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萌专利>正文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899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辅台一、推进电机一、推进杆一、按压盘一、脚入孔一、脚入孔二、熏蒸喷头、脚底按摩盘一、按压盘二、推进杆二、辅台二、推进电机二、脚底按摩电机、安装座、推进电机一开关、推进电机二开关、脚底按摩电机开关、熏蒸加热开关、脚底按摩盘二、脚底按转轴、熏蒸管、陶瓷加热管、熏蒸药箱、柔性胶垫、装置本体、按摩凸台和穴位凸台,辅台一和辅台二的上表面低于装置本体的上表面,装置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供脚伸入的脚入孔一和脚入孔二,柔性胶垫四周密封连接在装置本体内中部。该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能较好为患者脚部穴进行按压,科学结合药物熏蒸,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An auxiliary treatment device for internal medicin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不断重视,中西医结合即盖含西医的优点也结合了中医的优点,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得到了快速发。中西医结合是指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在中西医结合内科患者有胃、脾、肝、肾脏等多数因身体每部虚寒湿气过重,单纯的使用药物或者是输液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并且,这种大量使用药物对人体的健康也造成潜在的影响。在中西医治疗过程中,也有使用熏蒸或汗蒸对身体进行治疗去除患者湿气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过于笼统,没有治疗的针对性,在中西医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中西医结合内科没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去除湿气,本技术开发了一种给脚部穴进行按压,结合药物熏蒸,准确为患者去除身体湿气,避免患者寒气过重的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辅台一、推进电机一、推进杆一、按压盘一、脚入孔一、脚入孔二、熏蒸喷头、脚底按摩盘一、按压盘二、推进杆二、辅台二、推进电机二、脚底按摩电机、安装座、推进电机一开关、推进电机二开关、脚底按摩电机开关、熏蒸加热开关、脚底按摩盘二、脚底按转轴、熏蒸管、陶瓷加热管、熏蒸药箱、柔性胶垫、装置本体、按摩凸台和穴位凸台,装置本体两侧设置有辅台一和辅台二,辅台一和辅台二的上表面低于装置本体的上表面,装置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供脚伸入的脚入孔一和脚入孔二,柔性胶垫四周密封连接在装置本体内中部,推进电机一安装在辅台一内上部,推进杆一一端与推进电机一连接另一端伸入装置本体内上部,按压盘一安装在推进杆一前端并位于柔性胶垫上方,推进电机二安装在辅台二内上部,推进杆二一端与推进电机二连接另一端伸入装置本体内上部,按压盘二安装在推进杆二前端并位于柔性胶垫上方,按压盘一和按压盘二上均设置有穴位凸台,脚底按摩电机通过安装座安装在装置本体内下部,脚底按摩电机前部设置脚底按转轴,脚底按摩盘一和脚底按摩盘二安装在脚底按转轴上部并位于柔性胶垫下方中间位置,脚底按摩盘一和脚底按摩盘二边缘上均设置有与柔性胶垫底部触碰的按摩凸台,熏蒸药箱放置在装置本体内下部,陶瓷加热管安装在熏蒸药箱内下部,熏蒸管一端与熏蒸药箱上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柔性胶垫至装置本体内上部,熏蒸喷头安装在熏蒸管上端并位于柔性胶垫上方,推进电机一开关、推进电机二开关、脚底按摩电机开关和熏蒸加热开关均安装辅台二正面上并分别通过电缆与推进电机一、推进电机二、脚底按摩电机和陶瓷加热管连接。进一步,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的熏蒸喷头上设置有不少于10个的喷孔。进一步,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的穴位凸台数量不少于5个,其材料为柔性塑胶材料。进一步,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的按摩凸台为圆球形状,其表面为光滑表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较好为患者脚部穴进行按压,科学结合药物熏蒸,合理的将产生的熏蒸药气经患者的脚部穴位渗透经络系统到达患病部位,有效的去除患者身体湿气,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脚底按摩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按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熏蒸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辅台一;2、推进电机一;3、推进杆一;4、按压盘一;5、脚入孔一;6、脚入孔二;7、熏蒸喷头;8、脚底按摩盘一;9、按压盘二;10、推进杆二;11、辅台二;12、推进电机二;13、脚底按摩电机;14、安装座;15、推进电机一开关;16、推进电机二开关;17、脚底按摩电机开关;18、熏蒸加热开关;19、脚底按摩盘二;20、脚底按转轴;21、熏蒸管;22、陶瓷加热管;23、熏蒸药箱;24、柔性胶垫;25、装置本体;26、按摩凸台;27、穴位凸台;28、喷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辅台一1、推进电机一2、推进杆一3、按压盘一4、脚入孔一5、脚入孔二6、熏蒸喷头7、脚底按摩盘一8、按压盘二9、推进杆二10、辅台二11、推进电机二12、脚底按摩电机13、安装座14、推进电机一开关15、推进电机二开关16、脚底按摩电机开关17、熏蒸加热开关18、脚底按摩盘二19、脚底按转轴20、熏蒸管21、陶瓷加热管22、熏蒸药箱23、柔性胶垫24、装置本体25、按摩凸台26和穴位凸台27,装置本体25两侧设置有辅台一1和辅台二11,辅台一1和辅台二11的上表面低于装置本体25的上表面,装置本体25的上部设置有供脚伸入的脚入孔一5和脚入孔二6,柔性胶垫24四周密封连接在装置本体25内中部,推进电机一2安装在辅台一1内上部,推进杆一3一端与推进电机一2连接另一端伸入装置本体25内上部,按压盘一4安装在推进杆一3前端并位于柔性胶垫24上方,推进电机二12安装在辅台二11内上部,推进杆二10一端与推进电机二12连接另一端伸入装置本体25内上部,按压盘二9安装在推进杆二10前端并位于柔性胶垫24上方,按压盘一4和按压盘二9上均设置有穴位凸台27,脚底按摩电机13通过安装座14安装在装置本体25内下部,脚底按摩电机13前部设置脚底按转轴20,脚底按摩盘一8和脚底按摩盘二19安装在脚底按转轴20上部并位于柔性胶垫24下方中间位置,脚底按摩盘一8和脚底按摩盘二19边缘上均设置有与柔性胶垫24底部触碰的按摩凸台26,熏蒸药箱23放置在装置本体25内下部,陶瓷加热管22安装在熏蒸药箱23内下部,熏蒸管21一端与熏蒸药箱23上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柔性胶垫24至装置本体25内上部,熏蒸喷头7安装在熏蒸管21上端并位于柔性胶垫24上方,推进电机一开关15、推进电机二开关16、脚底按摩电机开关17和熏蒸加热开关18均安装辅台二11正面上并分别通过电缆与推进电机一2、推进电机二12、脚底按摩电机13和陶瓷加热管22连接。为使药物熏蒸效果更好,提高辅助治疗效率。该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的熏蒸喷头7上设置有不少于10个的喷孔28。为使对脚部按压穴位效果更好。该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的穴位凸台27数量不少于5个,其材料为柔性塑胶材料。为避免柔性胶垫24磨损过多,延长其使用寿命。该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的按摩凸台26为圆球形状,其表面为光滑表面。使用时,将脚由脚入孔一5和脚入孔二6伸入装置本体25内的柔性胶垫24上,通过按压推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辅台一(1)、推进电机一(2)、推进杆一(3)、按压盘一(4)、脚入孔一(5)、脚入孔二(6)、熏蒸喷头(7)、脚底按摩盘一(8)、按压盘二(9)、推进杆二(10)、辅台二(11)、推进电机二(12)、脚底按摩电机(13)、安装座(14)、推进电机一开关(15)、推进电机二开关(16)、脚底按摩电机开关(17)、熏蒸加热开关(18)、脚底按摩盘二(19)、脚底按转轴(20)、熏蒸管(21)、陶瓷加热管(22)、熏蒸药箱(23)、柔性胶垫(24)、装置本体(25)、按摩凸台(26)和穴位凸台(27),所述装置本体(25)两侧设置有辅台一(1)和辅台二(11),所述辅台一(1)和辅台二(11)的上表面低于装置本体(25)的上表面,所述装置本体(25)的上部设置有供脚伸入的脚入孔一(5)和脚入孔二(6),所述柔性胶垫(24)四周密封连接在装置本体(25)内中部,所述推进电机一(2)安装在辅台一(1)内上部,所述推进杆一(3)一端与推进电机一(2)连接另一端伸入装置本体(25)内上部,所述按压盘一(4)安装在推进杆一(3)前端并位于柔性胶垫(24)上方,所述推进电机二(12)安装在辅台二(11)内上部,所述推进杆二(10)一端与推进电机二(12)连接另一端伸入装置本体(25)内上部,所述按压盘二(9)安装在推进杆二(10)前端并位于柔性胶垫(24)上方,所述按压盘一(4)和按压盘二(9)上均设置有穴位凸台(27),所述脚底按摩电机(13)通过安装座(14)安装在装置本体(25)内下部,所述脚底按摩电机(13)前部设置脚底按转轴(20),所述脚底按摩盘一(8)和脚底按摩盘二(19)安装在脚底按转轴(20)上部并位于柔性胶垫(24)下方中间位置,所述脚底按摩盘一(8)和脚底按摩盘二(19)边缘上均设置有与柔性胶垫(24)底部触碰的按摩凸台(26),所述熏蒸药箱(23)放置在装置本体(25)内下部,所述陶瓷加热管(22)安装在熏蒸药箱(23)内下部,所述熏蒸管(21)一端与熏蒸药箱(23)上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柔性胶垫(24)至装置本体(25)内上部,所述熏蒸喷头(7)安装在熏蒸管(21)上端并位于柔性胶垫(24)上方,所述推进电机一开关(15)、推进电机二开关(16)、脚底按摩电机开关(17)和熏蒸加热开关(18)均安装辅台二(11)正面上并分别通过电缆与推进电机一(2)、推进电机二(12)、脚底按摩电机(13)和陶瓷加热管(2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西医结合内科用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辅台一(1)、推进电机一(2)、推进杆一(3)、按压盘一(4)、脚入孔一(5)、脚入孔二(6)、熏蒸喷头(7)、脚底按摩盘一(8)、按压盘二(9)、推进杆二(10)、辅台二(11)、推进电机二(12)、脚底按摩电机(13)、安装座(14)、推进电机一开关(15)、推进电机二开关(16)、脚底按摩电机开关(17)、熏蒸加热开关(18)、脚底按摩盘二(19)、脚底按转轴(20)、熏蒸管(21)、陶瓷加热管(22)、熏蒸药箱(23)、柔性胶垫(24)、装置本体(25)、按摩凸台(26)和穴位凸台(27),所述装置本体(25)两侧设置有辅台一(1)和辅台二(11),所述辅台一(1)和辅台二(11)的上表面低于装置本体(25)的上表面,所述装置本体(25)的上部设置有供脚伸入的脚入孔一(5)和脚入孔二(6),所述柔性胶垫(24)四周密封连接在装置本体(25)内中部,所述推进电机一(2)安装在辅台一(1)内上部,所述推进杆一(3)一端与推进电机一(2)连接另一端伸入装置本体(25)内上部,所述按压盘一(4)安装在推进杆一(3)前端并位于柔性胶垫(24)上方,所述推进电机二(12)安装在辅台二(11)内上部,所述推进杆二(10)一端与推进电机二(12)连接另一端伸入装置本体(25)内上部,所述按压盘二(9)安装在推进杆二(10)前端并位于柔性胶垫(24)上方,所述按压盘一(4)和按压盘二(9)上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萌任贞巧黄光艳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田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