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隔药脐灸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905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隔药脐灸治疗仪,包括艾灸盒主体,测温装置和保护套,艾灸盒主体纵截面为梯形,其相对的两侧壁各对称开设有一气孔,顶部固设有与艾灸盒内部贯通的圆筒;圆筒顶部设有可拆卸密封盖,底部固接有一钨丝笼;艾灸盒主体内上部设有艾条置放笼,其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笼盖,笼盖通过链条连接于密封盖底部;艾条置放笼下方依次设有隔灰网和小麦面板;测温装置包括通过线路相连接的温度显示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显示器设于所述艾灸盒主体侧壁,温度传感器设于小麦面板底部;保护套设于艾灸盒主体的顶壁和侧壁。该隔药脐灸治疗仪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重量较低,使用和携带方便,使用过程安全性高、艾灸效果好。

A portable medicine separated umbilical moxibustion therapeutic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隔药脐灸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脐灸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隔药脐灸治疗仪。
技术介绍
脐疗历史久远,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有大量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它具有简、便、验、捷等特点。隔药脐灸属于脐疗的一种方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组方、取药并将其研成药末,用介质调和填满脐部,以规格面团为介质,上置艾灸脐,使脐部处于一个完全密封的状态,皮肤内汗腺分泌的湿气与药物产生水合作用,外部艾灸产生的热力使脐部快速产生局部蒸汽压,形成高浓度药物梯度,继而产生较大的透皮压,使药物及药性被透皮吸收。从解剖学角度来分析,肚脐即神阙穴,局部皮肤薄,脐下腹膜布有丰富的静脉网,腹下动脉分支也经过脐部,药物在脐部穿透皮肤后可直接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动脉分支进入体循环而发挥作用,最有利于药物分子穿透而被吸收。通过脐灸,可调理冲任、温补下元、通经活络、行气止痛、健脾和胃、升清降浊、通调三焦、利水消肿、强壮保健及养生延年。目前临床上隔药脐灸主要使用的工具为改良后的面圈,但是面圈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现有脐灸仪器没有固定部件或仅有固定带,固定效果不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隔药脐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艾灸盒主体,测温装置和保护套,所述艾灸盒主体底部开口,其纵截面为梯形,其相对的两侧壁各对称开设有一气孔;所述艾灸盒主体顶部固设有一与艾灸盒主体内部贯通的圆筒,所述圆筒顶部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圆筒底部与一圆筒状钨丝笼固接;所述艾灸盒主体内上部设有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圆筒状艾条置放笼,其顶部与一笼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笼盖与所述密封盖底部通过链条连接;所述艾条置放笼下方依次设有隔灰网和中部开设有药孔的面板,二者边缘均固定于所述艾灸盒主体内壁;所述面板底部与使用者肚脐处皮肤直接接触,以固定药物和汇聚艾热经药孔作用于肚脐处;所述艾灸盒主体外壁还设有一弹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隔药脐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艾灸盒主体,测温装置和保护套,所述艾灸盒主体底部开口,其纵截面为梯形,其相对的两侧壁各对称开设有一气孔;所述艾灸盒主体顶部固设有一与艾灸盒主体内部贯通的圆筒,所述圆筒顶部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圆筒底部与一圆筒状钨丝笼固接;所述艾灸盒主体内上部设有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圆筒状艾条置放笼,其顶部与一笼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笼盖与所述密封盖底部通过链条连接;所述艾条置放笼下方依次设有隔灰网和中部开设有药孔的面板,二者边缘均固定于所述艾灸盒主体内壁;所述面板底部与使用者肚脐处皮肤直接接触,以固定药物和汇聚艾热经药孔作用于肚脐处;所述艾灸盒主体外壁还设有一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两端分别通过两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气孔下方相同高度位置处;所述测温装置包括通过线路相连接的温度显示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显示器设于所述艾灸盒主体侧壁,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面板底部;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艾灸盒主体的顶壁和侧壁外;所述保护套上相对的两侧面通过一连接带连接,其上还设有两肩带,所述肩带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保护套和所述连接带上,以将所述艾灸盒主体固定于使用者肚脐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药脐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处均设有可旋转的挡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药脐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玲瑛周丽群林丽珠陈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