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耦合增强型深井换热器供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暖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耦合增强型深井换热器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我国北方冬季雾霾严重,建筑供暖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现阶段对清洁能源供暖技术需求迫切。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但在建筑供暖领域应用较少。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属于间歇能源,不稳地,需要配置辅助热源或者储热系统,导致投资费用较高,限制了其在供暖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另外,我国地热资源储量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地方的地热资源较贫乏,单井出水量少,地热开发成本高。针对地热资源贫乏,单井出水量少的现状,目前新出现了一种深井换热器(DBHE)技术,该技术采用同轴套管结构,通过金属外壁向岩石取热,通过内保温管将热量输出。由于系统封闭循环,不采地下热水,不存在腐蚀结垢和回灌等问题,备受市场欢迎。DBHE虽是一种有前景的地热开发技术,但该技术主要靠岩石的热传导将周围岩石的热量传递到井筒内,由于岩石的导热系数低,导致单井取热功率小,有热取不出。在钻井过程中,钻遇漏失层或含水层时,会造成钻井泥浆的漏失。同时,长期的取热可能会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耦合增强型深井换热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热系统、第二供热系统以及储热系统,所述第一供热系统包括循环泵(1)、热泵(2)和深井换热器(3),所述深井换热器(3)包括注入水的注入通道(38)以及采出热水的采出通道(39),所述注入通道(38)依次与循环泵(1)、热泵(2)的第一入口(21)相连,所述采出通道(39)与热泵(2)的第一出口(22)相连,所述热泵(2)的第二入口(23)和第二出口(24)均与目标建筑(4)相连;所述第二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5)、储热水箱(6)以及热水泵(7),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的出口依次与储热水箱(6)、热水泵(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耦合增强型深井换热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热系统、第二供热系统以及储热系统,所述第一供热系统包括循环泵(1)、热泵(2)和深井换热器(3),所述深井换热器(3)包括注入水的注入通道(38)以及采出热水的采出通道(39),所述注入通道(38)依次与循环泵(1)、热泵(2)的第一入口(21)相连,所述采出通道(39)与热泵(2)的第一出口(22)相连,所述热泵(2)的第二入口(23)和第二出口(24)均与目标建筑(4)相连;所述第二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5)、储热水箱(6)以及热水泵(7),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的出口依次与储热水箱(6)、热水泵(7)以及目标建筑(4)相连,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的入口与目标建筑(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耦合增强型深井换热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系统包括将热水泵(7)的出口与采出通道(39)相连,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的入口与注入通道(38)相连;所述注入通道(38)与循环泵(1)之间设有第一注入阀门(81),所述采出通道(39)与第一出口(22)之间设有第一采出阀门(82);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的入口与目标建筑(4)之间设有第二注入阀门(83),所述热水泵(7)与目标建筑(4)之间设有第二采出阀门(84);所述热水泵(7)与采出通道(39)之间设有储热注入阀门(91),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与注入通道(38)之间设有储热采出阀门(9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耦合增强型深井换热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井换热器(3)包括井以及在井外侧的岩石(34)、漏失层(35)和含水层(36),所述井包括保温管(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宪标,蒋坤卿,李华山,王令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