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机构、排放对接头、污水排放装置及污水排放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95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水机构,包括储水罐,所述储水罐开有朝下的排水口并在排水口处设有可横向移动的排水盖,还包括横向伸出的排放对接头,所述排放对接头内开有排放通道,排放通道的入水口朝上,储水罐移向排放对接头且排水盖对准排放对接头,则排放对接头横向推开排水盖从而使排放通道的入水口对接储水罐的排水口,排放通道的出水口设于排放对接头上不接触排水盖的部位。因此,移动载体移动到排放对接头之后,储水罐的排水口就会自动打开,从而使得污水排放操作简便。因为排水盖是被排放对接头顶开的,所以无需设置驱动装置,实现成本低。

Drainage mechanism, discharge joint, sewage discharge device and sewage dischar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机构、排放对接头、污水排放装置及污水排放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排水机构、排放对接头及污水排放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污水的处理都是以管道运输的形式进行输送、排放的,具体是在污水源头与污水排放处之间布置排水管道,这样,在污水源头较多的情况下,排水管道就会过于密集,导致排水管道所占空间过大;此外,由于污水中存在杂质残渣,排水管道容易被堵塞。现有一种污水排放系统,其在移动载体上设置储水罐,先利用储水罐接收污水源头的污水,再将污水从污水源头转移到污水排放处排放,这样污水源头与污水排放处之间就不用布置排水管道。但是,在移动载体移动到污水排放处之后,需人工打开储水罐的出口以排放污水,这就导致污水排放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令污水排放操作简便。专利技术人曾设想在储水罐的排水口处设置驱动装置,当移动载体移动到污水排放处之后,驱动装置自动驱动储水罐的排水口打开,这样污水排放操作就简便,但是,在储水罐的排水口处设置驱动装置会导致成本过高。现专利技术人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排水机构,包括储水罐,所述储水罐开有朝下的排水口并在排水口处设有可横向移动的排水盖,还包括横向伸出的排放对接头,所述排放对接头内开有排放通道,排放通道的入水口朝上,储水罐移向排放对接头且排水盖对准排放对接头,则排放对接头横向推开排水盖从而使排放通道的入水口对接储水罐的排水口,排放通道的出水口设于排放对接头上不接触排水盖的部位。优选地,包括移动载体,所述储水罐设在移动载体上,所述移动载体开有侧向的推盖口,排放对接头系从推盖口横向伸入推开排水盖。优选地,在排放通道的入水口对接储水罐的排水口的状态下,所述排放通道的出水口位于移动载体外。优选地,所述排放通道的出水口设于排放对接头上与推开方向相反的一端。优选地,包括用于令排水盖复位的复位件。优选地,所述复位件设在移动载体上。优选地,所述移动载体是AGV小车。优选地,在排放对接头和排水盖这两者的相互接触处设有用于引导对准的引导面。优选地,所述排放对接头上设有侧向的对接公端,所述排水盖上设有侧向的对接母端,所述引导面设在对接公端和/或对接母端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排放对接头,包括设在侧端的顶动端,还开有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的入水口朝上,所述顶动端用于横向推开设在储水罐的朝下排水口处的排水盖,以使得排放通道的入水口对接储水罐的排水口,排放通道的出水口设于排放对接头上不接触排水盖的部位。优选地,所述排放通道的出水口设于排放对接头上与顶动端相反的一端。优选地,在所述顶动端上设有用于引导对准排水盖的引导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污水排放装置,包括储水罐,所述储水罐开有朝下的排水口,并在排水口处设有可横向移动的排水盖,排水盖被横向推开则打开排水口。优选地,包括移动载体,所述储水罐设在移动载体上,所述移动载体开有侧向的推盖口,排水盖系被从推盖口横向伸入的物件推开。优选地,在所述排水盖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的横向伸入的物件对准的引导面。优选地,包括用于令排水盖复位的复位件。优选地,所述复位件设在移动载体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污水排放系统,包括上述的排放对接头,且包括上述的污水排放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储水罐移向排放对接头且排水盖对准排放对接头,则排放对接头横向推开排水盖从而使排放通道的入水口对接储水罐的排水口,因此,移动载体移动到排放对接头之后,储水罐的排水口就会自动打开,从而使得污水排放操作简便。因为排水盖是被排放对接头顶开的,所以无需设置驱动装置,实现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污水排放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移动载体的结构图;图3是移动载体的内部示意图;图4是污水接收结构的爆炸图;图5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活动管顶起密封盖后的示意图;图8是图5中C处的局部示意图;图9是图5中D处的局部示意图;图10是图8中的污水排放结构对接图9中的排放对接头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污水池;2-移动载体;3-排放对接头;4-外壳;5-伸管口;6-推盖口;7-车轮;8-污水接收结构;9-储水罐;10-污水排放结构;11-浮球液位开关;12-排水盖;13-复位弹簧;14-挡板;15-电机安装架;16-驱动电机;17-主动齿轮;18-轴承安装架;19-第一轴承;20-第二轴承;21-从动齿轮;22-活动管;23-固定管;24-上凸圈;25-下凸圈;26-第一螺纹;27-密封圈;28-给水孔;29-密封盖;30-受顶柱;31-对接母端;32-排水口;33-对接公端;34-排放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能够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下文提及的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控制器的功能。实施例1污水排放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污水池1、移动载体2和排放对接头3,污水池1是污水源头,移动载体2优选为AGV小车,其用于在污水池1与排放对接头3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将污水池1中的污水转移到排放对接头3处排放至外界,因此,移动载体2既要接收污水,又要排放污水,故移动载体2既要充当污水接收装置,又要充当污水排放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排放对接头3实际上横向伸出于远离污水池1的污水排放处,图1仅是为了方便示意而将排放对接头3画在污水池1旁边。如图2所示,移动载体2设有圆柱状的外壳4,在外壳4的顶部开有伸管口5,在外壳4的侧壁靠近底部处开有侧向的推盖口6,在外壳4的底部设有四个用于令移动载体2行进的车轮7(图中因角度问题只示出了其中两个)。如图3所示,移动载体2的内部设有污水接收结构8、储水罐9、污水排放结构10和浮球液位开关11,污水接收结构8设在储水罐9的顶部与伸管口5之间,污水排放结构10包括排水盖12和复位弹簧13,排水盖12可横向移动地设在储水罐9的底部与推盖口6之间,复位弹簧13设在移动载体2上,具体地,复位弹簧13一端连接排水盖12,另一端连接移动载体2内部的挡板14;浮球液位开关11伸入至储水罐9内,用于检测储水罐9内的液位。污水接收结构8如图4所示,包括电机安装架15、驱动电机16、主动齿轮17、轴承安装架18、第一轴承19、第二轴承20、从动齿轮21、活动管22、固定管23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电性连接驱动电机16,其中驱动电机16、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21和控制器组成驱动装置。电机安装架15固定安装在储水罐9的顶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排水机构,包括储水罐(9),所述储水罐(9)开有朝下的排水口(32)并在排水口(32)处设有可横向移动的排水盖(12),还包括横向伸出的排放对接头(3),所述排放对接头(3)内开有排放通道(34),排放通道(34)的入水口朝上,储水罐(9)移向排放对接头(3)且排水盖(12)对准排放对接头(3),则排放对接头(3)横向推开排水盖(12)从而使排放通道(34)的入水口对接储水罐(9)的排水口(32),排放通道(34)的出水口设于排放对接头(3)上不接触排水盖(12)的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排水机构,包括储水罐(9),所述储水罐(9)开有朝下的排水口(32)并在排水口(32)处设有可横向移动的排水盖(12),还包括横向伸出的排放对接头(3),所述排放对接头(3)内开有排放通道(34),排放通道(34)的入水口朝上,储水罐(9)移向排放对接头(3)且排水盖(12)对准排放对接头(3),则排放对接头(3)横向推开排水盖(12)从而使排放通道(34)的入水口对接储水罐(9)的排水口(32),排放通道(34)的出水口设于排放对接头(3)上不接触排水盖(12)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是:包括移动载体(2),所述储水罐(9)设在移动载体(2)上,所述移动载体(2)开有侧向的推盖口(6),排放对接头(3)系从推盖口(6)横向伸入推开排水盖(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是:在排放通道(34)的入水口对接储水罐(9)的排水口(32)的状态下,所述排放通道(34)的出水口位于移动载体(2)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放通道(34)的出水口设于排放对接头(3)上与推开方向相反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是:包括用于令排水盖(12)复位的复位件(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复位件(13)设在移动载体(2)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移动载体(2)是AGV小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是:在排放对接头(3)和排水盖(12)这两者的相互接触处设有用于引导对准的引导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放对接头(3)上设有侧向的对接公端(33),所述排水盖(12)上设有侧向的对接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峰峰江志强朱达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