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4977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包括天沟、集水井及连通所述天沟和所述集水井的溢流管道,所述天沟设置于所述双鞍形屋面内外两侧,所述天沟的侧壁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多个溢水口,所述溢流管道安装于所述溢水口上,所述溢流管道的截面呈矩形,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不锈钢板层、保温岩棉层及镀锌钢板层,所述集水井底端设置有虹吸漏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排水性能良好。

A double saddle roof overflow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鞍形屋面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体育场的屋盖结构形式主要有钢网架、钢桁架、斜拉网壳、拱支网壳等。张拉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与传统体育场屋盖结构形式相比,有如下具体优势: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充分利用了索的抗拉、压杆抗压、环梁受压承载能力,建筑效果更加轻盈、流畅、动感,自重轻、便于运输、工业制造和装配,耗材少、可持续性发展等等。由于其自身优势,在近些年的体育建筑作品中频繁得到应用。在双鞍形屋面的张拉结构中,屋面排水直接影响着屋面的使用安全性,一方面,雨水在天沟内过度聚集会增加屋面的重量,加大屋面的载荷;另一方面,天沟内长时间过量积水,容易造成天沟和其他钢结构件的腐蚀。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装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排水性能良好的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包括天沟、集水井及连通所述天沟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沟、集水井及连通所述天沟和所述集水井的溢流管道,所述天沟设置于所述双鞍形屋面内外两侧,所述天沟的侧壁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多个溢水口,所述溢流管道安装于所述溢水口上,所述溢流管道的截面呈矩形,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不锈钢板层、保温岩棉层及镀锌钢板层,所述集水井底端设置有虹吸漏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沟、集水井及连通所述天沟和所述集水井的溢流管道,所述天沟设置于所述双鞍形屋面内外两侧,所述天沟的侧壁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多个溢水口,所述溢流管道安装于所述溢水口上,所述溢流管道的截面呈矩形,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不锈钢板层、保温岩棉层及镀锌钢板层,所述集水井底端设置有虹吸漏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道与所述溢水口连接的一端向外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天沟的侧壁满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板层的厚度为3mm;所述保温岩棉层的厚度为100mm;所述镀锌钢板层的厚度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道的四个边角处还设有四根镀锌钢管,所述镀锌钢板层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镀锌钢管上,所述镀锌钢管为100*100*4的方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鞍形屋面溢流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怡苏李渊王自伟罗惠平苏振华袁笙王振彪易书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