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60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08
一种芯头检测装置,包括:吸引机构,设置于弯管装置的放料架上方,并仅能够对落入所述放料架的芯头产生吸引作用;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吸引机构和所述放料架之间,且具有悬空状态和感应状态;所述弯管装置弯管后得到的折弯管输送至所述放料架上,当所述折弯管内不存在芯头时,所述感应机构处于所述悬空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芯头检测装置,利用折弯管的材料和芯头的材料不同,设置吸引机构对掉落至折弯管内的芯头进行吸引,从而使芯头带动折弯管移动,从而使感应机构能够感应到折弯管的移动,进而判断出弯管装置的芯头已经掉落,有效的避免人工检测中产生的漏检、错检的问题,极大提高产品质量的可控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Core head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芯头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弯管辅助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芯头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弯管设备作为制冷行业及涉及弯管需求的行业,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复杂(涉及2道弯以上)的弯管工序无法采用人工代替,其产品的作用主要用于作为物质(制冷剂、气体、液体等)传输的通道,因此其产品的密封性、畅通性成为质量检验的重要标准。弯管设备工作原理为铜管通过料筒、导料杆,由芯杆输送至折弯架,再由切刀切断铜管并进行折弯下料。由于弯管设备芯杆芯头为活动装置,频繁往复的弯管动作,使得芯杆芯头接口出现微型形变,当接口形变量大于芯头内部机构直径时存在芯头掉落至成品折弯管的内部风险且掉落后人工及弯管设备无法有效识别,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并导致大量的加工材料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芯头检测装置,为了解决芯头掉落至折弯管内无法检测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而利用吸引机构对芯头的吸引力带动折弯管进入感应机构的感应区域,从而判断芯头掉落的芯头检测装置。一种芯头检测装置,包括:吸引机构,设置于弯管装置的放料架上方,并仅能够对落入所述放料架的芯头产生吸引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吸引机构(1),设置于弯管装置的放料架(2)上方,并仅能够对落入所述放料架(2)的芯头产生吸引作用;/n感应机构(3),设置于所述吸引机构(1)和所述放料架(2)之间,且具有悬空状态和感应状态;/n所述弯管装置弯管后得到的折弯管输送至所述放料架(2)上,当所述折弯管内不存在芯头时,所述感应机构(3)处于所述悬空状态,当所述折弯管内存在芯头时,所述吸引机构(1)对所述芯头进行吸引并同时带动所述折弯管进入所述感应机构(3)的感应区域,所述感应机构(3)由所述悬空状态切换至所述感应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引机构(1),设置于弯管装置的放料架(2)上方,并仅能够对落入所述放料架(2)的芯头产生吸引作用;
感应机构(3),设置于所述吸引机构(1)和所述放料架(2)之间,且具有悬空状态和感应状态;
所述弯管装置弯管后得到的折弯管输送至所述放料架(2)上,当所述折弯管内不存在芯头时,所述感应机构(3)处于所述悬空状态,当所述折弯管内存在芯头时,所述吸引机构(1)对所述芯头进行吸引并同时带动所述折弯管进入所述感应机构(3)的感应区域,所述感应机构(3)由所述悬空状态切换至所述感应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3)与所述弯管装置电连接,且在所述感应机构(3)处于所述感应状态时,所述感应机构(3)控制所述弯管装置停机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机构(1)与所述放料架(2)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感应机构(3)与所述放料架(2)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折弯管由所述放料架(2)到所述吸引机构(1)方向上的尺寸,且在所述感应机构(3)切换至所述感应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折弯管到所述放料架(2)之间具有第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王晓彬古湘龙方掩廖慧斌易胜徐卓恒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