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占川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12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包括外壳、连接于所述外壳上的机盖、设置于外壳内的滤芯,所述机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出水端与外壳内壁和滤芯外壁组成的空腔连通,所述出水口的进水端与滤芯内壁组成的空腔连通,所述滤芯的过滤精度为0.1‑1.0微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取暖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地暖设备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
本技术属于地暖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水暖供热已经是我国北方普遍采用的冬季供暖方式,其具有经济实用、供暖效果明显的优点。在水暖供热的所有方式中,地暖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其优点更加突出,具有科学、健康、舒适、具有保健作用。但在每年的供暖初始,总会出现各种供暖问题,比如说个别住户的地暖不热,部分暖气管组不热等,传统认识中认为该问题仅仅是由于地暖管道内部的杂质、生锈等原因造成暖气管的堵塞造成的,但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由于供暖用水就是普通的自来水,循环水里面含有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病毒的大小一般在18~450纳米,细菌的大小一般在0.2~5微米之间,地暖中循环水的温度为30-60℃,该温度刚好适合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生长和繁殖,因此,水中就会有一些絮状物析出,随着时间地积累,絮状物逐渐增多并附着在地暖管壁上,形成生物粘泥,地暖管路在运行一个采暖期会形成1-1.5毫米的粘泥,当管壁粘泥的厚度达到0.3-1毫米时,将有21%的热量不能正常转换,并使室内温度降低3-6℃,这才是真正导致地暖一年不如一年暖和的真正原因,现有的解决该问题的方式为,每年定期对整个供暖管道进行清洗,操作复杂,清洗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包括外壳、连接于所述外壳上的机盖、设置于外壳内的滤芯,所述机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出水端与外壳内壁和滤芯外壁组成的空腔连通,所述出水口的进水端与滤芯内壁组成的空腔连通,所述滤芯的过滤精度为0.1-1.0微米。作为限定,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球阀。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机盖和外壳间通过螺纹连接。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壳的沟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和机盖形成密封副。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滤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垫,顶部的密封垫与机盖接触,底部的密封垫与地板支撑筋接触。作为再另一种限定,所述外壳为透明材质制成的结构。作为最后一种限定,所述滤芯可以采用陶瓷膜、金属丝网、烧结膜和有机膜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1)本技术包括外壳、连接于外壳上的机盖、设置于外壳内的滤芯,机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的出水端与外壳内壁和滤芯外壁组成的空腔连通,出水口的进水端与滤芯内壁组成的空腔连通,使用时将过滤器的进水口的进水端和出水口的出水端依次接入入户地暖进水处,由于滤芯的过滤精度为0.1-1.0微米,病毒的大小一般在18~450纳米,而细菌的大小一般在0.2~5微米之间,滤芯可以将地暖入户水中的细菌、微生物、藻类等截留去除,避免在地暖管壁上形成粘泥,提高取暖效果,通过使用该装置,不需要对供暖管道进行整体清洗,只要定期更换一下过滤器的滤芯,操作简单,更换成本低;(2)本技术的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球阀,关闭机盖上的进水口,打开外壳底部的排污球阀,此时可以利用地暖系统的背压,住户地暖循环水会回流对滤芯进行反洗,附着在滤芯外面的污垢会脱落,连同污水从排污球阀排出,有效延长滤芯使用寿命;(3)本技术的机盖和外壳间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4)本技术的外壳的沟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和机盖形成密封副,密封性好,制造成本低,通用件更换简单方便;(5)本技术滤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垫,顶部的密封垫与机盖接触,底部的密封垫与地板支撑筋接触,密封效果好,保证过滤完全;(6)本技术的外壳为透明材质制成,可以方便观测过滤器内部的工作情况;(7)本技术的滤芯可以采用陶瓷膜、金属丝网、烧结膜和有机膜中的任意一种,在保证滤芯过滤精度的前提下,取材广泛;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取暖效果,适用于地暖设备领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机盖的正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机盖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机盖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标注部件:1、外壳;2、机盖;3、滤芯;4、排污管;5、排污球阀;6、O型密封圈;7、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如图1和2所示,包括外壳1、连接于外壳1上的机盖2、设置于外壳1内的滤芯3,外壳1采用透明材质,可以方便观测过滤器内部的工作情况。机盖1和外壳2间通过螺纹连接,外壳1的沟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6,O型密封圈6和机盖2形成密封副,密封性好,制造成本低,O型密封圈6为市面上常见的通用件,购买和更换简单方便。如图3-5所示,机盖2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外壳1的内壁和滤芯3的外壁组成空腔,进水口的出水端与上述空腔连通,出水口的进水端与滤芯3内壁组成的空腔连通。滤芯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垫7,当将过滤器安装完成后,顶部的密封垫7与机盖2紧密接触,底部的密封垫7与地板支撑筋接触卡紧,滤芯3的过滤精度范围为0.1-1.0微米,滤芯3的材质可以采用陶瓷膜、金属丝网、烧结膜和有机膜中的任意一种,只要达到上述过滤精度即可将地暖入户水中的细菌、微生物、藻类等截留去除,避免在地暖管壁上形成粘泥,提高取暖效果。作为本实施例的更优设置,如图1所示,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4,排污管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球阀5,当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或者每年供暖前,需要清洗过滤器时,关闭机盖1上的进水口,打开外壳底部的排污球阀5,此时可以利用地暖系统的背压,住户地暖循环水会回流对滤芯3进行反洗,附着在滤芯3外面的污垢会脱落,连同污水从排污球阀5排出,有效延长滤芯3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时,如图6所示,首先将过滤器机盖2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依次接入地暖管路系统入户处,入户地暖的循环水经机盖2的进水口进入外壳1内壁和滤芯3外壁组成的空腔,经滤芯3过滤,滤芯3可以将地暖入户水中的细菌、微生物、藻类截留在滤芯3外壁,接着过滤后的地暖循环水进入滤芯3内壁组成的空腔,其次通过机盖2的出水口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连接于所述外壳上的机盖、设置于外壳内的滤芯,所述机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出水端与外壳内壁和滤芯外壁组成的空腔连通,所述出水口的进水端与滤芯内壁组成的空腔连通,所述滤芯的过滤精度为0.1-1.0微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连接于所述外壳上的机盖、设置于外壳内的滤芯,所述机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出水端与外壳内壁和滤芯外壁组成的空腔连通,所述出水口的进水端与滤芯内壁组成的空腔连通,所述滤芯的过滤精度为0.1-1.0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球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和外壳间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地暖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沟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和机盖形成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川
申请(专利权)人:李占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