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在所述导管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口和弯曲接头,在所述导管主体上靠近主口的位置设置有侧接口,所述导管主体、弯曲接头和侧接口为一体结构,在所述导管主体上靠近弯曲接头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侧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气道支架置入手术前预留通气空间,保证手术中的氧流量避免了支架输送器通过气道狭窄段时可能使气道完全阻塞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椭圆形的横截面可以在保证为气道支架置入预留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导管主体、弯曲接头和侧接口的横截面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
技术介绍
随着治疗手段的持续发展,气道支架置入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气道狭隘的治疗中,但是在气道支架置入术中存在支架输送器通过气道狭窄段时可能使气道完全阻塞,使患者陷入窒息危险境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在所述导管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口和弯曲接头,在所述导管主体上靠近主口的位置设置有侧接口,所述导管主体、弯曲接头和侧接口为一体结构,在所述导管主体上靠近弯曲接头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侧孔。进一步,所述导管主体、弯曲接头和侧接口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以在保证为气道支架置入预留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导管主体、弯曲接头和侧接口的横截面空间。再进一步,在所述导管主体、弯曲接头和侧接口的外表面设置有医用导管亲水涂层,以增加导管和人体的亲和度,使得导管容易进入人体内部。更进一步,在所述导管主体、弯曲接头和侧接口的内表面设置有导芯层,以在保证导管柔软度的情况下,增加导管内壁的光滑度和硬度,避免导管内的导丝进行操作时划伤导管内壁。更进一步,所述导芯层为塑胶层。更进一步,所述导管主体、弯曲接头和侧接口为软橡胶管。更进一步,所述弯曲接头的长度为1-1.5cm;所述的导管主体与弯曲接头之间的夹角为120-150°。更进一步,所述侧孔的数量为4-6个,且为交错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气道支架被释放前先一步设置在气道内,可以预留一部分空间用作供氧,避免了支架输送器通过气道狭窄段时造成气道阻塞的问题,同时本技术采用软橡胶管做为导管主体,保证了导管的柔软性,在导管外表面设置的医用导管亲水涂层可以使导管更容易进入人体内,同时也起到降低导管对气管黏膜的刺激性的作用,在导管内表面设置的塑胶层可以在保证导管柔软度的同时增加导管内表面的光滑度和硬度,避免导管内的导丝进行操作时划伤导管内壁,本技术主口用于导丝穿过进行操作,侧接口用于连接氧气、三通管等进行输氧,导丝的操作和氧气输送不会造成相互的影响,本技术导管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弯曲接头,可以更容易的通过气管弯道,保证导管通过气管弯道时不会划伤气管,同时也可以贴合人体的鼻咽部,增加舒适感,本技术设置的侧孔,可以在弯曲接头被堵塞的情况下,保持持续供氧,4-6个的侧孔数量可以保证充足的供氧量,侧孔交错设置可防止导管主体断裂,侧孔设置在导管主体上可以防止导丝从侧孔跑出去,在椭圆形的横截面可以在保证为气道支架置入预留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导管主体、弯曲接头和侧接口的横截面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B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圆孔与椭圆孔的比较示意图;图中,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主口—3、侧接口—4、侧孔—5、医用导管亲水涂层—6、导芯层—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在所述导管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口3和弯曲接头2,所述弯曲接头2的长度为1cm;所述的导管主体1与弯曲接头2之间的夹角为120°。在所述导管主体1上靠近主口3的位置设置有侧接口4,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为一体结构,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以在保证为气道支架置入预留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横截面空间。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为软橡胶管。在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外表面设置有医用导管亲水涂层6,以增加导管和人体的亲和度,使得导管容易进入人体内部。在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内表面设置有塑胶层7,以在保证导管柔软度的情况下,增加导管内壁的光滑度和硬度,避免导管内的导丝进行操作时划伤导管内壁。在所述导管主体1上靠近弯曲接头2的位置交错设置有6个侧孔5。实施例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在所述导管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口3和弯曲接头2,所述弯曲接头2的长度为1.5cm;所述的导管主体1与弯曲接头2之间的夹角为135°。在所述导管主体1上靠近主口3的位置设置有侧接口4,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为一体结构,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以在保证为气道支架置入预留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横截面空间。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为软橡胶管。在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外表面设置有医用导管亲水涂层6,以增加导管和人体的亲和度,使得导管容易进入人体内部。在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内表面设置有塑胶层7,以在保证导管柔软度的情况下,增加导管内壁的光滑度和硬度,避免导管内的导丝进行操作时划伤导管内壁。在所述导管主体1上靠近弯曲接头2的位置交错设置有5个侧孔5。实施例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在所述导管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口3和弯曲接头2,所述弯曲接头2的长度为1.2cm;所述的导管主体1与弯曲接头2之间的夹角为150°。在所述导管主体1上靠近主口3的位置设置有侧接口4,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为一体结构,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以在保证为气道支架置入预留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横截面空间。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为软橡胶管。在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外表面设置有医用导管亲水涂层6,以增加导管和人体的亲和度,使得导管容易进入人体内部。在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内表面设置有塑胶层7,以在保证导管柔软度的情况下,增加导管内壁的光滑度和硬度,避免导管内的导丝进行操作时划伤导管内壁。在所述导管主体1上靠近弯曲接头2的位置交错设置有4个侧孔5。使用方法:在输送气道支架前,先将导丝送入人体气道内,再将导管穿至导丝上,沿导丝进入人体气道内,随后再进行气道支架的输送。导管的主口用于进行导丝操作,侧接口用于供氧,弯曲接头进入人体内部保证人体的持续供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主体(1),在所述导管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口(3)和弯曲接头(2),在所述导管主体(1)上靠近主口(3)的位置设置有侧接口(4),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为一体结构,在所述导管主体(1)上靠近弯曲接头(2)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侧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主体(1),在所述导管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口(3)和弯曲接头(2),在所述导管主体(1)上靠近主口(3)的位置设置有侧接口(4),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为一体结构,在所述导管主体(1)上靠近弯曲接头(2)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侧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以在保证为气道支架置入预留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横截面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道支架置入术的辅助通气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管主体(1)、弯曲接头(2)和侧接口(4)的外表面设置有医用导管亲水涂层(6),以增加导管和人体的亲和度,使得导管容易进入人体内部。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世平,王世材,冯敬东,李强,杜晶磊,魏臻,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