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和施工方法及其在超大深水沉井基础中的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93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和施工方法及其在超大深水沉井基础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由数根灌注导管组成,所述灌注导管设置有侧面开口或斜向开口。所述水下混凝土施工方法的步骤为:首先灌注抗分散混凝土,覆盖井壁与基底底部,结束后静停5‑10min;再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水下混凝土施工方法适用于超大深水沉井基础的施工,可有效解决超大深水沉井基础水下混凝土极易水洗离析、强度显著下降、灌注不密实等难题,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A kind of underwater concrete pouring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uper deep water open caisson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和施工方法及其在超大深水沉井基础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混凝土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和施工方法及其在超大深水沉井基础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通过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用混凝土填充井壁并封底,使其成为结构物的基础。沉井基础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承载面积大,能承受较大的垂直和水平荷载,因此广泛用作大型桥梁桥墩基础及污水泵站、大型设备、人防掩蔽所、盾构拼装井、地下车道与车站等结构物的基础并可作为施工围护装置使用。沉井基础井壁与封底混凝土一般采用水下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尤其是作为大型结构物,如跨越江河的桥梁桥墩基础使用时,水深通常可达数十米。众所周知,水泥虽然是水硬性材料,但若将混凝土拌合物直接倾倒于水中,由于下落、流动过程中水的冲洗作用,混凝土骨料将与水泥严重分离,部分水泥被水流带走,部分长期处于悬浮状态。当水泥下沉时,往往已呈凝固状态,失去胶结骨料的能力。这样在水中直接浇筑的混凝土拌合物常常呈现出砂石骨料松散堆积、中间夹杂薄而强度很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混凝土施工用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数根混凝土灌注导管组成,所述混凝土灌注导管留有底部开口的同时,在底部开口一侧增设侧面开口,所述侧面开口的开口高度为导管直径的50~100%,开口宽度为导管直径的40~60%;或者所述底部开口为30~60°的斜向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混凝土施工用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数根混凝土灌注导管组成,所述混凝土灌注导管留有底部开口的同时,在底部开口一侧增设侧面开口,所述侧面开口的开口高度为导管直径的50~100%,开口宽度为导管直径的40~60%;或者所述底部开口为30~60°的斜向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混凝土施工用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灌注导管的布置方式为,所述灌注导管下插至其开口下缘位置与灌注部位底部距离≤5cm,且任意相邻导管间最大距离≤10m,导管与井壁间最大距离≤5m。


3.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开口方式及布置方式;
(2)先采用抗分散混凝土进行沉井井壁与基底的水下首灌灌注,结束后静停5~10min;
(3)后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沉井井壁与基底的水下后续灌注;沉井井壁与基底剩余部分的施工灌注持续至全部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灌施工,浇筑厚度1.0-1.5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分散混凝土依据规范DL/T5117-2000测试,所述抗分散混凝土拌合物初始及2h后坍落扩展度为500-600mm,浆体流失量≤1.0%,溶液pH值≤12,28d水陆强度比≥8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分散混凝土的材料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42.5级以上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300-400份,
Ⅱ级以上粉煤灰0-100份,
S95级以上矿粉0-60份,
细度模数2.3-3.0的河砂700-900份,
最大粒径≤20mm的连续级配或二级配碎石800-1000份,
饮用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平蒋振雄徐文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