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所述第一喷淋塔设置有用于通入废气的进气管,所述第二喷淋塔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管,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喷淋塔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喷淋塔设置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塔设置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剂为水,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剂为有机溶剂,且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底侧设置有与废水处理站相连通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排水阀。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能够保证处理系统处理有机废气顺畅进行,且减少系统运行的成本。
An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我国,VOC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133.32Pa、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沸点在50-260℃以下且初馏点等于250摄氏度的有机化合物,或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挥发的有机固体或液体。线路板、电镀等工业废气中便含有大量的有机废气,随着环保政策越来越严,对于有机废气的排放管理也日益严格。其中有机废气的处理可采用喷淋吸收法,利用有机溶剂对有机废气的吸收去除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气体吸收塔用于处理有机废气效果显著,但现有技术中仅仅采用有机溶剂对有机废气进行吸收,由此使得有机溶剂的更换频率加快,提高了有机溶剂的成本,且更换有机溶剂也会使得处理系统运行不畅;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废气处理系统所产生且吸收饱和后的吸收液需交由专业的第三方外运处理,成本高昂,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能够保证处理系统处理有机废气顺畅进行,且减少系统运行的成本。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所述第一喷淋塔设置有用于通入废气的进气管,所述第二喷淋塔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管,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喷淋塔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喷淋塔设置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塔设置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剂为水,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剂为有机溶剂,且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底侧设置有与废水处理站相连通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排水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喷淋塔内部的多个第一喷嘴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喷淋塔外部的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底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与各所述第一喷嘴相连通,且各所述第一喷嘴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淋塔的上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喷淋塔内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块缓冲挡板,两块所述缓冲挡板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淋塔的侧壁,且两块所述缓冲挡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喷嘴相对设置。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缓冲挡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支板,位于不同所述缓冲挡板上的各倾斜支板呈交错设置,位于同一块缓冲挡板上的各倾斜支板相互平行。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喷淋塔内部的多个第二喷嘴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喷淋塔外部的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喷淋塔的底侧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水管与各所述第二喷嘴相连通,且各所述第二喷嘴沿竖直方向上分层排布,位于同一层上的所述第二喷嘴呈并排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喷淋塔设置有空心球填料层,所述空心球填料层通过带孔隔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喷淋塔内,且所述空心球填料层与所述第二喷嘴相对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喷淋塔的顶侧设置有水雾分离器,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喷淋塔的顶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喷淋塔的内壁设有倒角部,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水雾分离器和所述排气管之间,且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排气管一侧的内径小于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水雾分离器一侧的内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底侧,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出气端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塔的顶端,所述第二喷淋塔的进气端位于所述第二喷淋塔的底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剂为柴油或煤油。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有机废气沿进气管进入至第一喷淋塔进行喷淋吸收,此后有机废气由第一喷淋塔的出气端进入至第二喷淋塔进一步喷淋,完成喷淋后气体达标并由排气管排出,具体地,第一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剂为水,第二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剂为有机溶剂,由此部分水溶性有机废气在第一喷淋塔内得到吸收,降低了第二喷淋塔内有机溶剂的吸收压力,从而降低有机溶剂的污泥负荷且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更换频率,此后被初步吸收的有机废气则在第二喷淋塔内进一步吸收并由排气管排出,且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底侧设置有与废水处理站相连通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排水阀,由此当第一喷淋塔内的水吸收饱和之后能够流至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而排水阀的设置使得水流能够更方便流动至废水处理站中,废水的处理比较方便且成本低,上述第一喷淋塔内采用水进行初步喷淋,成本低廉,并能够减轻有机溶剂的吸收压力,延长有机溶剂的更换周期,从而该处理系统能够顺畅进行处理有机废气,进一步地,通过提高第一喷淋塔内水的更换频率能够进一步使得有机溶剂吸收负担减轻,且减少了有机溶剂处理所需的高昂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喷淋塔;2、第二喷淋塔;3、进气管;4、排气管;5、第一喷淋装置;5a、第一喷嘴;5b、第一循环泵;6、第二喷淋装置;6a、第二喷嘴;6b、第二循环泵;7、缓冲挡板;8、倾斜支板;9、空心球填料层;10、水雾分离器;11、倒角部;12、排水管道;13、废水处理站;14、排水阀;15、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如图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图中箭头的指向为有机废气的流通方向,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喷淋塔1和第二喷淋塔2,所述第一喷淋塔1设置有用于通入废气的进气管3,所述第二喷淋塔2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管4,所述第一喷淋塔1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喷淋塔2的进气端相连通,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喷淋塔1的出气端与第二喷淋塔2的进气端之间设有风机15,而风机15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由此使得第一喷淋塔1的气体能够顺利进入至第二喷淋塔2内,有机废气沿进气管3进入至第一喷淋塔1进行喷淋吸收,此后有机废气由第一喷淋塔1的出气端进入至第二喷淋塔2进一步喷淋,完成喷淋后由排气管4排出;所述第一喷淋塔1设置有第一喷淋装置5,所述第二喷淋塔2设置有第二喷淋装置6,所述第一喷淋装置5中的喷淋剂为水,所述第二喷淋装置6中的喷淋剂为有机溶剂,由此部分水溶性有机废气在第一喷淋塔1内得到吸收,降低了第二喷淋塔2内有机溶剂的吸收压力,从而降低有机溶剂的污泥负荷且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更换频率,此后被初步吸收的有机废气则在第二喷淋塔2内进一步吸收并由排气管4排出,且所述第一喷淋塔1的底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所述第一喷淋塔设置有用于通入废气的进气管,所述第二喷淋塔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管,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喷淋塔的进气端相连通;/n所述第一喷淋塔设置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塔设置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剂为水,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剂为有机溶剂,且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底侧设置有与废水处理站相连通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排水阀;/n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喷淋塔内部的多个第一喷嘴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喷淋塔外部的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底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与各所述第一喷嘴相连通,且各所述第一喷嘴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淋塔的上侧;/n所述第一喷淋塔内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块缓冲挡板,两块所述缓冲挡板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淋塔的侧壁,且两块所述缓冲挡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喷嘴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所述第一喷淋塔设置有用于通入废气的进气管,所述第二喷淋塔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管,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喷淋塔的进气端相连通;
所述第一喷淋塔设置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塔设置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剂为水,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剂为有机溶剂,且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底侧设置有与废水处理站相连通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排水阀;
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喷淋塔内部的多个第一喷嘴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喷淋塔外部的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喷淋塔的底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与各所述第一喷嘴相连通,且各所述第一喷嘴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淋塔的上侧;
所述第一喷淋塔内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块缓冲挡板,两块所述缓冲挡板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淋塔的侧壁,且两块所述缓冲挡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喷嘴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缓冲挡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支板,位于不同所述缓冲挡板上的各倾斜支板呈交错设置,位于同一块缓冲挡板上的各倾斜支板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喷淋塔内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郭键勇,林学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益方田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