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562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涉及房屋建筑排水系统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包括分布在屋顶上表面两侧的主天沟,两条所述主天沟之间设置有多条次天沟,所述次天沟与所述主天沟连通,且所述主天沟的两端封闭,所述主天沟比所述次天沟深,所述主天沟的沟底连接有多根用于排水的虹吸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快速地汇聚屋顶的雨水再进行集中排放。

A roof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drain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排水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一些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其屋顶的面积也较大,从而在下雨时,屋顶上的雨水不断汇聚,会形成较大的水流,如若直接将雨水从屋顶边缘处排下,则水流下冲会对地面造成较大的冲击,长时间的冲击会破坏地面结构,并会对过往行人造成影响,故建筑屋顶一般都会设计排水结构,将雨水汇聚在一起之后,再通过管道集中排放。现提出一种新型的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对屋顶的雨水进行汇聚后再集中排放。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包括分布在屋顶上表面两侧的主天沟,两条所述主天沟之间设置有多条次天沟,所述次天沟与所述主天沟连通,且所述主天沟的两端封闭,所述主天沟比所述次天沟深,所述主天沟的沟底连接有多根用于排水的虹吸管。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设计主天沟和次天沟的排列时,根据瓦片的排列方向具体设置,使得瓦片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次天沟,主天沟的设置方向顺着瓦片的排列方向,下雨时雨水顺着瓦片的排列方向流入到次天沟内,再顺着次天沟汇聚到主天沟内,汇聚在主天沟内的雨水再通过虹吸管排出,从而实现屋顶雨水的集中排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天沟的沟底设置有开口并在开口处固定有集水斗,所述集水斗位于所述主天沟与所述次天沟的交界处,所述虹吸管连接在所述集水斗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集水斗能够更好地汇聚雨水,并增大水压,使得主天沟内的雨水更便于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天沟的两端皆穿过对应的所述主天沟并延伸至屋顶的边缘,且所述次天沟的两端封闭,所述主天沟的两端延伸至屋顶的边缘,屋顶的边缘设置有加固棱。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雨水量较大时,雨水都汇聚在主天沟内,对主天沟的压力较大,故未将主天沟设置在屋顶的边缘处,由于次天沟延伸至屋顶的边缘,故再加设加固棱对屋顶的边缘处进行加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天沟靠近所述主天沟部分的高度低于其远离所述主天沟部分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次天沟内的雨水能够更快地流入主天沟内进行排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天沟的两端部分上翘,其两端部分的高度高于其中间段部分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主天沟的两端设置高于其中间段部分,从而减少主天沟内雨水对其两端的冲击,避免屋顶边缘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天沟内固定有挡网,所述挡网挡住所述主天沟的开口,且所述挡网延伸入所述次天沟内并挡住所述次天沟通入所述主天沟的进口,所述次天沟相对于所述挡网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挡网挡住主天沟的上端开口,使得落叶之类的杂质不易落入主天沟内,并且挡网挡住次天沟通入主天沟的进口,由于次天沟相对于挡网倾斜设置,当杂质随着次天沟内雨水下冲时,杂质容易被冲到挡网上并沿着挡网向上,而雨水则通过挡网流入到主天沟内,从而使得杂质不易在次天沟和主天沟内堆积而影响雨水的流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网由若干圆杆间隔排列构成,且圆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主天沟的长度方向,所述次天沟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主天沟的长度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挡网设置为由圆杆间隔排列构成,当次天沟内的雨水将杂质冲上挡网时,缺少了横杆的阻挡,使得杂质更容易沿着圆杆上爬,当天晴后,圆杆上的杂质被晒干,又更容易被风吹走,从而避免杂质对雨水的汇聚造成阻挡,并避免杂质的堆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虹吸管的进口处还固定有过滤罩。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虽然圆杆能够阻挡一部分杂质,仍有一小部分的杂质能够从圆杆之间的间隔进入到主天沟内,设置过滤罩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避免虹吸管的进入被杂质所堵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为对屋顶的雨水进行汇聚后集中排放,方便雨水的排放处理;其二为能够避免杂质堆积而对屋顶雨水的汇聚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2的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天沟;2、次天沟;3、虹吸管;4、集水斗;5、加固棱;6、挡网;7、过滤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屋顶两侧的主天沟1,主天沟1设置在靠近屋顶边缘处,两条主天沟1之间设置有多条次天沟2,两条主天沟1之间通过次天沟2相互连通,并且次天沟2的端部穿过主天沟1并延伸至屋顶的边缘,使得主天沟1与次天沟2之间十字交错,主天沟1的两端亦延伸至屋顶的边缘,并且主天沟1和次天沟2皆两端封闭,在屋顶的边缘设置加固棱5以进行加固。主天沟1比次天沟2要深,并且在主天沟1的沟底设置有开口并在开口处固定有集水斗4,集水斗4位于主天沟1与次天沟2的交界处,在集水斗4的底部连接有多根用于排水的虹吸管3,并且在虹吸管3的进口处还固定有过滤罩7。瓦片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次天沟2,使得雨水先顺着瓦片排列方向流入到次天沟2内,再从次天沟2内流入到主天沟1内汇聚排放。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次天沟2靠近主天沟1部分的高度低于其远离主天沟1部分的高度,而主天沟1的两端部分上翘,其两端部分的高度高于其中间部分的高度。在主天沟1内还固定有挡网6,挡网6挡住主天沟1的开口,挡网6由若干圆杆间隔排列构成,圆杆之间的间隙较小,并且圆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主天沟1的长度方向,次天沟2的长度方向也垂直于主天沟1的长度方向,并且在主天沟1与次天沟2的交界处,由于次天沟2呈拱形,圆杆的两端延伸进次天沟2内并固定在次天沟2的沟底。雨天时雨水带着次天沟2内的杂质冲上圆杆,缺少了横杆的阻挡,使得杂质更容易沿着圆杆上爬,当天晴后,圆杆上的杂质被晒干,又更容易被风吹走,从而避免杂质对雨水的汇聚造成阻挡,并避免杂质的堆积。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在屋顶上表面两侧的主天沟(1),两条所述主天沟(1)之间设置有多条次天沟(2),所述次天沟(2)与所述主天沟(1)连通,且所述主天沟(1)的两端封闭,所述主天沟(1)比所述次天沟(2)深,所述主天沟(1)的沟底连接有多根用于排水的虹吸管(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在屋顶上表面两侧的主天沟(1),两条所述主天沟(1)之间设置有多条次天沟(2),所述次天沟(2)与所述主天沟(1)连通,且所述主天沟(1)的两端封闭,所述主天沟(1)比所述次天沟(2)深,所述主天沟(1)的沟底连接有多根用于排水的虹吸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天沟(1)的沟底设置有开口并在开口处固定有集水斗(4),所述集水斗(4)位于所述主天沟(1)与所述次天沟(2)的交界处,所述虹吸管(3)连接在所述集水斗(4)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天沟(2)的两端皆穿过对应的所述主天沟(1)并延伸至屋顶的边缘,且所述次天沟(2)的两端封闭,所述主天沟(1)的两端延伸至屋顶的边缘,屋顶的边缘设置有加固棱(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汇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美祥何晓冰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亚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