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末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45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末分离装置,包括螺旋管道,螺旋管道的上、下端分别固定有进料盘、出料盘,螺旋管道围绕转轴固定,立杆的上端通过上连接板支撑有套环,套环套设在进料盘的外侧,且两者为宽松配合;上连接板上固定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外端固定有驱动轮,进料盘周部设有从动齿圈;螺旋管道包括管体,管体的内腔被筛分板分隔为茶叶运输区和茶叶末收集区,茶叶末收集区通过连通管与空心转轴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螺旋管道同时实现传送和筛分功能,占用体积,对生产车间的空间要求低;茶叶末经筛孔进入茶叶末收集区,再经连通管、转轴被抽尘管吸除,茶叶与茶叶末分离效果好。

A device for separating tea powder for tea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末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末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的加工过程一般分为初制和精制,初制一般包括杀青(或蒸青)-揉捻-干燥(晒干或烘干),精制一般包括筛分、抖筛、拣剔、干燥等。茶叶在进行加工处理、储藏以及运输过程中,由于水分被蒸发掉,茶叶变得脆弱,容易破碎,这些破碎的茶叶末就会掺杂在完整的茶叶中,影响茶叶的品质。因此,需要将这些茶叶末与茶叶分离开,传统去除茶叶末的方法主要是人工方式并存,人工剔除的方式分选效率低。为此,公开号为CN207546982U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包括进料斗、传送装置、振动筛箱和支架,传送装置外设置有支架,传送装置上设置有进料斗,振动箱筛设置在传送装置下方,振动筛箱外设置有电机,电机连接有凸轮轴,振动筛箱侧壁设置有凸轮轴箱,凸轮轴箱上开设有凸轮槽,凸轮轴位于凸轮槽内,振动箱筛内部设置有筛网一,振动筛箱底部对称设置有滑块,滑块下方设置有茶叶末收集箱,茶叶末收集箱上对称设置有与滑块配合的T形滑槽。这种分离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结构复杂,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对生产车间的空间要求高;二是为开放式结构,在传送和振动过程中易导致碎末形成扬尘,影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效果和车间卫生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末分离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末分离装置,包括螺旋管道,所述螺旋管道的上端固定有进料盘,下端放置有出料盘,所述螺旋管道围绕转轴固定,所述出料盘的中部固定有定位套,所述转轴的下端转动限制在定位套中,所述螺旋管道旁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板与出料盘固定,上端通过上连接板支撑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进料盘的外侧,且两者为宽松配合;所述上连接板上固定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向下贯穿上连接板的输出轴外端固定有驱动轮,所述进料盘位于套环下方的部分周部设有与驱动轮啮合的从动齿圈;所述螺旋管道包括管体,管体的内腔被筛分板分隔为位于上层的茶叶运输区和位于下层的茶叶末收集区,所述筛分板上均布有直径为2-4mm的筛孔,所述转轴为空心轴,其与螺旋管道连接处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将茶叶末收集区与转轴内腔连通,所述转轴贯穿进料盘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抽尘管;所述进料盘的底面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茶叶运输区上端口连通,所述茶叶运输区的下端口为出料口,所述茶叶末收集区的两端口为闭口。进一步地,上述茶叶末分离装置中,所述螺旋管道为一体式结构,或者由多段组合而成。进一步地,上述茶叶末分离装置中,所述立杆位于与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进一步地,上述茶叶末分离装置中,所述抽尘管接有负压风机,且抽尘管固定后,在连接器的作用下不会随转轴发生转动。进一步地,上述茶叶末分离装置中,所述进料盘的底面呈曲面,且进料口位于曲面的低位处。进一步地,上述茶叶末分离装置中,所述螺旋管道及转轴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螺旋管道同时实现传送和筛分功能,占用体积,对生产车间的空间要求低;螺旋管道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会驱动茶叶向下滑动,滑动过程中茶叶末经筛孔进入茶叶末收集区,再经连通管被吸入至转轴的空腔中,最终被抽尘管吸除,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出现扬尘,保障茶叶与茶叶末分离效果和良好的车间卫生环境。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螺旋管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螺旋管道为分段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螺旋管道,101-管体,102-筛分板,103-茶叶运输区,104-茶叶末收集区,105-连通管,2-进料盘,3-出料盘,4-转轴,5-定位套,6-立杆,7-下连接板,8-上连接板,9-套环,10-转动电机,11-驱动轮,12-从动齿圈,13-抽尘管,14-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末分离装置,包括螺旋管道1,螺旋管道1的上端固定有进料盘2,下端放置有出料盘3。螺旋管道1围绕转轴4固定,出料盘3的中部固定有定位套5,转轴4的下端转动限制在定位套5中。螺旋管道1旁设有立杆6,立杆6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板7与出料盘3固定,上端通过上连接板8支撑有套环9。套环9套设在进料盘2的外侧,且两者为宽松配合。上连接板8上固定有转动电机10,转动电机10向下贯穿上连接板8的输出轴外端固定有驱动轮11,进料盘2位于套环9下方的部分周部设有与驱动轮11啮合的从动齿圈12。螺旋管道1包括管体101,管体101的内腔被筛分板102分隔为位于上层的茶叶运输区103和位于下层的茶叶末收集区104。筛分板102上均布有直径为2-4mm的筛孔。转轴4为空心轴,其与螺旋管道1连接处设有连通管105,连通管105将茶叶末收集区104与转轴4内腔连通,转轴4贯穿进料盘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抽尘管13。进料盘2的底面设有进料口14,进料口14与茶叶运输区103上端口连通,茶叶运输区103的下端口为出料口,茶叶末收集区104的两端口为闭口。进料盘2的底面呈曲面,且进料口14位于曲面的低位处。立杆6位于与上连接板8、下连接板7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抽尘管13接有负压风机,且抽尘管13固定后,在连接器的作用下不会随转轴4发生转动。螺旋管道1为一体式结构。螺旋管道1及转轴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螺旋管道1同时实现传送和筛分功能,占用体积,对生产车间的空间要求低;螺旋管道1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会驱动茶叶向下滑动,滑动过程中茶叶末经筛孔进入茶叶末收集区104,再经连通管105被吸入至转轴4的空腔中,最终被抽尘管13吸除,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出现扬尘,保障茶叶与茶叶末分离效果和良好的车间卫生环境。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应用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如图3所示,螺旋管道1由多段组合而成,每段的两端部设有端板,组合后对接的端板通过固定螺栓紧固,内部的筛孔板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管道,所述螺旋管道的上端固定有进料盘,下端放置有出料盘,所述螺旋管道围绕转轴固定,所述出料盘的中部固定有定位套,所述转轴的下端转动限制在定位套中,所述螺旋管道旁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板与出料盘固定,上端通过上连接板支撑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进料盘的外侧,且两者为宽松配合;所述上连接板上固定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向下贯穿上连接板的输出轴外端固定有驱动轮,所述进料盘位于套环下方的部分周部设有与驱动轮啮合的从动齿圈;/n所述螺旋管道包括管体,管体的内腔被筛分板分隔为位于上层的茶叶运输区和位于下层的茶叶末收集区,所述筛分板上均布有直径为2-4mm的筛孔,所述转轴为空心轴,其与螺旋管道连接处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将茶叶末收集区与转轴内腔连通,所述转轴贯穿进料盘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抽尘管;所述进料盘的底面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茶叶运输区上端口连通,所述茶叶运输区的下端口为出料口,所述茶叶末收集区的两端口为闭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管道,所述螺旋管道的上端固定有进料盘,下端放置有出料盘,所述螺旋管道围绕转轴固定,所述出料盘的中部固定有定位套,所述转轴的下端转动限制在定位套中,所述螺旋管道旁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板与出料盘固定,上端通过上连接板支撑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进料盘的外侧,且两者为宽松配合;所述上连接板上固定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向下贯穿上连接板的输出轴外端固定有驱动轮,所述进料盘位于套环下方的部分周部设有与驱动轮啮合的从动齿圈;
所述螺旋管道包括管体,管体的内腔被筛分板分隔为位于上层的茶叶运输区和位于下层的茶叶末收集区,所述筛分板上均布有直径为2-4mm的筛孔,所述转轴为空心轴,其与螺旋管道连接处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将茶叶末收集区与转轴内腔连通,所述转轴贯穿进料盘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抽尘管;所述进料盘的底面设有进料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美
申请(专利权)人:婺源县万鸿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