发展,现实工业自动化中的设备往往不止是单一性的机器人往返运行操作那么简单,更需要结合电控系统。所以在教学环境中,需要多元化教学、设备多线程运行,综合应用专业相关知识,丰富教学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接近于现实工业运行。但是,同类机器人教仪设备一般都较为简易,多数以行业为基础进行衍生开发,例如:同类安装产品类教仪配置通过一台机器人、一个简易输送机构、以及下料机构为雏形进行教育实操,这类设备工作内容单一,产品仿生度低,且操作较为简易,针对行业实际生产环境以及工况解析度较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因为产品并非实际产品容易对工作流程产生一定的误解。另一类基础机器人教仪虽然单机工况解析度高,但对实际工业应用环境反馈少,学生很难通过设备来了解实际工作中设备的整体操作流程和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包括架体、底座、支架、输送机构和换向机构,所述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整体依次分为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所述第一工位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二工位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三工位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机械臂,且第三工位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顶升固定平台,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阻挡器,所述架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控制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四机械臂,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物料台。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机构由输送倍速链、驱动装置和链轮组成,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和传动轴,所述链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链轮通过输送倍速链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倍速链的顶部设置有治具板,所述输送机构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输送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顶部的四个边缘处,四个所述输送机构的连接处设置有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由第一气缸和气动调高装置组成,气动调高装置由第二气缸和承载板组成,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部,所述承载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挡器处于输送机构的内部,所述阻挡器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阻挡器分别处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的连接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升固定平台处于输送机构的内部,所述第二工位底部处于顶升固定平台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位的底部,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贯穿于第二工位并与顶升固定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架体、底座和支架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由控制面板和电控系统组成,所述控制箱外接有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和第四机械臂之间的配合联动,使该设备流畅度增加,使教学动作连续化,增加教学多元化,丰富教学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工作台、控制箱、控制面板、输送机构、换向机构、治具板、阻挡器和顶升固定平台之间的配合使用,使该设备整体从头到尾环形工作,直接形成生产环境,模拟实际的产品加工,更适合仿生工业设备,达到教学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中第一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中第三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架体;2、工作台;3、底座;4、支架;5、物料台;6、控制箱;7、控制面板;8、第一工位;9、第二工位;10、第三工位;11、第一机械臂;12、第二机械臂;13、第三机械臂;14、第四机械臂;15、输送机构;16、换向机构;17、治具板;18、阻挡器;19、顶升固定平台;20、输送倍速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包括架体1、底座3、支架4、输送机构15和换向机构16,架体1、底座3和支架4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架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整体依次分为第一工位8、第二工位9和第三工位10,第一工位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机械臂11,第二工位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机械臂12,第三工位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机械臂13,且第三工位10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顶升固定平台19,第二工位9底部处于顶升固定平台19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位9的底部,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贯穿于第二工位9并与顶升固定平台19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工位8、第二工位9和第三工位10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阻挡器18,架体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控制箱6,控制箱6由控制面板7和电控系统组成,控制箱6外接有电源,电控系统为第一机械臂11、第二机械臂12、第三机械臂13和第四机械臂14的电控系统,目前市面上很多专门针对机械臂的电控系统,因此对于电控系统不做赘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四机械臂14,支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物料台5,顶升固定平台19处于输送机构15的内部,阻挡器18处于输送机构15的内部,阻挡器18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阻挡器18分别处于第一工位8、第二工位9和第三工位10的连接处,输送机构15由输送倍速链20、驱动装置和链轮组成,驱动装置为电机和传动轴,链轮设置有两个,两个链轮通过输送倍速链20传动连接,输送倍速链20的顶部设置有治具板17,输送机构15设置有四个,四个输送机构15固定安装在工作台2顶部的四个边缘处,四个输送机构15的连接处设置有换向机构16,换向机构16由第一气缸和气动调高装置组成,气动调高装置由第二气缸和承载板组成,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承载板的顶部,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工作台2的顶部,承载板的底部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输送机构15的输送倍速链20分段控制将每段上的产品治具板17分别送至第一工位8、第二工位9和第三工位10处,通过各个工位连接处的阻挡器18控制单工位内的产品有序堆积,再通过第三气缸和顶升固定平台19将产品准确定位,通过换向机构16实现产品换向到另一段输送机构15上,与此同时通过第一机械臂11、第二机械臂12、第三机械臂13和第四机械臂14之间的配合使用,对风扇产品工件进行安装。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包括架体(1)、底座(3)、支架(4)、输送机构(15)和换向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整体依次分为第一工位(8)、第二工位(9)和第三工位(10),所述第一工位(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机械臂(11),所述第二工位(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机械臂(12),所述第三工位(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机械臂(13),且第三工位(10)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顶升固定平台(19),所述第一工位(8)、第二工位(9)和第三工位(10)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阻挡器(18),所述架体(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控制箱(6),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四机械臂(14),所述支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物料台(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包括架体(1)、底座(3)、支架(4)、输送机构(15)和换向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整体依次分为第一工位(8)、第二工位(9)和第三工位(10),所述第一工位(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机械臂(11),所述第二工位(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机械臂(12),所述第三工位(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机械臂(13),且第三工位(10)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顶升固定平台(19),所述第一工位(8)、第二工位(9)和第三工位(10)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阻挡器(18),所述架体(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控制箱(6),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四机械臂(14),所述支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物料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仪风扇全自动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5)由输送倍速链(20)、驱动装置和链轮组成,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和传动轴,所述链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链轮通过输送倍速链(20)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倍速链(20)的顶部设置有治具板(17),所述输送机构(15)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输送机构(15)固定安装在工作台(2)顶部的四个边缘处,四个所述输送机构(15)的连接处设置有换向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沈健,李涛涛,朱回胜,马远剑,杨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君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