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105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加药池,所述加药池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加药池右侧设置有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与加药池连通,斜管沉淀池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斜管沉淀池的右侧设置有清水池,清水池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清水池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堰,所述清水池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加药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泥管,所述斜管沉淀池内部设置有第二排泥管,所述加药池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形集泥斗,所述斜管沉淀池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锥形集泥斗,所述搅拌杆插入到加药池内部,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进一步缩小沉淀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沉淀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备
本技术属于净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常规的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具有体积大、占地面积大的局限性,辐流式沉淀池机械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导致适用性不强,针对一些偏小水量的工程,在传统斜管沉淀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需要将加药沉淀以及清水出水为一体。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技术,特再提供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备,进一步缩小沉淀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沉淀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备,进一步缩小沉淀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沉淀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的左侧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加药池,所述加药池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加药池右侧设置有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与加药池连通,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右侧设置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清水池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堰,所述清水池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溢流堰连通斜管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加药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泥管,所述斜管沉淀池内部设置有第二排泥管,所述加药池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形集泥斗,所述斜管沉淀池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锥形集泥斗,所述加药池顶部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下关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加药池,所述加药池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加药池右侧设置有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与加药池连通,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右侧设置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清水池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堰,所述清水池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溢流堰连通斜管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加药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泥管,所述斜管沉淀池内部设置有第二排泥管,所述加药池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形集泥斗,所述斜管沉淀池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锥形集泥斗,所述加药池顶部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下关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插入到加药池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池设置若干个加药区,所述电机的数量与加药区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电机均设置在加药区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与加药区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的搅拌杆均插入到加药区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区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加药区之间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加药区内部放置的药品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一体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世才周瑞东刘首超周博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鲁瑞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