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寇宗艳专利>正文

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01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包括外层面料,所述外层面料上设有内层面料,内层面料上设有中药固定块,所述中药固定块包括固定外框体、上封盖、第二隔离纸和防渗垫,固定外框体采用海绵材质,固定外框体呈“回”字形,固定外框体内侧与底面均贴合有防渗垫,固定外框体上端面上设有不干胶,固定外框体的上端面贴合有“回”字形的第二隔离纸,固定外框体内嵌合有“T”形的上封盖,所述内层面料上设有医用压敏胶,内层面料上贴合有第一隔离纸。该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可直接贴合在患者不舒适的部位上,固定起来较为方便,可减少固定起来的时间,从而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该固定带面料柔软透气,可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
本技术涉及外敷中药装置
,具体为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
技术介绍
中药外敷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以气味具厚药物为引导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灶,固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敷于体表的中药干粉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现有的中药外敷通常用普通纱布和胶带进行固定,不能够直接方便的进行固定,固定起来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且舒适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中药外敷固定起来时间较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包括外层面料,所述外层面料上设有内层面料,内层面料上设有中药固定块,所述中药固定块包括固定外框体、上封盖、第二隔离纸和防渗垫,固定外框体采用海绵材质,固定外框体呈“回”字形,固定外框体内侧与底面均贴合有防渗垫,固定外框体上端面上设有不干胶,固定外框体的上端面贴合有“回”字形的第二隔离纸,固定外框体内嵌合有“T”形的上封盖,所述内层面料上设有医用压敏胶,内层面料上贴合有第一隔离纸。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纸、第二隔离纸与防渗垫均为医用硅油纸。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纸呈“C”形,且第一隔离纸的内侧宽度等于中药固定块的外部宽度。优选的,所述内层面料为无纺布,所述外层面料由PTFE膜和布料复合而成。优选的,所述上封盖由纱布缝合而成,且纱布内填充有棉花。优选的,所述中药固定块位于内层面料的中间位置,且第一隔离纸设置在中药固定块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可直接贴合在患者不舒适的部位上,固定起来较为方便,可减少固定起来的时间,从而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该固定带面料柔软透气,可提高患者的舒适感。该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采用贴合的方式固定在患者痛处,易于固定,可减少固定的时间,且该固定带便于固定不同类的中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中药固定块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中药固定外框体俯视图。图中:1、第一隔离纸,2、内层面料,3、中药固定块,301、固定外框体,302、上封盖,303、第二隔离纸,303、防渗垫,4、外层面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包括外层面料4,外层面料4上设有内层面料2,内层面料2上设有中药固定块3,内层面料2为无纺布,外层面料4由PTFE膜和布料复合而成,此结构可使内层面料2具有透气、柔软的特质,使内层面料2更加贴合皮肤,不会刺激到患者皮肤,且PTFE膜为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能进一步加强该固定带的透气性,能保持患者痛处衣服的干燥,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感,中药固定块3包括固定外框体301、上封盖302、第二隔离纸303和防渗垫304,固定外框体301采用海绵材质,固定外框体301呈“回”字形,固定外框体301内侧与底面均贴合有防渗垫304,固定外框体301上端面上设有不干胶,固定外框体301的上端面贴合有“回”字形的第二隔离纸303,固定外框体301内嵌合有“T”形的上封盖302,上封盖302由纱布缝合而成,且纱布内填充有棉花,此结构可易于上封盖302吸收固定外框体301内部中药,可更好的发挥药效,内层面料2上设有医用压敏胶,内层面料2上贴合有第一隔离纸1,第一隔离纸1、第二隔离纸303与防渗垫304均为医用硅油纸,此结构可使第一隔离纸1与第二隔离纸303均可以从固定带上撕开,且不会影响固定带的粘合性,且防渗垫304可防止中药渗透出固定外框体301,能将中药暂时存储在固定外框体301中,第一隔离纸1呈“C”形,且第一隔离纸1的内侧宽度等于中药固定块3的外部宽度,中药固定块3位于内层面料2的中间位置,且第一隔离纸1设置在中药固定块3的两侧,此结构可使第一隔离纸1卡合在中药固定块3的外部,可将内层面料2上除中药固定块3位置以外的所有医用压敏胶全部覆盖住,此结构可将膏状中药放置在固定外框体301的内部,然后通过上封盖302将膏状中药密封在固定外框体301的内部,将固定带直接贴合在患者痛处,减少固定的时间,且中药可通过上封盖302渗透进皮肤中。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时,首先将需要进行外敷的中药调制成膏状体,再将上封盖302从固定外框体301内拿出,将调好的膏状体中药均匀导入到固定外框体301的内部区域,固定外框体301内部的防渗垫304可防止中药渗出外部,能将中药暂时存储在固定外框体301的内部,然后将固定外框体301上端的第二隔离纸303撕开,露出固定外框体301上的不干胶,将上封盖302嵌合进固定外框体301中,向下按压上封盖302,使上封盖302通过不干胶贴合在固定外框体301的上端,接着撕开中药固定块3一侧的第一隔离纸1,将中药固定块3对准痛处,轻轻按压外层面料4,使内层面料2上的医用压敏胶贴在痛处周围的皮肤上,接着撕开中药固定块3另一侧的第一隔离纸1,将固定带抚平,即可将中药固定在患者痛处,固定外框体301内部的膏状体中药会渗透进上封盖302,然后通过上封盖302渗透进患者痛处,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这就是该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的工作过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包括外层面料(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面料(4)上设有内层面料(2),内层面料(2)上设有中药固定块(3),所述中药固定块(3)包括固定外框体(301)、上封盖(302)、第二隔离纸(303)和防渗垫(304),固定外框体(301)采用海绵材质,固定外框体(301)呈“回”字形,固定外框体(301)内侧与底面均贴合有防渗垫(304),固定外框体(301)上端面上设有不干胶,固定外框体(301)的上端面贴合有“回”字形的第二隔离纸(303),固定外框体(301)内嵌合有“T”形的上封盖(302),所述内层面料(2)上设有医用压敏胶,内层面料(2)上贴合有第一隔离纸(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包括外层面料(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面料(4)上设有内层面料(2),内层面料(2)上设有中药固定块(3),所述中药固定块(3)包括固定外框体(301)、上封盖(302)、第二隔离纸(303)和防渗垫(304),固定外框体(301)采用海绵材质,固定外框体(301)呈“回”字形,固定外框体(301)内侧与底面均贴合有防渗垫(304),固定外框体(301)上端面上设有不干胶,固定外框体(301)的上端面贴合有“回”字形的第二隔离纸(303),固定外框体(301)内嵌合有“T”形的上封盖(302),所述内层面料(2)上设有医用压敏胶,内层面料(2)上贴合有第一隔离纸(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部位外敷中药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纸(1)、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宗艳
申请(专利权)人:寇宗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