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该新型生物治疗仪,通过治疗仪本体顶部的头部放置槽与床体的设置,让使用者能够躺在该设备上,并将治疗连接线与使用者的治疗部位进行连接,通过发出不同频率的电流脉冲来对骨骼和肌肉进行放松治疗,由于使用者大多数为中老年人,部分患者没有随时的音乐播放设备,通过耳机插孔的设置,能够让治疗仪本体直接连接耳机,使用者在躺下治疗的同时能够听音乐,让使用者的全身达到放松,并通过连接杆和踏板的设置,让使用者的脚能够放置在踏板上,这样就能让使用者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达到了使用舒适的目的。
A new biological therapeutic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物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生物治疗仪。
技术介绍
生物电能治疗仪集中医针灸、推拿、按摩和气功理疗于一体,采用现代微电子技术,把普通电能转化为人体固有的生物电能,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及病变部位,打通经络、补充能量和改善微循环,使疾病好转或痊愈。目前市场上的生物治疗仪各种各样,但是普遍都存在着使用不够舒适的缺陷,一般的生物治疗仪在治疗的过程中只能保持坐姿甚至站姿,不能让使用者在治疗过程中完全达到放松状态,使用者的体验效果也不够舒适,特别是对骨骼或肌肉酸痛的患者,甚至会影响治疗效果,故而提出一种新型生物治疗仪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治疗仪,具备使用舒适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生物治疗仪在治疗的过程中只能保持坐姿甚至站姿,不能让使用者在治疗过程中完全达到放松状态,使用者的体验效果也不够舒适,特别是对骨骼或肌肉酸痛的患者,甚至会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使用舒适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生物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所述治疗仪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治疗仪本体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耳机插孔,所述治疗仪本体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按键,所述治疗仪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治疗连接线,治疗仪本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床体,所述床体和治疗仪本体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垫片,所述床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栏杆,所述床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踏板,所述床体的底部且位于治疗仪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腔左右两侧壁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安装有主杆,所述主杆的左侧贯穿支撑板内腔的左侧壁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右侧,所述主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主杆的外侧啮合有齿链,所述齿链内侧的前后端均啮合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且位于支撑板内腔的顶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套筒的外侧且位于套筒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垂直齿轮,所述垂直齿轮的外侧啮合有水平齿轮,所述水平齿轮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板内腔顶壁的轴承,所述转筒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拨片滚轮。优选的,所述治疗仪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头部放置槽,所述治疗仪本体的高度为三十厘米。优选的,所述床体的长度为一米,所述治疗连接线的长度为两米,所述治疗连接线远离治疗仪本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片。优选的,所述栏杆的高度为十厘米,所述垫片为植物纤维垫片,所述支撑板的高度为五十厘米。优选的,所述转筒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转筒均匀分布在支撑板内腔的顶壁。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长度大于转筒的长度,所述转轮转盘和手轮组成,所述转盘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手轮。(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治疗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型生物治疗仪,通过治疗仪本体顶部的头部放置槽与床体的设置,让使用者能够躺在该设备上,并将治疗连接线与使用者的治疗部位进行连接,通过发出不同频率的电流脉冲来对骨骼和肌肉进行放松治疗,由于使用者大多为中老年人,部分患者没有随时的音乐播放设备,通过耳机插孔的设置,能够让治疗仪本体直接连接耳机,使用者在躺下治疗的同时能够听音乐,让使用者的全身达到放松,并通过连接杆和踏板的设置,让使用者的脚能够放置在踏板上,这样就能让使用者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达到了使用舒适的目的。2、该新型生物治疗仪,通过垫片采用植物纤维制作,使患者躺下时的舒适性更加,且植物纤维制作的垫片透气效果好,防止患者平躺过久导致背部不透气,而通过转动转轮能够使主杆转动,从而通过齿链带动转杆在套筒内转动,水平齿轮再带动垂直齿轮转动,使转筒在轴承内旋转,由于转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转筒转动时螺纹杆会在其内部上下移动,从而控制整个治疗仪的上升下降可调节,让使用者能够将高度调节到一个最舒适的位置,达到了使用舒适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板内部结构俯视图。图中:1治疗仪本体、2显示屏、3耳机插孔、4按键、5治疗连接线、6床体、7垫片、8栏杆、9连接杆、10踏板、11支撑板、12主杆、13转轮、14齿链、15转杆、16套筒、17固定杆、18垂直齿轮、19水平齿轮、20转筒、21轴承、22螺纹杆、23拨片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生物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1,治疗仪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头部放置槽,治疗仪本体1的高度为三十厘米,治疗仪本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2,治疗仪本体1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耳机插孔3,治疗仪本体1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按键4,治疗仪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治疗连接线5,治疗仪本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床体6,床体6的长度为一米,治疗连接线5的长度为两米,治疗连接线5远离治疗仪本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片,床体6和治疗仪本体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垫片7,床体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栏杆8,床体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踏板10,通过治疗仪本体1顶部的头部放置槽与床体6的设置,让使用者能够躺在该设备上,并将治疗连接线5与使用者的治疗部位进行连接,通过发出不同频率的电流脉冲来对骨骼和肌肉进行放松治疗,由于使用者大多为中老年人,部分患者没有随时的音乐播放设备,通过耳机插孔3的设置,能够让治疗仪本体1直接连接耳机,使用者在躺下治疗的同时能够听音乐,让使用者的全身达到放松,并通过连接杆9和踏板10的设置,让使用者的脚能够放置在踏板10上,这样就能让使用者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达到了使用舒适的目的,床体6的底部且位于治疗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栏杆8的高度为十厘米,垫片7为植物纤维垫片,植物纤维是广泛分布在种子植物中的一种厚壁组织,它的细胞细长,两端尖锐,具有较厚的次生壁,壁上常有单纹孔,成熟时一般没有活的原生质体,支撑板11的高度为五十厘米,支撑板11内腔左右两侧壁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安装有主杆12,主杆12的左侧贯穿支撑板11内腔的左侧壁并延伸至支撑板11的右侧,主杆1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轮13,主杆12的外侧啮合有齿链14,齿链14内侧的前后端均啮合有转杆15,转杆15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套筒16,套筒16的外侧且位于支撑板11内腔的顶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7,套筒16的外侧且位于套筒1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垂直齿轮18,垂直齿轮18的外侧啮合有水平齿轮19,水平齿轮19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筒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生物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2),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耳机插孔(3),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按键(4),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治疗连接线(5),治疗仪本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床体(6),所述床体(6)和治疗仪本体(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垫片(7),所述床体(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栏杆(8),所述床体(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踏板(10),所述床体(6)的底部且位于治疗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内腔左右两侧壁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安装有主杆(12),所述主杆(12)的左侧贯穿支撑板(11)内腔的左侧壁并延伸至支撑板(11)的右侧,所述主杆(1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轮(13),所述主杆(12)的外侧啮合有齿链(14),所述齿链(14)内侧的前后端均啮合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套筒(16),所述套筒(16)的外侧且位于支撑板(11)内腔的顶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7),所述套筒(16)的外侧且位于套筒(1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垂直齿轮(18),所述垂直齿轮(18)的外侧啮合有水平齿轮(19),所述水平齿轮(19)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筒(20),所述转筒(2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板(11)内腔顶壁的轴承(21),所述转筒(20)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拨片滚轮(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物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2),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耳机插孔(3),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按键(4),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治疗连接线(5),治疗仪本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床体(6),所述床体(6)和治疗仪本体(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垫片(7),所述床体(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栏杆(8),所述床体(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踏板(10),所述床体(6)的底部且位于治疗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内腔左右两侧壁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安装有主杆(12),所述主杆(12)的左侧贯穿支撑板(11)内腔的左侧壁并延伸至支撑板(11)的右侧,所述主杆(1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轮(13),所述主杆(12)的外侧啮合有齿链(14),所述齿链(14)内侧的前后端均啮合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套筒(16),所述套筒(16)的外侧且位于支撑板(11)内腔的顶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7),所述套筒(16)的外侧且位于套筒(1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垂直齿轮(18),所述垂直齿轮(1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红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坤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